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组织视角下的台湾农村合作金融运作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对“三农”的积极支持作用,在当前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入手,比较两岸农村合作金融运作,探讨如何使大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走向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之所以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众多的农民只有作为一个利益整体来采取行动才能摆脱其竞争弱势 ,增进其发展能力。做到这一点的一个必要途径是 ,建立某种经济合作组织 ,使之能够代理农民去实施整体行为 ,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加快两岸金融合作进程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与加快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两岸金融合作严重滞后发展的状态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2009年4月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签订《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正常化的进程。该协议规范了双方金融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朱磊 《台湾研究》2013,(3):19-23,29
近年来,两岸金融合作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人民币跨境使用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得到较快速发展,进入2013年更是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金融合作步伐加快,既是两岸金融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沟通协商的结果,也符合台湾方面金融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有利于台湾建设以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重要内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5.
张小峰 《国际展望》2013,(6):83-101
2010年国新办《中非经贸白皮书》指出,中非金融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本文从银行业、保险及资本市场合作入手,在厘清中非金融合作基本情况及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中非金融合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而研判中非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中非金融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6.
7.
简析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与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前,两岸金融合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岸间接金融往来逐渐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两岸金融合作还处于单向、间接、低层次阶段。已成为制约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拟从两岸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着手,提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冠华 《台湾研究》2012,(4):5-9,33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积极进展,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亮点之一。当前,全球经济正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社会都在步人新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在促进双方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有效支持两岸经济特别是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由市场自主需求迈向官方推动阶段。在此背景下,两岸金融合作步伐不断加快,逐渐从自发的民间交流升至制度化层面。当前,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凸显,在海峡两岸投资和贸易实现双向互动并促进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之际,台湾亦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两岸需大力提升金融业合作水平,在互利双赢基础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两岸金融合作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杨明华  李晨 《当代世界》2009,(10):37-3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欧元诞生的启示,十几年来,东亚地区各国均致力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寻求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途径。时隔11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东亚地区的金融安全再次面临着巨大威胁。只有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30日,日本多家媒体报道,自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1月22日,日本兵库县和千叶县的3个家庭、共计10名消费者在购买并食用了中国河北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天洋食品厂生产的冷冻水饺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入医院治疗,其中一名5岁女童一时昏迷不醒。经兵库、千叶两县警方调查,冷冻饺子和包装袋上均有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残留。自此,所谓“毒饺子”事件一时成为中日两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9,(27):266-267
殡葬改革问题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事务,虽然不为更多人乐于提及,但却关系到更多人的切身利益。我国的殡葬改革重点难点均在农村,本文主要是从我国农村地区殡葬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主要原因的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的。通过详细分析及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改革我国农村地区的殡葬事务,使我国的殡葬改革事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与最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宇 《当代世界》2009,(6):59-61
自从东盟10+3正式宣布建立亚洲外汇储备库以来,这一动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一动向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重要变化,即亚洲不仅正在从一个虚弱的亚洲转变为强大的亚洲,而且还正在从一个松散的亚洲转化为团结的亚洲。从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来看,亚洲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从与历史的联系来看,它继承了“清迈倡议”的一部分职能,另一方面,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有可能成为亚洲货币基金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程万荣 《工会博览》2010,(4):167-168
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农民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如何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武装农民朋友,这是当前我们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开放农村金融的机遇与“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平 《南风窗》2007,(5):57-59
农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而中国农村政策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体制的缺陷势必导致单个好政策不一定能带来整体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威 《南风窗》2011,(4):71-73
国有商业银行曾因农村网点效益低下而集体撤离,但到2010年,村镇银行遍地开花,国有商业银行、各地城商行、汇丰等外资巨头争做发起方,进军农村市场。曾遭尽冷落的农村市场一夜之间成了备受追捧的香饽饽。2010年,村镇银行遍地开花,国有商业银行、各地城商行、汇丰等外资巨头争做发起方,进军农村市场。另一支农村金融生力军小额信贷公司  相似文献   

18.
两岸金融合作: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7年底,两岸累计贸易额已经达到728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259亿美元,自台进口6022亿美元,台湾顺差累计4763亿美元。…但与两岸庞大的经贸规模相比.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却严重滞后.形成“大经贸小金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影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商在内地的投资布局与竞争力。目前,两岸金融合作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裴瑾 《工会博览》2013,(8):14-15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最重要的软实力,是人类共性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金融企业文化产生于金融企业发展的实践,又对整个金融企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基本概念及内涵在《中华金融辞库》中,金融企业文化定义为:金融机构在长期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单位特点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思维方式、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形象表现的总和,是独具金融行业(单位)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金融企业文化渗透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和非业务的行为体系、精神观念、团体风尚、传统习惯以及外部形象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台湾银行业十分关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大陆银行更好开展小微金融提供了借鉴。据此,本文探讨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的合作模式及如何开展合作。首先,本文分析台湾银行业在大陆的投资布局,认为台湾银行投资大陆以开设分支机构为主。其次,本文从技术合作、业务合作和股权合作三个角度探讨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合作模式,并以路桥为例探索两岸银行业小微金融如何开展合作。最后,本文提出推进银行业小微金融合作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