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的公共决策体系是以决策子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执行、监督等子系统为支撑的系统模式。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当今时代,由于公共决策“谋”与“断”的日益分离,政策研究组织的角色更为重要,而体制内的政策研究组织以其独具的特征和地位在公共决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国,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是决定美国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然而,综观我国目前体制内的政策研究组织的发展及其现状,其中仍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与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因此,健全完善我国体制内的政策研究组织以适应纷…  相似文献   

2.
丁冬 《党政论坛》2013,(6):29-31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整合,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体制从分段监管向一体化监管的迈进。此次机构调整,是基于对  相似文献   

3.
丁冬 《党政论坛》2013,(11):29-31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与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整合,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体制从分段监管向一体化监管的迈进。此次机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行政体制扁平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环境变得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社会要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科层组织结构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组织效率,促成了沟通高效平台化和决策过程透明化,推动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传统行政体制面临着结构性重组。  相似文献   

5.
依法行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依法行政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监督体制。这就需要从加强依法行政监督的立法 ,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 ,完善监督程序和强化监督手段 ,实行公开行政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家环境治理产生重要影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对企业履行环境监管责任带有事前监管强、事中监管弱和事后处罚轻的特点,易造成环境风险累积并可能最终爆发环境污染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企业排污监测,创新大数据使用规则,增强污染源过程监测从而建立起常态化监管制度。大数据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优化纵向政府间环境治理的职责分工,提升国家环境治理效能。我国应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基础建设和应用研究,健全大数据赋能环境治理的制度规则。  相似文献   

7.
李宁 《理论导刊》2019,(12):78-84
协同治理是在对碎片化治理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全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主张通过政府内部机构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互动合作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有效性,其中,协调、整合与信任是实现协同治理的关键。随着农村环境治理日趋复杂多变,传统环境治理碎片化呈现出价值理念碎片化、组织结构碎片化与方法体系碎片化等诸多不良状况。协同治理强调资源利用最优化与公益最大化,不仅是化解农村环境治理碎片化的有效工具,也是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创新的理性选择。农村环境协同治理格局的实现需要塑造协同治理文化理念,构筑农村环境治理信任机制;构建协同治理组织体系,塑造农村环境治理整合机制;搭建协同治理信息共享平台,构筑农村环境治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徐继敏 《理论与改革》2024,(2):129-139+172
我国采用网状行政体制,虽然推进了多种类型改革措施,均未解决体制存在的部门分割和信息壁垒问题。数字时代,随着案卷材料等数据化,数据成为重要行政资源。数字治理未改变科层级体制,但促进了平台型、整体型、多元共治型行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促成了行政活动中的线型行政体制。数字时代须改革科层制行政体制,减少管理层级,建立扁平化、线型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纵向不同层级政府间事权差异化配置,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和“设区的市”与市辖区一级管理体制。数字时代行政机关之间的协助、配合成为常态,跨部门全面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已无必要,不同部门、层级、地区协调、配合的全国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成为必然。宜将各类行政登记职责上升为中央事权,国家成立统一登记机构集中办理居民身份、婚姻、工商、不动产等登记事项。  相似文献   

9.
刘斌 《学理论》2012,(33):85-86
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深入,建立符合新时期司法安全保障需要的司法警察体制,已成为实现我国警察法治的重要内容。通过中美法警体制的比较研究,考察美国联邦法警在体制建构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借鉴,可以发现在司法警察立法、组织领导体制、警务保障、用警机制等方面均有改革与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体系及监管方式两个方面,总结了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现状。认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监管主体过多、职责权限不清,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现象仍然存在,标准建设滞后、监管效率不强,信息渠道不畅、检测机构作用有限等问题。认为要从构建统一、高效的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构建监控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消费者知情权,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加强产品检验检测等四个方面,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太军  薛婷 《理论探讨》2020,(4):158-164
乡村生态环境恶化日渐成为阻滞我国农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相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议题。破解当前农村治理理念模糊化、治理权责集中化、治理结构碎片化与治理过程粗放化并存的体制困境,应从价值、制度、结构与过程等维度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精细化转向,并在推动乡村环境治理的乡民驱动与价值濡染、以基层党组织为桥梁搭建精细化的制度体系、厘清共治主体的职权责与资源功能、打造信息开放共享与互动对话的平台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农村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2.
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国家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不能允许私权利的介入等是现代法治下的权力运行规律,而我国铁路司法机关行使的司法权力来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其合法性值得商榷。我国铁路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国家权力分配原则存在冲突,铁路公安司法体制与现代法治理念也存在矛盾。应该改革现行的铁路司法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13.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构建公共服务体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体制不完善,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服务分配不均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这些问题的形成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主要从分税制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划分的角度思考:现行公共服务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结合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原则构建新的中央与地方分工合理的公共服务体制,对构建公共服务体制的其他方面不做探讨。  相似文献   

14.
詹国彬  陈健鹏 《政治学研究》2020,(2):65-75,M0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倡导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基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实践中,多元共治模式面临着环境治理权力结构安排不尽科学合理、跨部门治理主体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性差、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企业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性和有序化偏低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分工、创新生态服务投入机制、优化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管效能、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等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推动新型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职权与职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实质就是一种既要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行政机关可以运用行政权进行必要干预的法治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确立行政机关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行省管县体制的阻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我国的一些省份,实行了20余年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同时,由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科技进步的共同推动,一些省份已经初步具备废除地区级行政区、实行省管县体制的条件。但是,我国短时间内在全国实行省管县体制存在一定阻力,这些阻力主要包括:我国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并非所有地方都已经具备实行省管县体制的条件;大规模调整省级行政区、重新建构既有利益与权力格局、保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有效监督等都具有一定艰巨性;“职责同构”现象的存在。鉴于短时间内在全国都实行省管县体制具有一定困难,省管县体制应谨慎、缓慢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张博 《理论视野》2020,(8):81-86
运用制度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领导体制不断完善,党委、机关工委、党组(党委)、机关基层党组织等机关党建主体的职责定位与相互关系更加明确,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职、相互衔接的机关党建新格局。运用党内法规制度完善新时代机关党建领导体制,有助于破解机关党建难题、推进机关治理、带动其他领域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完善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体制内组织指所有与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前的"单位体制"有关的"单位组织"。通过对S市获得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三类组织样本的比较研究发现,具有体制内特征的国有企业组织在组织认同心理与行为、组织的内部关系及其活力与组织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关系上都呈现出较突出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经过适度市场化,具有生活共同体特征的体制内组织在老工业基地社会仍将会有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体制和机制     
《团结》2012,(3):25
体制,通常是指社会活动的组织体系或者机构形式,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责划分、管理规定等方面的规则,比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等。机制则是指社会、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比如:工作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体制,通常是一系列确定的规则的集合,通常用于对社会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结构性的描述,通常与之互译的英文词汇是"structure",意为"结构、构造、建筑物"。而机制,则是由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这与我国社会组织的监管体制密切相关。现行监管体制在本质上把社会组织和政府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对社会组织具有高度防范和管制的理念。这种政府本位的体制设计立场严重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民间表达性和自主治理性。因此,政府应改革旧有的监管体制及方式,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立、自治、自养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