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北京、长沙等地接连传出流浪人员的御寒衣物遭"不明身份"人员抢走的消息。发布消息的网友在描述被抢原因时,都用到同一个词:影响市容。如此寒冷的冬日,看到如此冷酷的新闻,不禁让人感到心寒积冰。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流浪人员存在,即使是欧美国家流浪乞讨和无家可归人员的数量也很庞大。针对美国的流浪者和乞丐问题,美国政府提出了在三百个城市实行旨在帮助流浪者的"十年计划",专门预留了44亿美元用于帮助流浪者。他们对待流浪人员是由管理变为救助服务,不让一个  相似文献   

2.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目前各地流浪儿童的救助主要是临时性的食宿供给和返乡护送.而那些长期流浪街头的未成年人在获得临时救助和返送回乡后,由于导致他们流浪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并没有真正得到改善,因此,重复流浪率一直高居不下.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流浪儿童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他们的救助应改变目前临时救助的模式.把重构流浪儿童成长路径、实施保护性特殊教育作为救助的决定性环节.科学认识这种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再社会化内涵,构建适合流浪儿童再社会化需要的特殊教育机制,则是转换救助模式、帮助流浪儿童重建自我成长能力和回归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流浪儿童有100多万,流浪儿童犯罪群体也有其特殊性.我国在流浪儿童犯罪预防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也没有相关经验.本文分析了流浪儿童犯罪的原因,并在参照世界流浪儿童犯罪预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符合中国本土化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犯罪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辛卯年的春节来临之时,机关里照例举行团拜会.在文艺节目演出中,请来了一位某地的名艺人.该名艺人一登场,亮出一副光膀光头、头上晃着两条细辫子的滑稽相.随着该名艺人的一声“拜年啦”,全场响起欢迎的掌声.接着名艺人自荐日,他给大家带来的节日,是用鼻孔吹出各种美妙的音乐.观众听了,觉得新奇,个个引颈等待他表演.然而名艺人并不马上表演,而是要求观众“掌声鼓励”.他带头高高举起双手,绕着舞台鼓掌,意欲形成全场鼓掌的轰动效应.不想观众却没有那股热情,掌声稀稀拉拉.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31日.涡阳县花沟镇一村民家有喜事摆酒庆祝,当晚邀请了唢呐艺术团.刚刚喝完酒的孙某和同伴前来观看。在一年轻艺人上台表演歌舞过程中.孙某等人大声威逼表演者跳脱衣舞,为此双方发生争执。在争吵拉扯过程中.孙某持水果刀将上前劝架的杨某背部划伤。经法医鉴定,杨某的伤情属轻伤。案发后,被告人孙某家人与杨某达成协议.孙某在向艺人道歉的同时.赔偿伤者医疗费1万元,并得到了伤者的谅解。  相似文献   

6.
刘磊 《法制与社会》2012,(16):234-235,247
当前,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流浪乞讨儿童的合法权益,但这些措施主要都是保护他们的安全、生活等物质方面,对于他们精神方面,尤其是受教育权的保护却不足.流浪乞讨儿童处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政府作为儿 童受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理应履行保护其受教育权的职责:通过完善救济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提供救济渠道,使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得到真正保障.同时,救助站作为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机构,也应竭力配合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保护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的工作,这也是解决流浪乞讨儿童问题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陈伟 《政府法制》2009,(2):45-45
有钱当然挺好,但穷得叮当响有时也有额外的好处。 如今在美国,穷人因刑事犯罪上法庭打官司时,是用不着自己掏腰包请律师辩护的。穷人一旦有了刑事官司的麻烦,只需在法院填写一张专门的表格,说明本人那点儿微薄收入仅供糊口,根本雇不起律师就行了。一旦对簿公堂,白有法庭委派的辩护律师免费侍候。  相似文献   

8.
城市里的流浪猫狗的数量在增多.这类流浪伴侣动物的麇集对城市的卫生防疫.安全秩序工作造成了压力.而关爱动物的人士也愈来愈多,许多人自发照顾流浪伴侣动物.但“流浪伴侣动物”在概念定性上存在问题,相关制度亦未完善,因之照顾流浪伴侣动物的行为生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对其进行讨论并得出权宜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建兴  康静 《法制与社会》2010,(19):267-267
"行乞权"在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一些人认为"行乞权"是乞丐的生存权,一些人认为"行乞权"是乞丐的道德权利,我们不能武断的认定行乞权就是穷人的权利,也不能对那些确实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进行全面的否定。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而又全面客观的看待行乞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大多数是富裕的,但也有不少穷人。在美国街头,经常可以看见有人向行人乞讨。我就曾经看到过一个老人在冬日的寒风里,静静地坐在自己的轮椅上目光呆滞地向行人乞讨,她的身边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给我1美元。”我也曾看见过一个强壮的黑人,手里拿着一块“我无家可归”的牌子在大街上徘徊着讨钱。美国人是崇尚英雄的,穷困被认为是无能、懒惰的结果,所以年轻的乞丐往往也并不自惭形秽,把自己装得可怜巴巴的,也不会死皮赖脸的强讨硬要。我曾经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在路边向行人讨钱,在他手举的牌子上赫然写着:“为什么要撒谎呢?我就…  相似文献   

