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党建》2013,(7):50-5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总是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和普通群众亲密相处的动人故事。1983年2月11日,小平同志来到杭州灵隐寺,不少游客认出了他,人群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平同志向人们挥手致意,还不时地握握游客的手。当他看见一位小女孩在大人的怀抱中拍着可爱的小手欢迎他时,就笑着用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说:“这娃娃长得好胖啊!叫什么名字?”从南京来杭探亲的孩子父母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地教孩子快叫“邓爷爷好”。  相似文献   

2.
壮心暮年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生前有一句话令我们难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有幸在他老人家身边当保健医生,伟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至今历历在目。那是1980年8月15日上午,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和保健办公室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做专职医疗保健工作,并说次日就把我送过去。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我又惊又喜,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深恐力不从心。领导看透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放开胆量,试试看。”●我给小平同志当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让我惊奇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坎坷,但仍精力充沛、红光满面。身体非常健康。小平同志从不吃补品,唯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几丸大粒维生素。我在他身边工作三年,竟从没见他患过感冒,也很少见他吃药。记得最清楚的“病”,是他的血脂一度偏高。我们让他服草决明汁治疗,草决明汁又苦又涩,小平同  相似文献   

3.
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无限热爱祖国的人民。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些话,使我们内心生起对他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同时也是小平同志一生所走过的道路的光辉写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险建立了不朽功勋20世…  相似文献   

4.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他的老部下、开国上将陈锡联撰文《追念敬爱的老首长》,寄托哀思,他写道:“小平同志是我敬爱的老首长。我有幸曾长期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战争年代,他和刘伯承元帅带领我们浴血太行、逐鹿中原、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和关心爱护部属的长者风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四川人民心中的丰碑姜忠小平同志谦逊地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四川人民却要自豪地对他老人家说,您是四川人民的骄傲,任凭时光流逝,生离死别,都割不断小平同志与巴蜀大地的血肉联系。一、割不断的乡情四川是我国西南的内陆大省,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远在...  相似文献   

6.
《党建》1994,(4)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张宏志作为在北京大学学习的一个学生,至少有两件事觉得非常自豪:一个是毛泽东说他在北大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一生就不再动摇;再一个就是北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小平,您好”的问候,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了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7.
2001年2月,已经离休的刘华清上将满怀深情地回忆道:“和许多同志相比,我的幸运是较早接触了小平同志,并多次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这是‘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也是一次次让我终生受益的教诲和指引。”“小平同志的离去令我格外悲痛,有种难离难舍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壮丽雄奇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像小平同志那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做人民的儿子。做人民的儿子,最重要的是时刻要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像焦裕禄,在大雪纷飞的寒冬,给一户户贫困家庭送去救济粮。一位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裕禄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像孔繁森,把一位藏族老阿妈冻僵的脚放在自己的怀中暖,为了抚养几个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党的领袖人物,也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其革命的一生中,“三落三起”,充分体现了他远见卓识、立党为公的革命精神。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依然是那样清晰。斯人已逝,风范犹存。笔者缅怀敬重,从1975年整顿这一方面,特作此文,以纪念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邓小平在1975年领导的整顿,部分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左”的错误,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使中国人民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而“四人帮”却倒行逆施,阻止整顿的进行。这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0年8月15日上午10点,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和保健办公室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做专职医疗保健工作,并说次日就把我送过去。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我又惊又喜,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深恐力不从心。领导看透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放开胆量,试试看。” 我给小平同志担任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让我惊奇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坎坷,但仍红光满面.精力充沛,身体非常健康。 小平同志从不吃补品,唯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几丸大粒维生素。我在他身边工作3年,竟从没见他患过感冒…  相似文献   

11.
要更好地解决增加科技投入和加大反对伪科学力度问题□何祚庥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诸多贡献之中,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重大遗产之一,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我一直认为这一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在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2.
正当“四人帮”横行,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跌落之际,四川人民、重庆人民、广安人民非常关心、想念邓小平同志,把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与小平同志起落联系在一起,我曾耳闻目睹有以下几个真实故事。一、成都盐市口的小字报一九七六年清明前夕,周恩来去世不久,“四人帮”诬陷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后台,正直的人民心中不服,用小字报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一方面悼念周恩来,一方面为小平同志鸣不平。就在成都的盐市口、总府街、东风路一带贴出了许多小字报,我和几个同志挤在人群中,去看这些小字报,许多小字报还密密麻麻加了一些批语、注脚。俨然像打笔仗…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世纪伟人小平同志。重温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静。1992年1月25日,在小平同志前往蛇口乘船的途中车上,我告诉敬爱的小平同志,我代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向他老人家表示发自内心深深的感谢!老人家已是88岁高龄,他眼光慈祥,听后会心地点头微笑。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父母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和许许多多“共和国的一代”一样,成长在党的红旗下。1972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了知青。正是小平同志作出的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才让我们有了上大学读书的机会。我更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小平同志南巡、把改革春风从南粤大地吹向全国的历史转折,聆听和记录了他老人家力挽狂澜、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晓燕 《党史文苑》2004,(1):28-29
一百年前,也就是1904年的8月22日,一位日后对中国现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在中国西南内陆省份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降生,父亲给他取名为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他,就是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因如此,邓小平上下求索,历经磨难而不停其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步伐。他的一生因此充满传奇色彩,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与毛泽东齐名的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站了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裕起来。 百年后的今天,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正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力前行。饮水思源。在2004年到来之际,我们选择了邓小平人生的12个侧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六期展示给读者,以此来纪念小平百年诞辰,表达我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04,(4):8-10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哈尔滨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一生中来哈尔滨视察过七次,哈尔滨的工厂、农村、学校、街道都留下了小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身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哈尔滨的发展离不开小平同志的关怀,哈尔滨人民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16.
小平同志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小平同志反复论述了不能改变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是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根本问题。 “变不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是不是得到利益,人民是不是拥护。所以,“变不变”不单纯是一个主观意愿的问题,根本上要看实践证明它是不是“对”,而“对”又有客观标准,这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到底就是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前 ,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伟大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它像阵阵和煦的春风 ,吹拂着祖国大地 ,滋润着无数优秀人才。从学习邓小平理论中 ,我们可以十分明显地感到 ,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极为鲜明、厚重且一贯。对此 ,很多文章都予以了探讨 ,那么 ,为什么小平如此器重人才呢 ?应该说 ,小平器重人才 ,有着深沉的背景。为更好地把握住小平的思想脉络和精神风貌 ,深入挖掘出这些背景 ,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三落三起”的人生背景众所周知 ,小平一生 ,“三落三起”…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和全国各地的广大干群一样,都在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贯穿在三卷各个篇章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思想,即小平同志坚持不渝的“人民标准”。 所谓“人民标准”,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刻,干每一件事情,都要密切关注着“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8,(7):32-33
“小平您好”赢得共鸣 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在天安门城楼前的游行队伍中突然打出了一个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这个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引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20.
“勇于创新多作贡献”——学习小平理论缅怀小平同志荣毅仁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的铿锵话语仍萦绕耳边。小平同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