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春日,我和先生来了一次江南水乡游,去了一趟梦寐以求的周庄。那雨、那桥、那水、那屋,像一幅江南水墨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提起画,就想起画家吴冠中游览周庄后由衷的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只要你到过周庄,就知道这种赞誉一点也不为过,海外许多国家的报刊上,不是也称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吗?  相似文献   

2.
没有真相     
年近九旬的吴冠中在接受采访时,还是那么尖锐锋利。记者问他潘玉良的故事。他说:“潘玉良我很熟。她是很好的人,但是画卖不掉。我们在吹‘世界名画家’呀,像这样的画家在巴黎不知有多少。客观地讲,潘玉良的画不算好,格调不高……潘玉良一直在法国,画得不好,卖不掉,就用宣纸画裸体,也很庸俗,  相似文献   

3.
金贵的画     
工笔和写意是两个不同的画种,二者在艺术规范、表现手法和风格面貌上多有不同,所以要做到兼能并擅很不容易,但青年画家刘金贵却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  相似文献   

4.
少阳 《工会博览》2006,(22):55-55
家中多种风格搭配起来,使其显出一种乱而不闹、乱中有静的韵味是有技巧的。专家提示您混搭时注意下面三忌,就能使你的家居营造出无限和谐的气氛。一忌主调不明。家里要有一个风格主调,多种风格调和在一起对整体和谐是一大挑战,要注意突出主调风格,其他风格为辅。  相似文献   

5.
我不笑你     
喜禾小友: 你是我交的唯一一个得"自闭症"的朋友,可能我也是你认识的唯一一个有"抑郁症"的叔叔. 我很快乐,你呢? 我快乐是因为我不觉得跟别人一样是件好事,智商高的大猩猩都这样想.她生个小猩猩,一脸愁容,老猩猩过来劝道:"没关系,刚生下来都有点儿像人,长长就好了."  相似文献   

6.
皑峻 《工会博览》2005,(23):76-76
“画侠”之说,不仅在画之豪迈淋漓,亦在人之豁达无羁。画好,人好。故,艺术评论家孙津先生称其“做人做画总相宜”。杜月涛被称为“画侠”,也许因为其独特个性的与其绘画的风格表现的  相似文献   

7.
正生活中,有人总在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闷闷不乐,怨天怨地。其实不是你怀才不遇而是你怀才不够,或者说你所怀之才非社会需求。市场是一个需求交换的场所,首先不是你有什么,而是别人需要什么。因此,满足别人的需求才可以为你带来收益。抛开屡禁不止的黄、赌、毒,暗流涌动的地下黑市不说,仅就正规的市场而言,每个企业主都要明白你需要什么,而市场能给予你什么。而接下来才是,你拿什么去交换你所需要的。市场需求不是想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4)
正作为台湾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许常德见证了台湾乐坛的黄金时代,他回忆自己的成长,及齐秦、许茹芸、刘若英等群星璀璨的年代,别有一番滋味。有人说,许常德的词,是最美的散文。不像林夕的迂回暗黑,也不像周耀辉的阴冷怀疑,许常德是感性温暖的,他常常用最轻的文字,表达出最浓烈的情感,就像他写给许美静的《荡漾》:"屏住了呼吸像沉入深海,凝视你竟然没一句对白,怕一眨眼一切都不存在,连作梦都有现实来阻碍,让一通电话任你去疑猜,要你去感觉我内心摇摆,不过几天你就清醒过来,偏偏我痴心难改。"  相似文献   

9.
"贤"者,即人间之贤能之士。贤能之士越多,用得越好,民族就愈兴旺,国家就愈富强。故古今有识之士不但十分重视"选贤",且尤为重视"用贤"。然则,何为"用贤"之道?清末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所著《明良论四》中有一番议论很使人开窍。他说:如果警告举起刀子的庖丁说,多割一刀就要鞭挞你,少割一刀也要鞭挞你;对准备弹琴的伯牙说,你今天只能寄意于高山,而不准托思于流水;如果把后羿的弓矫直,  相似文献   

