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自创立以来,一直广受争议。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经过多次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劳动创造价值,关于这一结论没有疑议,问题就在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要注意三点:首先是价值的概念;其次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最后是劳动到底是不是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2.
为了说明为什么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会“转移”到商品中去,却不能“创造”新价值,要先弄明白到底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些人停留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把通俗的比喻径直当作科学的界说,认定价值就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凝结”(或“结晶”、“物化”)起来的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就是把劳动“凝结”到商品里去。这种理解很不确切,不仅引出一些难以说清的问题,增加了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困难,而且给反对这个学  相似文献   

3.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量决定;因为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这是一个一般的概括。但是,仅凭这种一般的概括,还不可能对“商品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问题,做出完整、准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我以为,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回答这个问题,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其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推进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一、要搞清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时空条件1.劳动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学说创立的基础。恩格斯说,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王广信 《发展论坛》2001,(12):31-32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任务。近年来,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说,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有巨大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过程最后完成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6.
劳动在何种限度内构成美德?什么是真正的勤劳?这个问题曾在两百年前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现在又被新兴互联网行业再度提出,它要求我们重新反思劳动的根本意义与美德要求。从目的论美德伦理学角度看,一方面劳动可以视为幸福目的的构成部分,从而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其核心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劳动可以视为达致幸福目的的必要手段,从而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其意义在于它所服务的目的。从人的本质需求和幸福目的角度看,勤劳的上限是个人身心全面发展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下限是过体面生活所需的最低劳动。超过这个上限的劳动就是过劳,低于这个下限的劳动就是懒惰。被迫过劳因侵犯个体自由意志而具有显著的恶性;追逐个人幸福的自愿过劳误读了幸福概念;谋求他人幸福的自愿过劳则属于超义务范围。  相似文献   

7.
人生价值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青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尤甚。现就人生价值几个方面的问题汇综如下,以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一、什么是“价值观念”?在谈人生价值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价值”这一概念。从辞源上讲,无论中外,大都对价值作了两种定义。在我国古代,价值的一种含义是指物价;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的资望地位,如所谓“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李白)。在国外,价值的一种含义也是物价,其科学规定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另一种含义包括尊重、珍视、看重、特别看待、高的评价、荣誉席、光荣的职位等意思。可见,价值的第一种含义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对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了揭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创立了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当面对新的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能取得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突破性认识,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9.
王洁  于翔 《实事求是》2002,(4):24-26
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引起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一经典学说的新一轮的争论。这次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基本问题上 :一是所有的社会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二是所有的生产要素是否都创造价值 ;三是价值创造是否是价值分配的依据。深入探讨上述基本问题 ,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并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必须深化和拓展对生产劳动的认识为了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能否创造价值为标准 ,把劳动区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不…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5)
价值之自在存在,即价值之在其自身,也即是说价值还束缚在血缘共同体之中,还没有突破地域的、空间的局限性,是价值还没有展开自身的一种原生状态。而价值的自为存在,则是价值突破了原始共同体,在与作为他者的共同体的交往中,将特殊化的劳动时间普遍化。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瓦解原始共同体的特殊劳动时间,从而生成了世界历史性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这就是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过程。而在资本的自我扬弃中,人类劳动时间将逐渐过渡为人类生存空间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理论学术界结合新的实际,在深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方面,主要集中于四个问题:一是如何拓展劳动的概念,如何认识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是劳动的重要形式;二是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如何划分,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三是劳动是否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非劳动要素是否参与价值创造;四是按资分配是否存在剥削。十六大报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对上述问题做了科学地回答,丰富…  相似文献   

13.
陈士奎 《实践》2002,(7):26-28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一个经济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深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理解,全面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出新的科学解释和概括.具体说来应深化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魏石 《唯实》2002,3(2):28-32
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中国乃至关系世界全局的大事 ,需要给予理论上的阐述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温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思路 ,有助于当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深入讨论。马克思围绕劳动价值的基本问题至少集中分析了四个层面 :首先 ,点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其次 ,分析劳动价值的由来。再次 ,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最后 ,指出劳动价值的实质。通过分析 ,全面解读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 ,才能联系实际 ,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5.
姚挺 《学习论坛》2008,(10):77-80
把社会分工看成"总体工人"不能忽略生产关系这个条件.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不可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服务劳动本身不是商品,也不创造价值.亚·斯密按"苏格兰方式"理解劳动的物化,有草率的缺点,也有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问题展开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劳动是否还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对此问题涌现出许多新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7.
魏石 《唯实》2002,(2):28-32,27
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中国乃至关系世界全局的大事,需要给予理论上的阐述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温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当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深入讨论。马克思围绕劳动价值的基本问题至少集中分析了四个层面:首先,点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其次,分析劳动价值的由来。再次,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最后,指出劳动价值的实质。通过分析,全面解读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才能联系实际,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8.
信息在技术创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在开放系统中,由于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个智慧劳动的有序结构。技术目标的确定、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原理的物化都是通过交换信息而形成"巨涨落"的过程。这个技术的价值就不只是创造者所耗费的真实的劳动时间的价值,还包含它所吸收的所有有用信息的价值,技术成果的价值是通过信息交换而形成的耦合价值。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有效利用信息的过程,因此,必须把信息的开放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并予以回答。这些问题概括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而必须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创造什么价值?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劳动怎样创造价值?有效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一般劳动形成交换价值.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把总体劳动、整体劳动、系统劳动统称为社会共同劳动.是共同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各有其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