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浮山麓*,白鹤樓裹,夜風吹拂,花影浮動。在東頭的客房裹,我們拜訪了在影片《孫中山》中飾演孫中山的劉文治。他的面孔曬黑了,那是在拍攝《孫中山》時南國陽光的親吻留下的痕迹。他的頭髮很奇特,額頂上的短得很,後腦上的却長出寸許。‘你們感到好笑吧?原來腦後的頭髮正長呢,幾天前我才請人給剪短了些。我前些日子扮演清王朝時期的孫中山,那時人們的腦袋是前邊光,後頭拖根長辮子的。’他一雙笑眼盯着我說。那眼睛炯炯有神,令人一看便覺得有九分像孫中山。  相似文献   

2.
他是个标准的维吾尔族男人:消瘦的面庞像刀刻似的,棱角分明,上唇一排整齐的短须,凭添了几分优雅与老练,一双深陷的眼睛里,闪烁着机敏  相似文献   

3.
上班一族     
那年,解小东唱过一首歌叫《上班一族》。歌中那“班车就像蜗牛”和“躲不掉的铃声”的确很令上班一族“亲切”一番,而那句“玻璃杯里的清茶,永远冲淡的忙碌”毫无疑问是上班一族经典的描写。于是,你在“办公室里的见面礼,是名家上演的悲喜剧”的唱词中,大概还会想起电视剧《一地鸡毛》和陈道明那傻精傻精的演技。  相似文献   

4.
每次踏访京族三岛,眼望那遍布三岛的木麻黄,便想起北方的青纱帐来。青纱帐——这是北方文人给高粱起的雅号,而木麻黄与高粱却不相干。但你只要走进三岛这片枕着蔚蓝色大海的木麻黄林中,仔细欣赏那摇曳多姿的倩影,深切感受那清幽爽静的氛围,认真领略那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便  相似文献   

5.
梁衡 《中国人大》2012,(19):52-52
"砍的不如旋的圆",这是笔者的家乡农民常说的一句俗话。意即你办事要开窍,不要用死力气。用现在的话说,要减少盲目性,跳出误区。比如你要做一个木球,可以用斧子慢慢地去砍,但总不如在旋刀下飞快地一旋,便又光又圆。笔者在孩童时就听到这句话,现已过花甲之年还常常想起,可见真理总是颠簸不破。  相似文献   

6.
男儿有泪─-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贵华保山,祖立,东方坐在报告度上,刚开始讲你就不能自抑泪水纵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你实在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即使像现在这样面对着台下上千双眼睛上千张脸。无情未必真豪杰!说实在的,参加这样的报告会,对你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相似文献   

7.
黄河沙     
孤寂的夜里,在远方,忽然我就想起了黄河。想起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片磅礴的混浊;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雄壮的怒吼;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神秘的漩涡;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翻腾的浪花;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粒粒黄河沙的颜色。那怒吼是大夏大商钟鼎的余音哟,每一声都是中华根脉的呼唤;那漩涡是大秦大汉图绘的华章哟,每一圈都是千古奇葩的流传;那浪花是大唐大宋诗词的唱和哟,每一朵都充盈着盛世的骄傲;那沙砾是大元大明兵戈的交击哟,每一粒都满含着先人们凝华的血汗。风吹起沙落进黄河,水冲起沙流进黄河,浪卷起沙滚进黄河,千百万中华儿女的…  相似文献   

8.
珍爱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常想起陈果、刘思影这两个女孩。   陈果 19岁,花季少女,在音乐学院学器乐,弹琵琶吧,挺聪颖端庄美丽的一个音乐女孩。   刘思影 12岁,是小学的在校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看那眼睛和脸庞,是个质朴的女孩、要强的女孩。   19岁的陈果比我的孙女大几岁, 12岁的刘思影比我的孙女小几岁。都是我孙女般的年岁。想起她们,就像想起我的孙女。   陈果和刘思影,都是古城开封的。我的 18岁至 23岁的青春就在开封度过,几十年过去,那座古城的历史积淀文化氛围还存活在我的记忆里。陈果、刘思影生活着的那座古城,我知道。   2001年…  相似文献   

9.
感受晋江     
正万事万物都要有缘。就像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旁人说得再好,与你没缘分,乃像浮云,一如过客,便都形同陌路。如果入你眼,顺你心,让你觉着亲切,那情况就不同。这里,我说的是——晋江。来晋江总也有十回八回,尤其这几年,年年光顾。是什么吸引着?论古迹,晋江的名胜并不多,草庵说起来算是一景,到那里了解一下摩尼教,文化人少不了要看看弘一法师的墨迹;再就是安平桥,桥有数里长,通向海湾,是宋代建的,  相似文献   

10.
你怎么看我,我都不像个英雄。一米六十六的身材,一点都不伟岸。大大的脑门,硕大的肩膀,宽宽的胸脯,一双大手掌,黝黑的国字脸,脚穿解放鞋,倒象个生产队长。但要是认真地注意我那炯炯的慑人心魄的眼睛,才会看出点像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那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胸章。闪烁在我的胸前。  相似文献   

