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墨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阔的发展前景。不断丰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南南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墨建交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全方位、迅速的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科技合作卓有成效,文化交流异彩纷呈。但是,中墨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墨贸易中,墨西哥逆差较大;反倾销问题;非法贸易和非法移民问题;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力度不够大。为进一步充实和深化中墨战略伙伴关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双方共同努力,减少贸易的不平衡,积极考虑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将墨西哥列为"走出去"战略的重点,等等。  相似文献   

2.
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把东盟视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努力促成经济一体化.2001年9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协议>,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框架,并在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计划在10年内建成.在东盟10国中,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差异明显,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亲疏,同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不太现实,只有先有所侧重,然后再全面铺开,逐步完成一体化进程.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心,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该积极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合作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来,中美经贸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行,与中国经济同步强劲发展,从很低的起点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展望未来,尽管两国经贸关系存在着不利与制约因素,但加强与深化合作攸关两国发展全局,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经贸关系将得到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自中韩建交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是,近期以两国间贸易和相互直接投资情况为主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韩国的直接投资却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为了实现中韩两国的共同发展和整个东北亚的繁荣,需要探索加深中韩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推动中韩在经济领域更高更深层次合作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缅经贸关系由来已久,近几年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双边贸易、经济合作和劳务、投资金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两国政府对双边贸易的一些具体刺激措施的实施,中缅两国的经贸关系将进一步扩展,呈现出乐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俄经贸合作经历了探索磨合、快速平稳上升和深化巩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种认为中俄之间"政热经冷"的看法是对中俄经贸关系的误解。仅仅从绝对贸易额、经贸合作的经济溢出效应和分工关系特征来评价两国经贸关系,无法得出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的科学结论。从相对规模和贸易紧密度的角度看,中俄经贸关系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最高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征是决定中俄经贸关系的主要变量。同时,政治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实现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的内生性、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分工关系等外在冲击,都为中俄经贸合作向更宽广领域发展和向更高水平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和有效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有助于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于同中国的特殊血缘和文化关系,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奠基人""纽带"和"推动者"的角色。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展,中国可以进一步挖掘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中的潜力,使其为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日韩三国经济内部发展与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相当成熟,本国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建立三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才能挖掘潜力,获得新动力。特朗普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地区一体化的进展。美墨加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诞生,日本、欧盟可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给中日韩三国造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中日韩三国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整体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设定"毒丸条款",确立了在世界经贸关系上围堵中国的世界经济新体制。美国以后可能将此推广到同日本、韩国、欧盟等的经贸协定中,对中国不利,对日韩等国也不利,将使其失去深耕中国市场的机会,损失惨重。中日韩三国之间应该采取现实主义,或者实用主义政策,以灵活务实手段,最大限度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谈判进程,推进中日韩地区合作大步前进。中国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进自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启动同日本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呈阶段性持续发展,尤其上世纪90年代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紧密度不断加强。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无论是中国对马来西亚而言,或是马来西亚对中国而言,其重要性都不断提高。双方政府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经贸关系,尤其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双方的经贸关系将更上一层楼。同时,双方也应正视中马经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就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竞争性和互补性、以及中马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2015年6月1日签署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韩FTA)不仅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也包含诸多21世纪新议题,作为中国签署的、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中韩FTA不仅对中韩双边经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亚太经贸格局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需要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积极融入全球经贸体系、有序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充分发挥中韩FTA的激励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新加坡1990年建交后,两国关系从经济到政治层面长足推进。从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启动、再到新加坡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中新经贸关系不断实现新突破、不断迈向历史新高。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两国经贸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夯实了政治互信,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有效落实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凸显、发展目标一致,加上两国高层的引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等多重积极因素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一向较为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难以有效推进。在广西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背景下,两国相关各方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机遇,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越南革新2.0"等战略合作设想进行对接,更大范围地推进两国跨境经济合作,以共同应对由于美国实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给两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越广西边境地区西路重要的陆路通道和主要的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区,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行性,积极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经具备条件、势在必行。通过实行"一区两国、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封闭运作"管理模式,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建设、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各方关系、加强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贸易服务中心、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区域进出口加工中心,发展成为连接多个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中俄两国首脑倡导和支持地方合作,并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提高双方合作水平达成共识。俄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对外经贸重点转向中国,与中国省区,特别是与中国毗邻省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地区间互利双赢的合作,将有利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5.
王勤 《东南亚》2004,(1):16-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新加坡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大力拓展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使中新经贸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近年来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两国经济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中国与新加坡双边政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自1 990年中新建交以来,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1 0年来两国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1 2 %。据中国海关统计,1 990年中新两国贸易额为2 3 2 5亿美元,1 995年为6 8 98亿美元,2 0 …  相似文献   

16.
《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11月18日,中国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将对中智经贸合作和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中智两国过去10多年中贸易的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两国的贸易竞争力情况,对《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评价。该协定较为务实,但由于中智双方市场准入承诺的安排以及签署协定前贸易互补性强的实际情况,该协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将逐渐发挥出来,而且动态的效应会大于静态的贸易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中国与文莱的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形成了以石油等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为基础,其他各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与交流逐渐展开并初见成效的发展格局。中文两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政府对彼此间的经贸互利合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推动,必将有助于两国经贸关系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30日,美国与韩国最终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协定的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广泛领域。但在农产品贸易、汽车贸易等敏感产业双方互有让步,因此,作为两国妥协与合作的产物,任何一方都无法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美韩FTA不仅有利于巩固美韩两国的政治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化两国经贸关系。但美韩FTA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中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贸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大批华人就开始赴澳大利亚从事采矿、种植等行业。从那以来,中澳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澳经贸关系主要是民间贸易。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外交关系后,中澳两国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和投资额逐年增加。1978年中澳两国又成立了中澳理事会,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和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回顾中澳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探讨中澳经贸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同时展望90年代中澳经贸关系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两国建交后 ,中马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近年来 ,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作为中马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双边经贸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政府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 ,两国贸易持续稳步发展 ,相互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双方经济技术与承包劳务以及旅游合作进展较快。展望未来 ,中马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