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伟 《小康》2013,(5):74-76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到"有了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宜兴人的生态理念正在发生嬗变,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产业已成为宜兴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选择呼吸清新的空气、拥有安静的环境、喝上优质安全的放心水,在拥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但不失创新精神的陶都已变成现实。宜兴市把保民生与促发展并列为环保工作的两大主题来抓。从2010年6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打响民生环保战  相似文献   

2.
王喜军 《人民论坛》2020,(11):92-93
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执法能够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并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必须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做好联合执法考核与监督工作,打造"大环保"的联合治理格局,确保联合执法能够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势所趋,中国高度重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近年来,对这一机制的完善在不断发力。从"APEC蓝"到"两会蓝",环境治理再次成为2015热议话题,而旨在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生态补偿政策,则备受各方关注。补偿机制有序推进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中的一个亮点是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7,(4)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在生态环保观念逐渐得到强化的今天,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显得尤为迫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这种繁重性和艰巨性,既包括提升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建设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严峻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社会中,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让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来临,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视域化解生态问题成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合理性主题,而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则彰显了具有时代高度的社会公共性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逻辑所映照的是一个多元差异共生之文化优位的证成与自觉培育,鲜明地凸显了人成为人的意义上的优雅、安全、健康之心灵生态的创制轨迹。  相似文献   

6.
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形成的"民间网络舆论场",是一个新的公共空间,它已影响到社会现实的存在境遇,其中民间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如何引导其从芜杂的状态走向良性健全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等即时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其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司法领域亦不例外。虽然,网络舆论与司法制度最终的价值标准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两者之间虽同归,但殊途的特质却也在现实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从"许霆案"到"药家鑫案",从"福建南平弑童案"到"浙江温岭虐童案",舆论审判越来越多的介入司法审判,并逐渐成为实现审判独立的一大掣肘。因此,为实现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合理共存,有必要从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及影响着手,寻找其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两者的互为助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涵养区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将生态涵养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加以重点管护,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举措。"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绿"转化为"富",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危机究其根由,很大一部分根源于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是造成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深层驱动力。我国的消费异化除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外,主要缘于传统的"崇奢黜俭"的消费观。本文从分析传统的消费观切入,揭示了"崇奢黜俭"消费观对生态环境的负值效应,倡导"尚俭去奢"的消费观,主张用生态消费观引导和塑造消费理念、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群众》2015,(3):72-73
<正>今天,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冲击。互联网已成为百姓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中国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网络民意"在中国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政府在对待网络民意观念上也正在出现一种转变:从防范到疏导,再到良性互动。源起:让网民成为发现线索的"电子眼"2014年5月,为提升职务犯罪案件的办案质效,洪泽县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1.
防治PM2.5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严密关注生态环境,让"蓝天白云"不致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奢望,让"无污染空气"不会成为下一代人的"稀有品",让百姓的生活因清新的空气而更健康、更具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晴雨表",促进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公开化,但网络舆论也是"双刃剑",给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加以调控与规范。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5,(4):3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代表、专家、社会各界经历"激战"。从被删减到再回归,"税率法定"终究"起死回生",这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民意正在不断"加码","倒逼"人大积极作为。客观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法律  相似文献   

14.
媒体     
施政报告打造"新香港"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的首份施政报告,就多个经济发展与民生焦点范畴,提出方向清晰、步骤明确的解决路径,为香港带来愿景和希望。梁振英通过短中长期房屋和土地供应以打造"新香港"的蓝图,可与香港回归前麦理浩10年公屋计划,以及新机场玫瑰园计划媲美,对香港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报告提出解决经济发展、贫困、老龄化、房屋和环保五方面的短中长期措施,舆论指回应了市民诉求,在解决香港深层次问题上迈出了步伐。房屋政策为报告"重中之重",舆论评为"最大亮点",有指是一个比麦理浩  相似文献   

15.
"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决不让青海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让三江源源头之水受到污染。"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疾言强调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他说,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青海责任重大,任务也非常繁重。他指出,青海又是个欠发达地区,集中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所有的矛盾和困难。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已成中国  相似文献   

16.
苏州大格局     
《小康》2012,(10):40-41
正2500多年前,伍子胥建造苏州"阖闾大城"时只有14.2平方公里。现在苏州市区已经扩展到了4467.3平方公里,成为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的国际化城市,这里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城市的概念。从农转工的"苏南模式",到内转外的"开放样板",再到量质并举的"小康典范",苏州都跑在了全国的前列。2012年,借行政区划调整之机,苏州彻底告别"小  相似文献   

17.
葛玮 《时事报告》2013,(10):24-25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各种思想观点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各种力量都在发出声音,各种因素都试图影响舆论。网络的传播优势和互动特点,使它迅速成为许多知识人群获取信息的首选来源。不重视网络,主流意志就  相似文献   

18.
5G技术不仅仅推动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换,也促使新闻传播业态和社会舆论生态发生深刻的变化。5G时代下,舆论主体更加多元复杂,舆论平台分散化、"圈层化",舆论表达方式更为碎片化、情绪化,舆论传播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增加。对此,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的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探索社区网格化舆情管理模式,增强受众意识,讲究舆论引导策略,创新舆论引导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环境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在改革开放30余年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引发了诸多群体性冲突事件,也反映出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效果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用制度推进生态文明"的具体制度要求。作为国家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形势严峻,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生态治理效益不明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制度和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