10.
你啥都不是     
李海鹏 《法制博览》2011,(12):61-61
作为一所破大学的毕业生,我始终对耶鲁和斯坦福之类的很感好奇,除了常春藤缠绕在老房子上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退而求其次,北京有几所有名的大学,每逢去办什么事,我就观察一番,有两个印象,一是女生没我们学校的风骚,男生也没我们学校的“流氓”;二是孩子们看起来很有朝气,虽说为就业忧心忡忡,仍有清新又华丽的自信之态。不像我们当年,印堂发黑,满面颓丧之气。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1.
王小柔 《法制博览》2010,(14):62-62
哪类人算白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们就像当初的文学青年一样,本来是对少数人的尊称,后来满大街都往外冒文学青年的时候,这个称呼就不值钱了,再后来你要夸谁是文学青年,对方会把眼睛一瞪:“你才文学青年呢,你们全家都是文学青年”,好像我侮辱了他们祖宗三代。目前白领也有这个趋势,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正像地沟跑水一样咕嘟咕嘟流得哪都是,你要不把他们当白领他们就跟你急。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你必须表现得态度坚决!就拿和中国朋友在餐馆吃饭来说,结账时你必须上演一场“争着付账”的游戏:“我付吧。”“不,我来付!”“不,还是我来吧。”“不,不,这次由我来付!”“一定得我来付!”“必须我来!!!”……双方就这样争执不休,直到有一方“被迫地”、“很不情愿地”放弃。这就像做戏似的,但为了表示礼貌,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你还得“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13.
工笔花鸟画,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似乎与纤巧浓丽的风格是分不开的,其流畅的线条,逼真的层层变化渲染的着色,都给人一种细腻有余而粗犷不足之感。然而这种风格也因人而异,所谓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说,同样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画家笔下,表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引发全球热议。赞扬、支持、期待者有之;曲解、疑虑、甚至敌意者也不少。“中国梦”在闰外舆论界已形成厂激烈争沦态势。为此,厘清“中斟梦”的内涵及价值导向不仪必要,也很迫切。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内图书市场的古怪书名又掀起热议,有网友直指有些书名玩文艺玩得不知所云,比如去年底出版的《黄瓜的黄,西瓜的西》;今年初,电视台嘉宾主持人乐嘉出了本叫《微勃症》的书,书名也被很多读者认为很露骨.网友认为,如今不少图书起名干脆是"雷死你不偿命".  相似文献   

16.
合同书上一个圈,做个陷阱让你钻“重合同,守信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条基本规律。合同就像一条纽带,维系着交易各方的利益关系和法律关系。它代表客观,代表公正。然而,合同,合同,合而不同,有不少人与对方合签一纸之约时,心里打的却是另一把算盘。邪念之下,合同非旦  相似文献   

17.
李远行 《南风窗》2013,(25):34-35
城市(镇)化作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是长期演化的结果。虽然人们可以在探索其内在机制的基础上预先做出规划和应对,但人为地强力推进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得到的可能是反效果。细数从上世纪末提出的小康社会,到新世纪的新农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美好乡村,当下最流行的话语一定非城镇化莫属。概念翻新之快,让人感觉就像"猴子搬苞谷",摘一个,  相似文献   

18.
钟士元进京领教邓主任厚此薄彼六月的天气,好像已是七、八月的酷暑季节,又热又闷,像划根火柴就能着了似的。而六月的政治气候,也有点像天气,给人一种压迫感。导火线是以钟士元为首的三位香港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的北京之行,先是他们给中国强人邓小平“好像训斥不听话的孩子”那样,严词厉色地教训了一顿,继而是邓小平是否相信香港有信心问题,引起一场激烈争论。连来港履新后一直以说话得体、态度温和著称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也用措词强烈的“孤臣孝子”的字眼来影射钟士元等三位两局议员。工商界代表团是自访京团络绎不绝于途后,首次获邓小平接见的团体。邓公对他们很客气,并以游泳作闲聊的话题。唐翔千问他:“你  相似文献   

19.
南方朔 《南风窗》2011,(2):99-99
近年来,台湾许多媒体都做过历任领导人的评价调查,毫无例外的乃是蒋经国都排第一,而像我这一代,就可算是"蒋经国代",我们亲眼看着他让落后的台湾脱胎换骨,直到他逝世。我还有幸蒙他两次召见鼓励。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乃是他那种非常东方式的"立木为信"的领导风格。他1972年6月1日出任行政院长,当时台湾的年青一代对政治很不满意。而他上任之初就以反贪和政治风气的端正为重点。他反贪的第一个对象就是  相似文献   

20.
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诱惑下,我刚从大学的门槛跨出来,就只身南下广州,去寻找自己的梦。 家里人对我这样做很不理解,他们说:一个女孩子走南闯北像什么样子,你学的又是金融本科,还怕在济南找不上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