11.
张静 《乡音》2006,(11)
曾听到一种说法,感觉很有趣:幸福就像小猫的尾巴,当你像小猫一样拼命地想抓住尾巴时,只会在原地团团转,累得满头大汗,到最后却一无所获;而当你不去想它,昂然地向前走时,幸福就会像那上下轻摆的小尾巴一样,悄然地跟随你身后了。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而存在于不同人脑海中的幸福定义又是那样的不同,因此盲从得到的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就觉得幸福。不是有那句话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怪人贪心,也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凡事总有利有弊,世人多好面子,强装坚强于人前,又会不自觉地自欺欺人麻痹自己,便对得到了的东西极力扬善避恶,那不知情的人得…  相似文献   

12.
提起自拍,你是否想起缩在卧室对着穿衣镜?想到钻进大头贴机器的小黑布中?那你OUT啦!如今只要走进一家特殊的照相馆,摆好个性造型、"咔嚓"摁下无线遥控快门,大片""便由你自己创造。  相似文献   

13.
这一晚到那一晚她的私心起了恐慌正如那村庄,一下子被雨水淹没,突兀的无一不含有空落的神情她,想起先前欣赏与爱惜的样子还想起,所属的骄傲此时虽一边与人说话,还笑着可这一切之上交错的表情并非快乐,天真瞬息,有男子的身体映了叶的影光斑点点,这雾气这雨声,包裹了高呼的情绪也有着,压抑不住的激烈甚至,还听得见风过树的嚓嚓声,没有隔离的那脸上的毛孔全都张开来又一粒粒的,重叠着怜惜与放手写作就像一个舞台,有了舞台,里面就有了一些情节。在那幽密的光线中,伸手便可以握住些什么,而身体也有了依托,慢慢的,投下一片片的暗影来,让这一生都有…  相似文献   

14.
实者,不虚假也。何谓不虚假?看图识字,“头”上顶一“宀”——“宝盖”即是不虚假——“实”也。这“宀”像什么?像一把无柄的伞。撑起伞,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现场去,你的头脑里就会得到许多真实的材料,说话办事写文章,就会实起来。这“宀”还像什么?像孙悟空头上戴的那顶紧箍小帽.倘若你戴上这种帽子.头脑里明知那是假的.偏要说成真的,明知那是应的,偏要写作实的。这时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便成了一种程序、一种形式,你说的、写的、做的,一切便都得看“师父”的眼色行事。这“宀”又像什么?像古代人使用过…  相似文献   

15.
正真正的美景是这样的,当你在许久后想起那一湾草色,那一坡树颜时,竟不知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里,大自然在平分四季的时候似乎将美丽洒向大地的同时也植进了四大五常。是立冬那一天,我站在翡冷翠般奇幻的山林中,湛蓝的天空白云轻软得伸手便扯得下一床被子来,用不着深吸,丰沛的负氧离子在那里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16.
补心豆     
在我的家乡木垒,有一种豆,非常奇特。它大小如豌豆,仔细端详形状像桃,左看像羊头,右看像鹰嘴。它有许多名字:桃豆、羊头豆、黄金豆,流行最广的名字叫鹰嘴豆。想起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豆田,想起那些豆秧儿、豆花儿、豆角儿,想起儿时小朋友们一起偷豆的乐趣,我就笑了。直到今天,我都觉得那些拼了命追赶我们的看豆人,实在是功劳太大了!多少次的百米冲刺,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老人”也许会将历史学家熔炼得白眉皓首。不过,当你见到文化史学家冯天瑜时,说不定会感到惊异。原来,他那般年轻,一双深邃的眼睛那般有神。看到他令人想起搏击长空的鹰。冯天瑜,湖北红安县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级专  相似文献   

18.
吴钧尧 《台声》2011,(7):32-33
最早知道台儿庄,是中学的历史课本,它代表一种光荣,想起它,便有一股醒光。  相似文献   

19.
袁梦来 《人民公安》2012,(15):39-39
刚做社区民警没多久,一有时间我总喜欢到这家跑跑、那家聊聊,有个小孩,每每见我着警服经过.总会对我大声嚷嚷:“长大了。我要像你一样当警察。”我笑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想起了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似文献   

20.
武诗 《当代思潮》2012,(10):54-58
初见周臻教授,便被他的帽子所吸引。寒暄过后,周臻教授便请我们入座了。刚提到帽子,周教授就打开了话匣子:“要问我为什么戴帽子吗?那当然是因为安徒生了,没有注意到吗?安徒生也是戴帽子的。”他说,“我也是读《安徒生童话》长大的,正是由于我对安徒生文化的挚爱,才选择“安徒生”品牌作为我的事业。”薄薄的镜片下,一双睿智的眼睛瞬间发出了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