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法学刊》2021,(5):17-24
"微信账号解封"犯罪是近年来高发的新型网络黑灰产犯罪,具有低龄化、组织化、链条化及隐蔽化等特点。"微信账号解封"犯罪为实施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和国家网络安全。从其犯罪成因来看,主要存有利益诱惑高、犯罪成本低、监管难度大、侦查打击难等因素,对其进行治理应采用多元化治理模式,即协同治理、法治治理与技术治理。协同治理主张强化部门协同、行业监管及预防宣传;法治治理重视法律适用、层级打击和刑事政策;技术治理强调人才培养、警企合作及技术反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及相关实践在公共管理领域被广泛讨论,现有文献所关注的协同治理主要在制度背景相似(或相同)的主体间展开,鲜有研究关注存在制度差异的府际间协同合作。论文采用协同治理网络作为分析框架,以回归以来粤港跨境合作为切入点,探究程序和制度设计的差异对协同治理的过程和结果产出是否存在影响。基于港珠澳大桥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和珠三角空气污染治理三个案例,论文从正式和非正式程序两条路径分析了"程序和制度因素"对协同行动力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协同主体间的动态关系(非正式程序)对协同行动的过程和产出影响较大。此种影响不仅降低了参与主体间的协同行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协同网络的产出。这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决策者和多边治理机构提供一个审视自身的视角,以提高现有和未来协同治理网络的有效性和产出效能。  相似文献   

3.
"协同政府"是一个在英国学界经常讨论的前沿性治理模式,影响了1997-2010年英国政府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本文旨在分析"协同政府"治理理念的起源、性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此理念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制,完成由"乡"到"城"的治理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的城乡基层治理改革中,协同(多元)治理已经成为各地尝试的模式。顺德"政经分离、政社分离"的"治权"改革也将协同治理(共治)作为了城乡基层治理改革的主要模式,通过调整政府、市场、社会的最优关系,构建多元协同的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顺德的城乡基层治理改革是其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顺德综合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然而,随着综合改革的深入,顺德城乡基层协同治理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基层党组织作用、监督制约机制、公共服务能力和村(居)民的公共参与意识等方面。顺德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城乡基层治理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阿碧 《检察风云》2006,(3):35-37
2006年1月,为彻底打击"黑中巴"在无锡市的恶性非法营运行为,无锡市公安局将重拳打击"黑中巴",并首次动用防暴警察携冲锋枪上岗稽查,这是无锡地区最大力度的一次联合整治行动.流窜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黑中巴"已经形成一股恶势力,近期在惠山区发生了一起暴力劫走被扣中巴车事件,一些黑中巴车主纠集数十人携带棍棒等凶器威逼工作人员,强行抢走了被扣的3辆报废中巴车.为彻底打击"黑中巴",整治行动将首次引入武装执法,动用执法人员50多人,分为四组,每组配两名手持微型冲锋枪的防暴警,采用分段检查,设卡稽查.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由原来的一元政府向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变,由原来政府自上而下的单一的控制性管理方式向更有弹性的治理方式的转变,通过政府与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团体的联合来实现对社会事务的治理。为此,"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必然成为当代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运用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在社会充满活力有又和谐有序中推进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7.
卷烟走私扰乱国内正常烟草市场,冲击国家税收,侵害民众权益,危害性极大。贩运环节是卷烟走私的关键一环,有效治理打击该环节,能够大幅压缩卷烟走私犯罪的活动空间。本文分析了入粤卷烟走私来源及卷烟走私犯罪新动态,并以卷烟走私贩运环节为切入点,梳理出打击卷烟走私贩运环节存在关键数据缺失、大数据应用不够、预警决策机制缺乏等问题,进而提出建设预警决策平台、深化大数据应用、政府高校企业协同攻关、聚焦类案研究等治理策略,综合化解卷烟走私贩运环节治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云 《行政与法》2022,(11):29-38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深化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回应社会治理诉求的时代必然。当前,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还存在治理主体间权界不清、集体治理行动受阻、治理文化认同不一致等困境,因而必须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法治建构。多元共治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内涵,也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法治建构的逻辑起点,在法治赋权和明确各治理主体法定角色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同治理的法律框架和权责清单,形成协同治理有机体系,建立平等协商对话机制,能够规范治理主体的治理行为、激发治理活力,提高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依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当前证券犯罪刑事政策是一种严厉的刑事政策,其内涵包括“依法从重从快”“严密法网”及“打防结合”三个面向。该内涵的设定不仅契合了证券犯罪治理的法治化趋势,更彰显了证券犯罪治理的科学化要求。证券犯罪刑事政策的科学化表现是顺应了证券犯罪的生成模式。为了落实证券犯罪刑事政策设定的内涵、实现其科学化要求,需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加强社会资本建设、完善刑罚替代措施以及引入技术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网络暴力犯罪在本质上是侮辱罪、诽谤罪等传统犯罪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形态,其具有软暴力性、网络在线性等特征,也具有“多对一”行为模式和“黑产化”发展趋势。按照传统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方式来处理网络暴力犯罪,存在个人追诉意愿不高、取证能力不足、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结合网络暴力犯罪案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了公私协同治理模式,在网络暴力犯罪治理中形成了“公私协同,公诉优先”的追诉制度格局,具有协助调查前置化、公诉程序扩大化和优先化等特征。通过细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管理义务、激活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来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第三方主体在网络暴力犯罪治理的安全管理义务,有助于实现国家机关与网络平台对网络暴力犯罪的事前协同治理。但也存在协同参与不强、被害人权利保障不足等问题,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外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外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本文通过从外教、中教以及校方三方面调查高校外籍教师的教学现状,发掘问题,探寻解决对策,旨在让国外的教学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升中国高校外语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动式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国家治理模式,其悖论内涵是以非常规方式开展常态化的治理行动。