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最大的理论难题所作的回答;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列宁、毛泽东对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所作的揭示之后,在总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所作的揭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有  相似文献   

2.
一、服务创新理论 为研究服务创新,首先必须对其内涵进行界定。“服务创新”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所谓宽泛,是指服务创新活动发生的范畴不只局限于服务业本身,其他产业和部分中同样大量出现。服务创新发生的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服务业;制造业工业;非营利性的公共(公益)部门或组织。认识这点对理解服务创新的本质以及提升服务创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服务创新概念进行界定。从广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一切与服务相关或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哲学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研究中国建设逻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作者认为,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总的说来,不如革命时期好,原因有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原因和主观原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似应为上篇:社会主义革命论,下篇:社会主义建设论;"建设"应该成为和"革命"同一等级和序列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刻阐述已经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规律,这是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朱佳木,1946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国社科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陈云生平与思想。主要著作有《陈云年谱》(主编)、《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论陈云》《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历史经验总结与中国当代史》等。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的当代理论形态,亦即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凸显了需要理论在唯物史观论域的重要意义。在唯物史观论域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起点是运用语言学转向的思路和人类学的当代研究成果,科学地界定研究对象,并对需要和欲望加以严格辨析,进而建立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地认识需要的本质和规律,对当代生命共同体构建和理想信念重建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乔翔 《发展论坛》2003,(3):38-40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因此,深化对发展问题的研究,能使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规律及其未来走向,从而使我们建立起科学的发展理论,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这对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嬗变对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进程的一般考察,是正确理解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必要前提。从总体上,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论,盛行…  相似文献   

7.
对外援助从本质上讲是国与国之间发生的外交行为,属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但因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种资源转移,因此它也被纳入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对外援助虽然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但由于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主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是通过具体的人与人的交往来实现的,因此可以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对对外援助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固有的、稳定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时代、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互作用推进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时俱进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装群众、为群众所掌握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规律.前者为基本规律,包含后两者;后两者为第二层次规律,从属于前者.这三大规律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都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在当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着重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按这个要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联系贵州实际,进行了较多的思考。 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过去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讲本质不讲公有制?现在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都从基本特征上去讲,小平同志从本质上讲,这就高一着。看事物,要看本质,这是大家的共识。 这五句话,有内在联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能做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有剥削、有两级分化,做不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则有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腐败总是同公共权力密切相关。权力的特性决定了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权力腐败具有一些共有的规律和新的特点。权力腐败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政治、伦理、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维本质,权力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有其显著特征和严重危害性,权力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21,(5)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十三五"发展期间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思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回响。透过理念现象探寻理论本质可以发现,共享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人学思想的新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旨在研究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通过对比二者的相同点与差异,寻找共享发展理念和人学思想结合发展的可能性,最终将落脚点回归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上,找寻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从哲学理论思想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实践观,对"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辩证本质关系,并对改革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赋予了邓小平的实践观以时代特征,创新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科学理论设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动态而曲折的历史过程,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辩证性范畴,即可能性范畴、必然性范畴和现实性范畴.  相似文献   

14.
聂运麟 《学习论坛》2010,26(7):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回答了我们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具有不同于当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由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重要范畴等五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理论层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5.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德育。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本质主义德育,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柳昌清同志经过十几年研究而完成的《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力作。该书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 在范畴和规律的补充方面,本书综合了当代科学、哲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新的规律和范畴,从而使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由原来的20几对增加到57对。在结构的完善方面,本书将唯物辩证法分为唯物辩证法本体、认识辩证法、社会辩证法三大部分,其中的每一大部分又分别由原理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兴良 《求实》2000,1(9):5-7
马克思实际揭示了全球化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在他看来,全球化是个历史的范畴,其本质特征是“世界性”,基本走向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逐步一体化。资本主义在开启全球化过程中起过非常苹伞的作用,但它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所取代。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它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这些思想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吴轩 《党建文汇》2001,(3):24-24
首先,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改革实践过程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同历史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典范,也是将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并贯穿于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典范。它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述民族形成过程及国家产生的三种类型,阐明了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揭示了民族与国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贡献。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所蕴含的民族与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人们更为科学、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经典蕴含的思想,也有助于充分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研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或曰当代中国史,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以及正在经历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它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民族等许多领域,范围包括各个地区的历史、各行各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问题。开展当代中国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意义极为重大。概括起来:从国内来说,就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