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防务战略"是"9.11"事件后美国的第一个军事战略报告<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对美安全环境判断趋于严峻、重新界定美"国家利益"范畴、美军加速转型等八点基本内容."新防务战略"的出炉将为布什政府今后几年制定防务政策提供一个大框架,对于了解"9.11"事件对美军事战略的冲击及美防务战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危机与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构建与演化关系密切。2010年至2011年初,朝鲜半岛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美日、美韩同盟的演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呈现出新的变化。此轮朝鲜半岛新危机的特点是,海上危机与核危机并发。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新变化是,同盟反应以军事压制为主,双边同盟强化并赋予新的内容,三边同盟趋势化且日韩互动提升。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建设贯穿着超国家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博弈,而将超国家主义引入防务这一高政治领域一直是一体化进程的禁忌。然而,2016年以来,欧盟自主防务合作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超国家主义成分。这与欧洲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新安全观有着重要的关系。欧洲面临的新的重大安全挑战呈现出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共振、内部安全挑战与外部安全挑战交织的特征。同时,欧洲与其传统军事盟友美国的利益分化增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欧盟成员国产生了加强自主防务合作的强烈意愿。欧洲防务基金的成立、"永久结构性合作"等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均体现了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两种合作方式的结合,这也成为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的一大突破。未来,欧盟防务合作还难以摆脱决策机制、资金以及与北约的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欧洲一体化两大"发动机"的法国和德国,将会从实现战略自主的高度继续推动欧盟框架内的防务合作,而欧盟委员会的"卷入"以及英国"脱欧"也将有利于欧盟防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欧盟在欧洲安全力量结构中的地位将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赋予印度"主要防务伙伴"关系国的待遇,推动美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新台阶。近期,美国与印度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受到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日益密切防务合作机制、美国不断扩大对印军售规模与不断深化的联合军事演习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安全合作不断密切。美印防务安全合作的不断增强既是美国视印度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来自印度对美国的战略冀盼。然而,美印两国不同的战略设想、对国际事务的不同认知以及两国就防务安全合作议题上存在的纷争都影响着美印防务安全合作的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由于同盟结构和文化因素不同而产生迥异的同盟行为.两个同盟都是由两个拥有各自主权但却彼此不平等的参与者组成,这样的同盟也是非对称和分层级的.这两个国家都很少有真正的同盟,从防务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他们各自曾经拥有的同盟都承载着过于沉重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美韩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双边同盟,被韩国视为外交安全基轴。特朗普时期,在“美国优先”冲击下,美韩同盟一度出现“漂移”。拜登上台后,重新以共同价值观凝聚盟友、遏华谋霸,在“印太战略”框架下重塑美韩同盟。这一系列调整,蕴含着美韩同盟从地区同盟向全球同盟转型和围遏中国的潜在意涵,将对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区域秩序和中韩关系造成冲击。从长远看,美韩围绕对朝鲜政策、战略自主存在分歧,日韩关系前景难测,这将对美韩同盟的深化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7.
