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良 《学习月刊》2014,(5):52-53
卖官粥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粥爵创收。  相似文献   

2.
《工人日报》今年2月18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说,中组部近日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给全党敲警钟,要求严厉惩治用人腐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惩治“卖官”莫放“买官’人。大意是:看一看4起“卖官”案中,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乌纱市场”有需求;“买官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及纪检、组织部门的重视。选拔任用干部是一项政策性、程序  相似文献   

4.
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江苏省有4名靠“卖官”发财的县以上领导干部被绳之以法,其中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另外两名的刑期,也都在10年以上。说实在的,靠“卖官”发财的人,早就该有这样的下场。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当初,这4名“卖官者”,都是红极一时的市、县委“一把手”,算得上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他们的权力,本来是党和人民给的,按理说应当上为党分忧,下替民解愁,可他们却利令智昏,偏不这样做,而是笃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把“要想富,动干部”作为生财之道,凭借手中的权力,干起权官交易、以权谋…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因在担任靖宇县委书记期间卖官受贿140余万元,于今年初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令人深思的是,李铁成的卖官行为是掩藏在“正常程序”之中的。他在名正言顺的“职权范围内”,在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背后,不显山不露水地完成了一笔笔卖官鬻爵的肮脏的权钱交易,正所谓“程序其外,卖官其中”。应该说,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是能够以坚强的党性严格按程序办事,以良好的作风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各项规定程序的,从而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但是,我们也应当警惕那种“…  相似文献   

6.
赵亚兴在《奋斗》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为何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手握官权的官,把手中的乌纱帽当作紧缺商品,待价而沽。而且,这些卖官的在批发乌纱帽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模样,且又差不多都是在冠冕堂皇仿佛无懈可击的所谓“正常程序”之下进行的。因卖官受贿被判刑的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 在狱中吐露真言:当年他有权卖官,都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进行的,表面上可以说做得天衣无缝。每次考  相似文献   

7.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安徽省纪委的专家说: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们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倘若说前几年买官鬻爵还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么,近来这股风则势头渐猛,大有"挡也挡不住"之势.从报端不时披露的一些案件看,少数权力资源的富有者,其卖官的"作业"方式,已实现了由"零售"向"批发"的转变,"乌纱帽"成打成打地大肆甩卖;个别地方,买官已成为一本万利的投资热点,成为拉动腐败行情的新增长点.仕途宦海中诸公对官爵情有独钟,趋之若骛,无非是瞄准了权力那神奇的支配力量.  相似文献   

9.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单元文选:“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在春秋时代本来是一种爵位,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子”字也随之而降级:“诸侯———微子,箕子;诸侯之大夫———季文子,赵简子;士人———孔子,孟子;乃至于———小子,婊子”(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样看,“子”从春秋时代的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对人的尊称,已经是一种降格。以“子曰”开头,是一种偶然呢,…  相似文献   

10.
宋志坚 《唯实》2007,(4):96-96
《半月谈内部版》有一篇文章,提出要“警惕‘提名权’背后的交易”。文章说到抚顺市原市委书记周银校的“卖官”行径:“在周银校的5次‘卖官’行动中,有2次在他答应行贿者后,找到了当时正担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徐兴中,利用自己的‘提名权’予以推荐。”此处所谓的“提名权  相似文献   

11.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被各地揭露出来的数起买官卖官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下大力气纠正买官卖官现象,已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令人震惊的买官卖官现象现在干部队伍中比较流行这样几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只送不跑,提拔不了;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买官卖官已成为一些人发财升迁的重要手段。买官卖官一般都是“一对一”交易。为了增强隐蔽性,买官卖官之间多为直销,很少有中介组织插手。某地纪检部门曾对20多例买官卖官案件进行剖析,发现这种交易一般都选择在晚上,地点选在家…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中央一家重量级新闻媒体报道了“卖官书记”武保安的卖官内幕。报道说,有位局长逢年过节就拿公款当礼金送给县委书记,送礼时还要带上单位会计。这位局长是这样描述送钱时的心态的:“一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求得书记对所在单位工作的支持,如拨款等;二是具体经办人是自己,尽管送的是公款,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书记对我产生好感,在个人问题上即使不照顾也不至于卡。”  相似文献   

15.
继“马德卖官”之后,媒体又披露了县委书记陈兆丰、张华琪等卖官案。书记卖官,除了本人道德品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官员制度选拔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英国19世纪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指出:“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杨毓培自1999年4月至2003年9月,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搞“权力腐败”,批发“官帽”61顶,疯狂敛财200余万元。杨毓培把“官场”变成“市场”、将“官帽”当作商品出售赢利,导演了一幅幅买官、卖官群丑图。探寻这个具体独特的“怪胎”产生之因,对于探索从源头上防治买官卖官行为的对策,不无启迪意义。杨毓培曾毫不掩饰地说,作为…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在担任靖字县县委书记期间,因卖官受贿140余万元,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令人深思的是。李铁成的卖官行为,每一件都是按“正常程序”进行的,在名正言顺的“职权范围内”和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背后,不显山不露水地完成了一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4-18
面对买官卖官顽疾,中央高层掷地有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9.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一边是贪官们一手遮天、飞扬跋扈,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丧失批评之声“虽然知道他坏,仍然跟着他走。”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或离任不久而犯罪事实集中在县委书记任内的)因卖官受贿被查处,《了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在这些县调查时,发现了这个令人痛心的“反差”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新民周刊》刊登潘多拉的文章说,近几年来,县委书记岗位似乎在安徽成了腐败“第一重灾区”。仅在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有18名在任和原任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其中,定远县委原书记陈兆丰卖官案是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涉嫌向陈兆丰买官并如愿以偿的干部达110人,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