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人大》2006,(1):11-11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具体地规定了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一个引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我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还需要修正某些细节,然后提交在本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予以审议和通过,但是它的轮廓已经确定,而且已经实行两年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为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经济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六万万的中国人民都以无比的兴奋和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接了这个伟大的计划,并正在以紧张的工作和忘我的劳动为这个伟大的计划的实现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第一個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来制定的。它的基本任务,包括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起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4):48-48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三大改造运动随即展开.  相似文献   

5.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才过去了半年,今天,1956年的元旦,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被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由此,我国在1953年所规定的过渡时期总任务也将被提早完成。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而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三者是互相配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七万万两以上。在这个期间,工为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4.7%,农业及其副业的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3%。这是社会主义的速度,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达到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所作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经过两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实行,证明其中所规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与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一个总路线是一致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党的这个总路线,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下但要求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和国务院领导下,实现我国过渡时期总任务的重大步骤,它的彻底贯彻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在这里,我只就五年计划中发展重工业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它担负着改造国民经济技术基础和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重大责任。五年计划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工业投资的百分之八十八点八来建设重工业,我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11,(3):72-73
1952年底,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内,要逐步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9.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议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民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具体地规定了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一个引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我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还需要修正某些细节,然后提交在本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予以审议和通过,但是它的轮廓已经确定,而且已经实行两年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两会,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审议和讨论“十五”计划纲要,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计,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我国从 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2000年胜利实施第九个五年计划,今年开始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伴随着五年计划的连续实施,我国的总体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五(1953──1957年) “一五”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国基本上实…  相似文献   

12.
从1953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各民主党派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执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发挥积极的作用,为顺利实现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然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新的历史阶段,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民主党派还有没有作用,要不要存在?有些民主党派成员是有疑  相似文献   

13.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经在昨天闭幕。这次会议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关怀和指导之下,着重地讨论了进一步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这个讨论是适时的。我国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将近三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每年都有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显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我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变革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不但是理有固然,也是势所必至了。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波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全省手工业生产合作代表会议闭幕了。这次会议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和华北手工业工作会议的精神,检查总结了全省四百三十六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并在这一基础上,经过到会代表的反覆讨论、研究,初步确定了对全省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具体制定了一九五四年发展巩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这就给一九五四年的改造手工业工作,作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党的总路线规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经过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把分散的个体生产改变为集体生产,把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改变为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把落后的手工业工具改变为先进的近代化机器。一句话,把手工业工业化;具体的做法便是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我省现在已有四百三十六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手工业生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7,(10):41-41,45
1954年8月23日,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九次常委(扩大)会议对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草拟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草案)》进行协商。这个条例草案的提出,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为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制定的。当时已经确定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并用公私合营这一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来完成私营企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三大改造运动随即展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土改以后,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但个体农业拥有的生产工具和资金严重不足,不少农民在生产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据对23个省15432个农户的调查,1954年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64头,犁0.54部,水车0.1架。在资金方面,平均每个农户一年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贫农为135.5元,而其中直接用于买生产工具的只有3.5元,中农为208.4元,直接用于买生产工具的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14,(2):78-78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上半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酝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此,急需加强对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问题,进二步总结经验,以确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具体方针。  相似文献   

20.
《传承》1998,(2)
从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1953年又进入了以发展初级社为重点的阶段,1956年转入以发展高级社为中心的合作化高潮,至年底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胜利把汪洋大海的小农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我国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1956年底,全国go%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都加入了合作社,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党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