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舆论之会”等右翼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演出了一场反华大合唱,扬言要“彻底验证20世纪最大谎言——南京大屠杀”,公然为侵略战争翻案。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明目张胆地向历史宣战,向正义和公理挑战,向饱受侵略之害的中国人民发起新的进攻。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事先,中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23日,由“日本舆论之会”等右翼组织创建的“纠正战争资料的偏向展示会”在大阪筹划、主办了一场所谓“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集会”,演出了一出否认南京大唇杀,否认日本侵略中国罪行的闹剧。联系到日本小渊第二届内阁的防卫政务次官西村真悟在1999年10月19日出版的《花花公子》周刊上公然鼓吹日本要实行核武装,和日本最高法院2000年1月21日判定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日本老兵东史郎败诉等一连串事件,可以看到日本仍有一股邪恶的政治势力在蠢蠢欲动,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值得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暴行的最重要罪证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悲惨的一页,长期以来为学界所重视。近十年来,随着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和整理,以及中外学者交流的加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开发表的论文约有450篇(根据“中国知网”统计),出版资料集20余部(套),专著、论文集有20余部,并先后成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等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史料发掘及研究概况为了澄清历史,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为更多的人了解。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4.
谁在制造谎言——评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1月23日,“日本舆论之会”等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集会,声称要对“加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进行“彻底验证”。这一举动,宣示了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尊严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也使人们看到了,不仅军国主义史观在日本远远没有肃清,而且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在当今日本社会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为了捍卫历史的尊严,也为了实现中日两国以及全人类和平美好的未来,我们不能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极端的战争犯罪。它和纳粹的欧洲大屠杀一样,不仅是20世纪最残暴的罪行,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罪行。任何否认和淡化大屠杀的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人性。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幸存者的证人证言,有死里逃生、虎口余生的伤残者的伤疤和残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在日本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部分人著书立说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企图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开脱罪责。对此,日本国内的一些进步人士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对这段历史作出了比较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 《福建党史月刊》2013,(11):39-39
2010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延长工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墓地广场开工。1995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初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墙,又名“哭墙”,长43米,刻有遇难者姓名3000多个。2007年,姓名增加至8244个。2011年,纪念墙延伸至69米,姓名10311个。2012年至今,还有1000多人的姓名在做核实.准备上墙。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7,(4)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对中国13亿人口而言,有众多的民生问题,什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吃饭”和“贫困”这两大问题之后,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转变为“就业”和“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西方社会建设理论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10.
信息短波     
2月22日上午,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在省老干活动中心,召开新四军老战士批判日本右翼势力为侵华罪行翻案座谈会。王直等20余位新四军老战士参加了座谈会。会上,老战士争相发言,以亲身经历和大量铁的历史事实,揭露日本侵华军队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声讨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新四军老战士对最近日本右翼势力无视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作为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整整88年。毋庸讳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仍处于低潮。对于这一现象,众说纷纭。但是,我们环顾全球,用冷静而清醒的目光审视世界大势,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有不少人声称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最大的“乌托邦”,而资本主义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日本花了30年就进入了“列强”行列。二战失败后,也只用了20多年就跃居世界经济次强。而我们以优于日本的“硬件”,经历了30年高速成长,仍与日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仅此一点,就仍需虚心学习。中国向日本学习,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最大的相同点,第二是最大的相异点。中日国情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人多,而两国最大的相异点就是“人”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时,犯下了滔天罪行。而在日军侵华史上最令人毛骨惊然、义愤填膺的是“南京大屠杀”和日本关东军“七三一”特种部队对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最野蛮、最残酷、最灭绝人性的杀戮。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中国无事百姓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受尽凌辱的人,不计其数;而“七三一”这个食人魔窟,则以更惨无人道的活人体解剖、细菌实验等手段,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宝贵生命。这食人魔窟的杀人魔王、刽子手,就是日本大战犯、中国人民的死敌——石井四郎。然而,就是这个杀人魔王,在当年美国军队保护下,竟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却传出日本一些政客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国强方能家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十八年祭陈玮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当年掩埋死难者的“万人坑”的遗址上建起来的。走进纪念馆,断壁残垣、累累白骨,告诉人们的是一段血写的历史;枯枝秃丫、萎萎荒草,仿佛还...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人类正站在总结20世纪,准备进入21世纪的历史门槛之前。全人类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以至每一个人,都面对着怎样评价20世纪,从中得到什么教益的课题。20世纪是什么世纪?有的资产阶级谋士把它称为“大死亡的世纪”。他们用歪曲历史的手法,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超凡神话”,把社会主义称为“强制的乌托邦”,连两次世界大战也归罪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因此,今天他们为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为了将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发扬光大,武汉大学举办了以“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及中国理论的国际话语表达”为基本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牛运清 《理论学刊》2004,1(1):97-101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演变。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由“现代性”向“世界性”过渡与演变的文学。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受“政治”与“革命”的制约,21世纪的文学则多与“经济”相纠缠。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发展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总格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会以新的民族性和时代风采融入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引进,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