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能否对公权力实现有效监督以确保其正确运行是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否成熟、治理能力是否高强之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开展治国理政现代化实践探索中,对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举措,其要旨是厘清权力监督与治党治国关系、明确权力监督要点、聚焦权力监督对象、重塑权力监督体制、整合权力监督力量,从而真正实现将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子"。习近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新思想、新举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最新成果。全面总结习近平的权力监督观,对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9)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格,也是党最大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党的自我革命的相关论述,深刻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时代命题。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现实要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党的自我革命价值的新阐述、党的自我革命内涵的新概括、党的自我革命路径的新提炼。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引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取得新成就、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制度型向技术型迈进,这对人类的政治生活与国家治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立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政治维度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执政能力、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政治维度,对于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1,(1):10-17
习近平关于从严监督"关键少数"重要论述呈现出"因何监督""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样监督"的科学意蕴。在"因何监督"上,主要是从治党与执政的视角来阐述从严监督"关键少数"的背景意义;在"监督什么"上,着重从政治监督、用权监督、作风监督、道德监督方面阐述从严监督"关键少数"的主要内容;在"谁来监督"上,对从严监督"关键少数"的主体框架设计作出全新阐述,强调把自上而下、同级之间、自下而上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在"怎样监督"上,坚持统筹谋划、着眼长远,注重从养成受监督自觉、构建完善监督制度体系、有效运用监督锐器等层面整体推进。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从“是什么”维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涵义特征;从“为什么”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战略考量;从“怎么办”维度,提供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思维,并结合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这些论述和观点从意义维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维度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基本内涵,从立场维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价值取向,从实践维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方法要求,为全党深刻认识和全面提高战略思维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点难点工作。目前在对“一把手”监督中,还存在部分“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力度不够、同级监督太软、监督制度效能发挥不足、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聚焦对“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调要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拓展对“一把手”的监督方式,丰富和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构建对“一把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为新时代做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庞婷 《学理论》2020,(3):10-12+15
社会责任感的生成是从认知到情感升华,以坚定意志为保障,最终履行于实践的统一整体。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论述充分体现出责任认知、情感诉求、意志保证、具体行动四重维度。这四重维度构建的逻辑整体要唤醒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要使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由内而生,要让新时代中国青年勇于承担民族振兴大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7)
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课题。十八大后,我党对于权力制约和监督提出了更为严格也更加明确的要求。吉林省依靠依法"确权"、压实"责任"、编织铁笼、技术保障等方法努力做好权力制约和监督。未来,还需要在建立权力制约结构,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纪检监察、审计、司法机关的协调机制,做好党内权力监督工作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12)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赶考重要论述,立足实现民族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互相激荡的大时代背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赶考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赶考、怎样应对新时代赶考等根本问题,包含新时代赶考的主要内涵、主要步骤等,指出全党应以什么样的状态理解、把握这次考试。面对如何深刻理解新时代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民族复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考试仍然在路上;把握新时代赶考主要内涵等;面对怎样拿出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体现鲜明的人民立场;坚定赶考必胜信念;明确总纲领和总方向;突出主要抓手等。  相似文献   

14.
段炼  金碧来 《学理论》2020,(12):1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发表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论述主体内容分五个板块,即总体形势判断论、基本内涵论、四个着力论、五大发展论、坚强保证论。其中总体形势判断论是前提,基本内涵论是核心,四个着力论是总主线,五大发展论是总纲领,坚强保证论是总支撑。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贯穿主体内容之中,体现为根本着眼点和根本立足点。主体内容和根本政治立场,完整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特质、价值地位、实践逻辑、实践原则、现实旨归和实现路径。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蕴含有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历史思维等思维方法,彰显了真挚的人民情怀,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积极昂扬的奋斗气质,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胸怀,为科学把握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理论视野》2021,260(10)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坚定的人民立场、直面问题的创新意识和笃行担当的实践指向,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一是着眼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立足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新时代方位;三是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使命;四是以"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创新的内涵释义、本质作用、核心内容、关键环节、价值立场、目标指向等多个方面。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创新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对于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宪昌 《理论视野》2023,(12):32-37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建立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之上,蕴含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意蕴,彰显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特征。具体可以表征为“六个坚持”,即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生产关系促进共同富裕;坚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人民至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两个大局谋划共同富裕;坚持重点突破,由点带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倡议助力人类共同富裕。科学认识这六个方面的方法论特征,对于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围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为什么要抓、抓什么、怎么抓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创新性、实践性特征,是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遵循,是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指南,为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监督体制的设置不科学、领导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不透明等原因,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应从扎紧制度笼子、科学划分权力、整合监督资源、突出监督重点、坚持民主公开等方面着手,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