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犬、狐、狼等动物的血液原虫病。该病1910年发现于印度的犬和狼,随后在锡兰岛、马来西亚、埃及等地广泛流行。1987年吕文祥在国内报道了发生在河南卢氏县猎犬的吉氏巴贝斯虫病,随后南京地区不断有该病的爆发流行。本研究对流行于南京地区的犬吉氏巴贝斯虫(Babesia gibsoni)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调查搜集、整理了巢湖地区1980~1994年间家畜伊氏锥虫病疫情档案和临床资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发病季节、地理分布、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免疫学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摸索出了该地区家畜伊氏锥虫病的流行规律,据此提出了对该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苏尼特左旗地区家畜中流行一种以麻痹型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有扩大蔓延趋势。为控制本病流行,自1985年以来,对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学等进行了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先后从牛、绵羊、猪的脑组织及脑脊液中分离出6株致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温带更为多见。我国自从1955年在福建的家兔、猫、猪等动物体内首次发现弓形虫体以来,许多地区陆续报道了家畜弓形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明确了历史上“猪无名高热”的病因。近几年我省许多乡村和牧场也常有散发或流行该病。为查清该病在浙江省猪群中流行现状,特于1988年进行了本调查。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腔上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 196 2年在美国发现后 ,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 ,IBD自 1979年发现以来 ,在许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在甘肃省 ,2 0世纪 90年代初IBD呈暴发流行 ,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自 1996年以来 ,该病的暴发流行虽得以控制 ,但散发和混合感染及非典型性流行时有发生。现阶段 ,混合感染或综合征已成为甘肃省鸡病发…  相似文献   

6.
马胸疫的流行及治疗效果李宏中王志效王荣华钟彪(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二场734107)马胸疫又称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50年代曾广泛流行于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区。目前该病在我国只有零星散发,但在山丹军马二场却一直没有间断...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冬季以来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群中发生了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 ,以发热、干咳、肺部发生特征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截至目前 ,全球 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该病流行的报道 ,发病人数近万人 ,死亡数百人。中国大陆也有 2 0多个省 (市、区 )发生本病 ,部分省 (市、区 )成为重疫区。该病的流行 ,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将该病称为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加拿大、美国、中国先后完成了识别命名和SARS病毒基因组的…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狗旋毛虫普查旋毛虫病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为旋毛线虫。为掌握该病在朝阳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对该地区五县二区肉食用狗群的旋毛虫寄生情况进行了普查。方法和结果对各县(区)屠宰场和个体屠宰户宰杀的狗尸按不同部位取材进行压片镜检,...  相似文献   

9.
蓝舌病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蓝舌病在全球(包括欧洲、中东、北非及其他地区)的流行现状,并分析了蓝舌病的流行原因,另外对该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新方法进行了描述。提出,应加强对疫区原有血清型及新血清型毒株的流行病学监测及对健康动物实施适当免疫。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绵羊泰勒焦虫病除在甘肃、四川和青海省部分地区发生外,其余地区很少发生。近几年来,我县半截店地区连续发生此病。我们从1978年到1980年间在疫病流行时期,对该病进行了全面调查诊断,在防治方面也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在南北疆各牧场的羊群中流行着一种以口唇部组织损伤为主的疾病,主要感染断乳前后的当年羔羊,其症状表现为口唇及鼻孔周围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痂,脱落即痊愈。严重患羔整个头部(尤为下颌)肿胀,水泡、脓疱联成片,口唇不能动,有的舌及齿龈粘膜亦有溃斑。个别成年哺乳母羊可引起乳头及乳房感染,并拒绝羔羊哺乳,造成羔羊死亡。该病流行季节大部分在5月底至8月间,个别地区10~12月也发病。常发病地区发病率为5~20%;新发病地区发病率为70~80%。本病遍及世界各国养羊地区,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川、陕西、西藏、云南等省区均有广泛流行,严重地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绵羊肺炎霉形体病自1963年由Mackay确诊以来,相继在许多国家或地区流行。我国四川、云南和宁夏等省区也有本病发生的报道。数十年来,对该病病原的研究资料较多,并已由Johs(1986)进行了评述。有关该病的诊断方法有免疫荧光(Ro-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禽类的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全身浆膜出现广泛性的、多少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 ,故又有传染性浆膜炎之称。自从 190 4年Riemere报道在鹅群中发生该病后 ,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相继报道了鸭群中流行的情况。进入 2 0世纪 70年代之后 ,该病逐渐传播到全球所有集约化养鸭的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养鸭业向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 ,该病也成为危害我国商品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据报道 ,受侵害的鸭品种主要有北京鸭、樱桃谷鸭、番鸭、康贝尔鸭等。由于该病…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二、三年来,全国各地猪口蹄疫流行甚广,而少数地区所送检的材料若用常规的方法来鉴定,不易鉴定出毒型或根本鉴定不出毒型。过去虽然对某些地区的猪口蹄疫作过分型鉴定工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同时也未掌握其规律性。为了及时扑灭该病的流行,为防疫  相似文献   

15.
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瘤病毒科、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所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1929年发现于赞比亚和马达加斯加,随后迅速传播至非洲南部和东部及世界其他地区。 我们于1987年9月在河南省扶沟、通许、民权、尉氏等地发现黄牛以皮肤上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结节、坏死、化脓等病状为特征的牛皮肤溃烂病流行,经对该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认为该病主要是由牛疙瘩皮肤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我省郸城、唐河、扶沟、汝阳、郑州郊区等地犊牛、仔猪腹泻流行较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地提出有效地防治措施,控制该病的流行,我们开展了对其病原学的研究。1987年5月在我省部分地区从犊牛腹泻粪便中首次发现了轮状病毒并确诊该病毒是重要的病原。继后又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 2 0 0 2年 8月以来 ,丹东地区发生了一种以高热、发绀、贫血、流产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 ,其流行面积之大 ,发病猪数之多 ,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因多数基层兽医人员对该病认识不清 ,开始被误诊为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猪瘟、链球菌病、副伤寒等疫病 ,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退热解毒等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8月 5日 ,在辽宁省东港市菩萨庙镇关海山村首先发现该病 ,接着在宽甸县、凤城市、振安区、振兴区等地的一些乡 (镇…  相似文献   

18.
绵羊痘(Sheep pox)是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全身皮肤(尤其是少毛和无毛处)、粘膜发生痘疹。1964年前曾大面积流行:1956~1977年仍在个别地区零星出现;1988年该病突然爆发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情况、临诊症状和电镜观察。诊断为非典型羊痘。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经两年多时间,对我省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的牛羊东毕血吸虫病,通过临床观察、粪便检验、免疫学诊断、病理剖检和虫体鉴定以及中间宿主的种类、生息特点的综合研究,初步明确了该病的流行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1991年9月在青海玉树地区马匹发生脑脊髓炎症状的疫情进行了调查,通过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流行病学调查、鉴别诊断和部分实验室检验,确定该病为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疫情仅发生于马,发病率为8.61%,死亡率为3.31%,致死率为38.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