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要求以来,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中小学校及社会各界所接受。随之而来出现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改革措施,几年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但在仔细研究之后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使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走入了误区。误区之一:重视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性、多样性,忽视发展学生素质的主体性、个性。我们从很多传媒中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侵占,以致寒暑假期也所剩无几。音乐班、舞蹈班、绘画班、体操班、书法班、缝…  相似文献   

2.
兰芳 《公民导刊》2004,(12):56-56
我国在享受公众假期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的公众假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放假较为集中,而不是像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那样采取分散放假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张海良 《前沿》2013,(16):82-84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国家出台经济产业政策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优化转变,也广泛带动了市场消费活动的全面开展。近年来各个行业营销方式有了显著的调整,商家在产品销售、价格定位、款式更新等方面均采取综合整顿方式,进一步刺激了社会群体的市场消费取向。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趋势,国内市场也开始出现了盲目消费现象,各种不良消费心理误导了人们的市场购买行为,直接导致我国商品消费结构呈现失衡状态,这对经济事业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次分析了社会群体消费存在的几种失衡现象,阐述其对企业营销方案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营销、政府调控、消费计划等方面倡导理性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4.
于浩 《中国人大》2012,(5):46-47
随着刷卡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购物消费时用银行卡付费,但记者在走访了北京的超市、商场、小商户后发现,绝大多数商户支持银行卡刷卡消费,而一些小商户更愿意消费者使用现金支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小卖家反映,由于小本经营,因受理银行卡支付的手续费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成本。那么刷卡交易额较大的商家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换制,尚未成熟的文化市场带来了尚未定型的文化消费,有些地区城市文化消费发展势头甚猛,同时出现了一些狂势畸形的文化消费现象。概言之,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发育未定型阶段向逐渐个性化消费阶段转化。随着市场机制出现的激烈竞争,很多文化产品被视为商品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重要部  相似文献   

6.
热词     
反性别消费 指的是男性消费与女性消费的鸿沟正在渐渐淡化的现象,一些原本只有女士青睐的新兴消费逐渐成为男士们的新宠,而一些原本以男士为主要顾客的消费中心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女性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诚信缺失行为及原因目前,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行为主要有:经济合同失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严重,投、融资欺诈、企业虚假报表、虚假包装上市、股市暗箱操作、虚假宣传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坏车挤垮好车"的逆淘汰现象,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影响其消费欲望、消费预期和投资热情,也干扰了各类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健康生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出现失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亚当·斯密所说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本能决定的。一  相似文献   

8.
杨景鳌 《小康》2004,(10):72-73
这个"十一"长假您怎么过?曾经制 定过计划吗?有人说,安排假期计划本身 的乐趣已经等同于执行假期的活动。所以 即使您弃假不休或者需要守在岗位上的 话,也不妨做做计划的。 列宁说过:"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 工作。"不过在中国,这个"指示"恐怕难 以执行下去。我们的官员"不会休息",一 是因为工作真的实在忙,一是假期相对特 别少。  相似文献   

9.
除了孩子之外,中国人对长假的感觉是爱你实在不容易。但不管如何,人们期盼的春节长假依然悄然而至。回眸2012年中秋、国庆节长假,全世界对中国人的休假和出游热情都有了直观的了解:很多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在休假途中的人们下车打牌、野餐,以别样的方式度过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免费的假期,中国传统的春节的到来,意味着又一个长假的来临。2012年,假期消费让决策者们看到了中国消费增长的潜力。中秋、国庆长假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006亿元,比2011年国庆期间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11)
<正>相关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有近7亿人出行。虽然堵是常态、挤是常态、排队是常态,但也恰恰说明中国人的消费力之强、消费潜力之大、消费欲望之高远远超出了预估。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看生产力、创新力,还要靠消费力。如果没有消费拉动,生产力也得不到有效刺激。黄金周假期释放了巨大的消费冲动和消费能量,但一盘青岛  相似文献   

11.
目前西方经济学界流行一个预测,说的是,“东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不会超过20年大限”。其中,主要的依据是日本,其兴旺期是20年以内;东亚的四小龙,发展周期也在20年以内。 经济学家刘伟对此认为“20年大限”现象之所以不会在中国出现,既有制度因素,也有政策原因。从制度上看,东方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很多是由产业的升级、规模的扩大导致的。但中国的改革除促进了产业结  相似文献   

12.
范钧 《观察与思考》2005,(24):21-22
<正> 血拼就是shopping的谐音,特指狂热地购物,同时也暗喻钱包的大出血。血拼现象出现之初,往往是商家为了清理库存而采取折价销售等促销活动,其时间段也大都集中在节假日。近年来,商家为了应对竞争和刺激消费,不断加大促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8,(9):43-43
中小学生假期安全催生托管经济 一到假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多了新的考虑和惦记:要不要送孩子去托管班?“托管”这种旨在解决假期学生的安全、吃饭和功课问题的新形式在各地开始逐渐升温,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追捧。  相似文献   

14.
何谓假日经济?学术界尚无定论。顾名思义,假日经济就是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消费是集旅游、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消费。也有人认为,“假日经济是1999年国庆在国务院调整了节日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三个黄金长假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指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假日消费的本质是旅游消费;假日经济的本质是旅游经济。”此外,还有不少的关于假日经济的定义,由于这个词比较新,在一般的经济学辞书中没有收藏。  相似文献   

15.
袁帅 《小康》2019,(12)
正无论是增长原有假期还是增设新假期,对于促进消费增加、助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都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末去奥特莱斯购物"、"'五一'国内游"、"黄金周出国游"、"春运高峰"……现如今,所有关于假期的词汇,句子都成为了热门,无时无刻不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我国调整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在元旦假期开始实行。在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虽然没有出现过于火爆的景象,但也并不平淡。假日调整对于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的影响已经在元旦假期中悄然显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的各类消费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新潮。然而,在这样那样的消费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玩味的消费现象。概括起来有“十大怪”。  相似文献   

18.
新华 《今日浙江》2010,(4):59-59
节日长假是各项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各类消费纠纷的高发期。根据以往经验,消费纠纷主要出现在购物、旅游、餐饮、家政服务等方面。为此,有必要提醒消费者节日消费“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19.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关于社会分配问题时说,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时,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不稳定,分配好社会财富是政府的良知。网友们还提出“三公”消费问题,总理说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最重要的治理措施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20.
白涛 《小康》2009,(7):37-37
现在的干部提拔是由内部人选内部人,如果干部提拔是以老百姓满不满意为尺度,这样选出来的官才能为民谋利益,而买官现象也才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