浅析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安全理念的变化.目前"先发制人"在国际和国内不同层面上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离实际操作层面的安全防务政策还有一定的距离."先发制人"战略将主要针对打击恐怖主义,就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而言,是一种以进攻性现实主义安全观为基础的新的意义上的"威慑性"战略.  相似文献   

8.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多年来,澳日关系的变迁是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表征。澳日不久前签署的《防务与安全声明》无疑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为两国防务与安全合作提供了政策性指导,并将推动两国关系由"建设性伙伴关系"走向准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推动"印太"战略的背景下,印度与美国增进战略合作与协调具有特殊的蕴意,建立外交-防务"2+2对话"机制是推进、落实这一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印美加强战略关系是双方的主动选择,深化战略合作是必然趋势;尽管各自的战略处境、利益需求决定了双方在认知、政策和行为上的差异,不会走向军事结盟,但印美将稳步实现战略关系的提升,其结果将改变"印太"地区的安全结构。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发展》2021,(1):79-93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美国与印度防务伙伴关系的发展,两国防务贸易和技术合作发展迅猛,成为美印安全防务合作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美印两国持续推进合作的背后是彼此在战略、军事和经济等层面的考量:美方图谋联印制华,促进防务系统"互用",抢占印度防务市场,攫取丰厚利润;印方则试图借力美国应对安全挑战,提升印军武器装备水平,建设自身国防工业能力,助力印度的大国梦想;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战略对接和利益交汇。虽然双方合作成果丰硕,美国成为印度先进防务装备和技术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包括印度的战略自主诉求、美印军售/采购程序差异、技术转让执行困难等。展望未来,美印防务贸易和技术合作有望在分歧中保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巴勒斯坦两大派别"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武装冲突升级,哈马斯武装攻占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加沙的官邸,阿巴斯下令解散由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担任总理的民族联合政府并组建"紧急政府"。国内学界称此事件为"加沙事变"。加沙事变是"后阿拉法特时代"的巴勒斯坦缺乏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巴内部路线和权力斗争加剧以及以色列和美国的高压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目前情况看,不排除巴勒斯坦"两地分治"长期化或事实上形成"一国两制"的可能,但巴要建立两个国家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巴内争不止的态势对地区安全局势、巴以谈判进程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伟  倪海宁 《国际观察》2005,22(6):33-39
由于地缘因素的限制,自近代以来,日本形成了即使在国力上升时期也对外结盟的政策定势.日本奉行"与强者为伍"的原则,先后同英、美两个全球主导国结盟,打压其他竞争对手,最终使自己成为了地区性大国.然而,日本在结盟过程中带有较强的自利性,与盟友的矛盾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地区力量的多元化,不断"再定义"下的日美同盟很可能重蹈日英同盟走向消亡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
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美菲同盟的强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图谋之间存在契合。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背景下迅速机制化。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进入东南亚地区多边机制的介入功能,承载着重空间轻基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威慑功能,体现着由关注非传统安全向关注传统安全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4.
自小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实行了从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接触战略"向以新保守主义为基础的追求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转型.它对盟国的要求也从"领导与合作"向"跟从或晾在一边"转变,使美国与主要盟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与主要盟国之间有着共同利益,但是,美国是沉湎于"帝国梦"还是做一个"开明的霸权",将决定同盟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中菲黄岩岛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所持基本立场存在明显差异,日、菲两国的政策立场也深受美国的影响.在黄岩岛问题上,美国立场模糊且摇摆,宣布不选边站,黄岩岛问题不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也未给菲律宾实际的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则表现出对日本的明显偏向,不仅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申明将保障日本的领土利益.究其原因,美国立场的差异主要是美日、美菲同盟条约的不同规定,美国对日、菲的战略目标差异以及菲律宾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不同等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安全战略和对外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使美国产生了罕见的不安全感,迫使它重新考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重新构思应对之策。《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表明,美国已经开始就安全战略和对外关系作重大调整。这次调整的幅度和深度,可与冷战结束相比,标志着国际关系有可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自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在深化与亚太盟国关系方面显现新思路,包括采用更具灵活性的方式拓展与盟国的合作渠道、整合盟国与伙伴国的战略资源等。美国亚太同盟呈现出向"软同盟"拓展、向"影子同盟"衍生和向"分权"趋势发展等特点。美国强化同盟关系的新做法,加大了地区国家间战略消耗,但能否达到其预期目标还受东盟平衡政策等因素制约。面对新形势,中国需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两手对两手",妥善应对美国亚太同盟关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日本将历史教科书问题"领土争议化",导致实现"历史性和解"的日韩关系两次跌入低谷.本文梳理分析日韩教科书问题演化为领土争议的原因,从日、韩外交及内政的角度,分析日韩关系陷入恶性循环的症结所在,指出今后日韩关系的发展将受到因教科书问题引发领土争议化、日韩经济合作动力不足、双方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衰退、两国对朝外交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制约.庥生太郎首相与李明博总统日前达成的强化双边合作的新共识能否给日韩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同盟体系在冷战后虽备受质疑,但迄今仍大而不倒。本文从同盟的增力作用与制约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其在维护美国实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的作用。美国同盟体系不断调整职能以适应形势变化,其任务多样化与制衡地区化的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