建国以来的运动式治理经历了从群众运动到严打运动再到专项治理的三大转变。聚焦专项治理时期的运动式治理,文章选取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即2007—2014年"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作为典型,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网络"扫黄打非"运动的兴起及其工作机制、专项行动的个案成效四个方面加以考察,指出运动式治理悖论存在"决策经验主义"和"结果不确定性"两大基本内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领导小组行使的政治权力凌驾于政府行政权力之上且常常混合不分;政治主体权力扩张与政治基体需求自主之间存在不同的运行轨迹;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产生整体共赢的效果;以数据展示行动的有效性和常态化并不意味着一种可持续的常态治理机制的建立。改革的时代需要改革的理论指导改革的实践,面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新型常态治理而非一种已有的常态治理行动被设为改革目标,运动式治理转型的关键是要在多元冲突中建立一个满足规范和共识的制度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问题倍受社会关注。课题组在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波士顿湾区和东京湾区等国际湾区收集了丰富的访谈资料,在一手资料及协同治理理论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起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及治理路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在大湾区建设中承载着特殊角色与常态化角色。特殊角色是湾区文化与价值引领;常态化角色包括英才培育、知识创造、成果转化、制度创业等。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情境,实现大学积极治理的主体角色,必须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作用,湾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路径表现为大学与政府协同、大学与市场协同、大学与社会协同、大学与大学协同以及大学内部治理协同。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韦伯式官僚制已经过时了,或者被更"好"的如网格、协作等管治模式所替代。论文质疑了这一观点,并批判了在评价官僚制中的"非黑即白"的绝对主义和"稻草人"式的虚假批判的逻辑错误,指出把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视为简单的从"低"到"高"、从"旧"到"新"的线性过程是片面的,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察才能够正确理解官僚制。论文回顾了新公共管理、网格管理和协作治理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和反思,然后从效率、民主和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三个角度对它在公共行政的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论文认为,官僚制的核心原则和特征并没有受到根本的挑战,相反,高效率、有作为的官僚制依旧是公共利益的有力保障,甚至在推动非传统的治理模式,如网格管理和协作治理等方面发挥协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恒峰 《行政与法》2009,(10):26-29
协同治理是一个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它要求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子系统构成开放的整体系统,从而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多元治理程度较低。因此,应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王敏远 《法学》2020,(3):109-123
"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驶行为的治理效果明显。但在司法实践中,"醉驾"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案件数量增长迅猛,持续保持高位;犯罪情节大都轻微,司法处置宽缓;各地执行存在差异,争议问题增多;司法效能严重制约,负面效应显现等。经统计分析,"醉驾"犯罪治理主要存在案件证据的"薄弱"、司法适用的实践争议和行为规制的"潜在漏洞"三大症结。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行刑事法体系下,应从诉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刑法统一适用规则,完善犯罪打击处遇体系,释放认罪认罚制度效能,构建犯罪源头防控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协同治理的核心要旨是国家与国民交织而成共同治理者,协同为社会提供契合需要的公共产品。努力建构起来的多元治理与协同合作的立体图景成为协同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政治结构,并为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学基础。诉讼合作主义将合作的精神引入诉讼,重视程序主体间的协同共治,促使程序主体在多元的诉讼合作中发现真实和解决纠纷,与协同治理理论具有极强的同质性。为满足协同治理理论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现实要求,法院必须摈弃单向的管理者思维,应以司法服务者的姿态与国民协同治理多项司法事务,输出符合当事人正当利益诉求的司法产品,切实尽到相应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8.
我们现有的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保障政策更多倾向于安置帮教,刑解人员的就业还存在很大困难。本文借鉴公共管理理论中非营利组织的理论,探索建立以为刑解人员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支持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引导刑解人员在就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社会治理层面上减少再犯罪,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陈永生 《法律科学》2014,(3):140-153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现代刑事诉讼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机构,并扩大其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权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技术侦查措施做出不同的分类。为防止侦查机关在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过程中对公民权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必须遵循司法审查原则和比例原则。美国"肉食者"系统和"棱镜"项目存在突破比例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的风险。我国在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制度建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忻府区公安局立足区情,正 确决策,坚持什么犯罪突出打击什么犯 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 治安问题,集重兵、出重拳,卓有成效地 开展了"打黑除恶"、"狂飙扫毒"、"打击 侵财犯罪百日大战"三大战役,打掉了黑 恶势力犯罪团伙12个,捣毁贩毒团伙 21个,破获盗抢犯罪团伙38个,破获各 类刑事案件6000余起。 一个时期以来,忻州城乡出现了几股 较有影响的黑恶势力,一时间搞得忻州城 乌烟瘴气,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但又敢 怒不敢言。全国打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