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回归与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曹永海周建功在香港回归之时,重读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以及由此而作出的历史性抉择,反映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宽阔胸襟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代表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愿望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声。十几年来,伴随着香港回归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7,(26)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谈携手共谱香港新篇1997年7月1日。随着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完成,香港回归祖国终于变成了现实。香港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新时期。此刻,举世的目光都在注视着香港。也有人在心里发问:香港回归中国后能否继...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国际传播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前景描绘得十分悲观,各种议论沸沸扬扬,集中到一点,无非是认为回归后的香港政治上没有民主自由,经济上前景暗淡。如今香港回归已满周年,这一年,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袭击,香港经济正经历了10多年来没有过的严重困难,至目前,失业率达到52%,为15年来最高峰;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下跌50%,楼价下跌40%;国民生产总值门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几百万港人能面对现实,理性思考,结论是明确的,回归后的香港仍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社会,香港仍是世界上最具竞争活力的大都市,香港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战略构想王大顺一、关于香港回归的时机。邓小平晚年设计香港回归可以追溯到1978年下半年,当时引起邓小平思想兴奋的焦点主要是:一、究竟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尽可能地实现平稳过渡;二、如何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后...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后,香港回归这个因素就逐渐演变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契机。其表现如下:一、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出现新特点1.经济合作日益扩大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有着多种因素促成。一是改革开放,二是经济落差,三是九七香港回归。首先是改革开放促进了  相似文献   

6.
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与香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涉及两地的各种犯罪活动也相应增加,香港回归后,原有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基本不变,这就使在惩治犯罪等司法活动中必然产生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冲突和司法协作问题。现在距离香港回归只有不到400天时间,研究’97后内地与香港如何开展刑事司法协作方面的问题已十分迫切。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一、’97后内地与香港建立刑事司法协作关系的必至性…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8,(3)
香港回归半年风采依然面貌日新编者按:到1998年元旦,香港回归祖国恰好半年。本刊特约记者发回的报道表明,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一切运作正常,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成熟、自信、有力、公正的形象。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香港经受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考验,社...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出席香港回归祖国周年庆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6月30日乘专机抵达香港,7月1日出席了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庆祝活动。一年前,江泽民主席在这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毕远佞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之一和世界著名自由港的香港融入大陆经济体系,将给中国和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26)
“一国两制”运作顺畅———写在香港回归周年之际本刊评论员又到盛夏7月,振奋中华民族的香港回归祖国历史大事件转瞬已届周年。周年之际看香港,中国人民足以自豪: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运作顺畅,“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切实得到落实,香港社会稳定,在亚洲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11.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香港回归百日记●张铁钢大约15年前,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解释“一国两制”构想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即香港回归中国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时隔12年,一位长期负责香港事务的中国官员对香港同胞作了一场很精彩的演讲:到了...  相似文献   

12.
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与繁荣崔华华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把香港治理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是香港人民的期望,更是祖国人民的期望。这一目标的达到,不仅关系到香港的自身发展和内地的现代化建设,还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展望香港未来,我...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中国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接管政权。从此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国人民蒙受的百余年民族耻辱,而且使祖国统一迈出可喜的一步。在举国上下庆祝香港回归的时侯,我们除了从感情上无比兴奋和万分激动之外,还从理性思维上受到重要启迪。这就是深刻认识到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党的科学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伟大胜利。香港回归祖国,首先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杰出历史人物的自觉能动性相统一的结果。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施耐庵在《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7,(26)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本刊评论员望论坛1997年7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中华大地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海洋中,普天同庆香港回归祖国。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洗雪。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共同心愿。香港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  相似文献   

15.
论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一、香港回归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耻辱的历史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一个半世纪前,英帝国主义者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手中强行夺去的。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18...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出现大的波...  相似文献   

17.
戴逸 《瞭望》1997,(26)
雪洗国耻后的反思●戴逸这一段时间,全国正放映《鸦片战争》。谢晋导演说得好,一个民族只有站起来后,才能真正反思自己的历史。在全民族欢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再反思一下香港当初为什么被英国人拿走,再回顾一下百余年来中国收复香港的艰苦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37)
澳门与香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澳门问题的解决与香港问题的解决基本采取同一模式,澳门基本法与香港基本法也大同小异。同时也可以看到,与香港回归之路相比,澳门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澳门回归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与香港有所不同。——政治态势方面澳门要优于香港。英国在香港后过渡期采取的是与中方对抗的政策,对特区组建工作设工重重障碍。香港社会上的亲英、令西方势力也散布各种误导性宙论,扶助英方与中方对抗,使香港回归时的政治形势相对比较紧张。澳门则不存在葡方对中方的总体上的对抗,除了在个别具体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7,(27)
香港回归日福州共庆时历史永远记下这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刻,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土地上,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庄严升起;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随着回归的临近,广大港人不但积极支持和关注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而且越来越认识到平稳过渡的重要性,并以主动姿态迎接和适应九七香港回归。虽然也有极少数人制造麻烦,但只要我们依靠广大港人,面向广大港人,香港的平稳过渡是有充分保证的。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广大港人的共同意愿和要求。香港人对“一国两制”具有信心。香港人目前最关注的不是政治和民主,而是经济和社会民生问题。因此,“九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把繁荣经济,提供充分就业和改善住房等经济民生问题作为急切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