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先进城市之一。深圳的"强区放权"以改善城市建设管理为契机,将市、区政府纵向职权重置作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的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这项着眼于提升政府领导力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合式改革与创新,与之前一些地方实施的"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迥异,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强区"的实质是以"瘦市"实现"强市",从而达到"强城市"的目的,全面增强城市竞争力。对此项改革的深度分析,能为我国的城市治理和现代政府型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网通办改革,惠及民众像网购一样方便和进一网、能通办,体现了顾客导向和整体性政府建设的要求,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以一网通办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智慧政府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表面在线上,实际在线下,根子在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和完善。智慧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顾客导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基础是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未来价值取向是推进政务服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打造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相融通的整体性政府。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五型理念获得广泛认同,但仍存在目标任务如何明确、各方合力如何形成、关键问题如何解决等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借鉴北京吹哨报到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从独奏曲到大合唱演变,赋予五型办吹哨权;从大总部到强前端转移,实现工作重心向一线下沉;从见面办向掌上办升级,增进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实效;从倡导性到制度性转化,构建正反双向发力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普遍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模式,这一格局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改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代理人,地方政府的代理模式覆盖一般代理、特别代理、本代理、复代理、直接代理、间接代理、积极代理、消极代理等基本类型,但同时又面临诸多困境。但"委托-代理"理论实际上已经为超越这些困境预设了理性的应对策略,而这种"自我修复"机制又反衬出该理论作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基础具备正当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通过考察中国政府防治“非典”工作,可以看到,它与政府管理存在着正相关性,即政府管理好,则政府公信力高。正确的政府理念引导恰当的政府行为,恰当的政府行为产生预期的行政结果,预期的行政结果导致高度的政府公信力。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正确树立政府理念,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这一切最终指向政府的治理变革。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而坪山新区作为深圳改革的产物,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新的区域发展极的历史使命。改革是深圳寄予坪山新区的期待,也是坪山新区与生俱来的追求。为此,本文在梳理部分地区简政放权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坪山新区简政放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我国各级政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通过这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本文在总结参评项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政府建设的新的目标——健康政府,并围绕"政府质量"这一核心概念,对"健康政府"的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城区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城市政府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系的中间层级,其改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构建整体性政府是城区政府改革的主要指向,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大部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以公民导向和功能主义凸现的问题导向来整合公共部门,核心是整合和协同,目标是形成整体性治理结构、建立整体性政府。整体性政府要求的不仅仅是政府机构之间做减法,也不仅仅是做加法,而是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乘法。本文以上海X区政府为例,分析城区政府建设整体性政府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设整体性政府应当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电子化方向等方面全面考虑政府改革的战略和策略,从合理职能定位—完善政府结构——改进工作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促进队伍优化等方面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青岛市通过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以下简称三民活动)、电话民意调查、网络在线问政和行风在线等形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反映民情,不断丰富和完善公众评价机制,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和激励作用的民考官的新路子,推动了政府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创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独特的生成机理和发展路径。地方政府举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财政体制问题、时差效应、财政幻觉和软预算约束等促成了地方官员的主动举债;为专项资金配套和由于公共产品关联性所导致的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导致了被动举债。研究地方政府的被动举债,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有效治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防止透支未来的资源,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并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政务服务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地方政府积极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如广州推行一窗式集成服务改革,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但在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地方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因素,需要从顶层设计、优化服务、深化数据应用、健全制度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来西方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政府治道变革,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正面临着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任和难题。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英国"灯塔地方政府计划"为例,从缘起、运作和绩效等方面分析了其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要经验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监测预警可从监测预警的主体、内容、传递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对应急监测预警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存在的监测预警主体间综合协调性差、联动性不强,预警信息忽视公众救助,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等主要问题,提出应明晰监测预警机制流程,构建灾害应对-公众救助模式,并付诸地方政府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五清五帮”活动是从化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造陆地开展的帮助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绂展的活动。“五清”包括家庭基本情况清、收入情况清、计划生育情况清、就业情况清和主要诉求清,“五帮”包括帮解困、帮技能、帮信息、帮维权以及帮思想。“五清五帮”活动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五清五帮”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活动环节和具体做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鹿奶粉”事件是一个值得相关责任主体反思的事件,但反思的重点更应当集中在政府在此次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责任承担上。因为政府责任缺位是导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说,政府责任缺位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软弱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官员问责制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等存在缺陷造成的。为了规避公共危机的发生,应选择恰当的路径来强化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作为我国当前国情下的一种独特现象,集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新旧体制之间的尖锐冲突。文章以昆明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我国“城中村”的形成机制,辩证地指出了“城中村”的危害性和积极作用,并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主体力量不足;专家队伍不稳定;评估缺乏独立性;评估信息获取途径有限,以及评估效果缺乏权威性被当成作秀的工具等。通过从第三方评估机构自身发展状况、资金来源、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利益相关者等多维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南平机制:一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政府制度失败的因素,也有市场失灵的原因。本文以政府规制为理论框架,对南平机制进行绩效研究。我们认为,南平机制是一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政府规制。  相似文献   

19.
“三队一室”即在派出所建立社区警务队、刑事侦查队、治安巡防队和内勤综合室。这一警务模式寻找到了一条如何涵养警力、善用警力、惜用警力的新途径,实现了派出所基层警务机制市场化、警力正规化、职责明晰化、勤务高效化和“打防控”一体化,对夯实公安工作基础,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公调对接"机制,在实现公安机关与相关主管部门、市场组织、民间组织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整合的同时,还满足了群众快速多变的需求,并进一步解放了警力,实现了社会稳定。该机制的构建与无缝隙政府的追求有内在一致性。"公调对接"以顾客、竞争及结果为导向,通过一站式服务等形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加强部门之间协作。当前,应根据"公调对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无缝政府理论为导向,从推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机制及创新责任机制建设等方面完善"公调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