11.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那些衣衫褴褛,无家可归,靠乞讨、救济度日的流浪人员。当他们遭遇车祸等人身伤害致死时,由于身份不明,身边没有亲人,无人替他们提起巨额索赔,导致“撞死了白死”,肇事者也由此屡屡逃脱惩罚。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民政局接受检察部门的检察建议,打破惯例,在全国率先以政府救助机构的身份,为死亡流浪汉向肇事方及相关保险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时间,围绕民政部门是否有诉讼主体资格等法律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2.
廖洋 《法律与生活》2016,(12):54-55
“尸体工厂”内幕 在一份涉及美国尸体工厂案的起诉书中,该案主犯拉斯本夫妇被控13项诈骗及虚假陈述罪名.如果这些罪名成立,两人或将面临20年监禁. 起诉书还揭露了“尸体工厂”的骇人内幕.拉斯本夫妇开设的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Inc公司向外租借人体残肢做医学和牙医训练,其中包括头部及颈部.他们在2011~2012年间,至少3次向医学团体隐瞒人体残肢来自感染疾病的尸体,当中包括乙肝和艾滋病患者.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收来的尸体被像猪肉一样用电锯等工具切割,包括处理染病尸体时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存放尸体残肢的方式也完全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而是将尸体残肢直接摞起来,中间没有防护膜.  相似文献   

13.
周安平 《河北法学》2008,26(1):14-18
由于一个人沦为贫困者的概率是相当的,从无知之幕的状态下出发,保护弱势群体其实也就是保护了我们未来贫富并不确定的自己。国家权力的职责是为不幸的流浪乞讨群体提供生存的机会,致力于消除流浪乞讨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流浪和乞讨的行为本身。民政部作为主管社会救助与福利的职能部门,有义务维护流浪乞讨者群体的合法权益。而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有义务支持民政部门代理流浪者向侵权者索赔的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基本价值和社会秩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为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曾想了许多方法。比如,给富人增税,给穷人增加福利;提高汽车、豪宅等奢侈品的售价;在穷人密集地设廉价超市等。但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男旦艺人带妆出行,被路人用手机偷拍。随后,一段经过特效处理的有关该名艺人的搞怪视频出现在抖音视频平台上。网友的热评和转发给这名艺人带来了诸多困扰,该艺人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偷拍者起诉至法院。2019年11月14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即偷拍者公开向该艺人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戴永夏 《政府法制》2012,(12):48-48
在中华民俗史上,龙的地位相当崇高。它伟岸神圣,法力无边,既有救民于水火的本领,又有至高无上的声威,所以先民们对它十分崇拜.一些封建统治者也看中了这点,极力尊龙崇龙,让龙为己所用。他们或以龙的化身自居,自诩为“真龙天子”;或附会龙的“祥瑞”,编造龙的神话,借以骗取民心,巩固统治地位。在这方面,历代帝王都有“出色表演”,而“短命皇帝”袁世凯的表演尤其充分。  相似文献   

17.
陈椿 《江淮法治》2011,(14):23-23
慈善,这个词在中国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主要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国内有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很多慈善家为了慈善事业四处奔走很值得中国人学习.但是他们却不知那是美国式的捐赠。中国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了慈善行为,比如我们常常听说到的古代某富人某员外对穷人施粥。  相似文献   

18.
李民 《法人》2004,(5):126-126
从3月7日开始,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20位MBA学生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的带领下,到中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访问.他们一共访问了21家著名的公司.他们将对每一家企业写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这些考察报告将在美国出版. 这20个MBA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有一半到中国来工作,或者是在美国公司工作,但是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业务.这些MBA学生对中国的看法将影响那些准备到中国来进行商务活动的企业的决策. 日前,这20位耶鲁大学MBA中的四位——Colm Rafferty、Chef Prabhu、ChiLai、DavidGreenbaum向《法人》讲述了他们这次考察的感受和他们对于中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针对犯罪的打击手段越来越多,而且破案速度也越来越快.不过,在一些侦破环节中,仍然离不了"人"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罪犯,他们的外貌特征、年龄大小等会在向受害人实施犯罪时被记住,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手段,往往可以很快地将他们绳之以法.这种手段就是手工给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绘制肖像画.在日本,这种手工绘制罪犯肖像的专门人才被称为"肖像画搜查员".……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来诉侵犯肖像权的案件中,有一些是戏剧演员因出版部门未经其允许,出版发行其表演剧照而提出的。这些演员认为剧照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扮演者的肖像,不征得扮演者的同意而出版发行其剧照,就是侵犯了扮演者的肖像权。因此他们在起诉时,首先是要求出版部门“停止侵害”,收回出版的剧照,销毁剧照的底版;其次是要求出版部门向他们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