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亚梅  洪文婷 《前沿》2008,(11):19-21
国际关系理论发端于对国际秩序的追问和探寻,构建国际秩序理论模式是每一种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规范性价值追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包括两个发展脉络: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国际秩序观: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如果将和谐世界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接,可以说,和谐世界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的综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李小三 《江西政报》2006,(23):38-39
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19日,本人参加了中组部在英国举办的“小康社会领导者培训项目”第二期“当代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研究班紧紧围绕“当代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为期三周的培训和研讨,笔眷对当代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前沿性、普遍性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国际社会特别是英国和欧盟国家在应对这些问题上的思路、经验和做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经济学英国学派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一样,二者都不是学者们刻意建立的,而是原本要对其批判对象展开批判,却不经意间形成了特定的学术标签。与美国学派强调用自然科学模型相区别的是,英国学派主张以历史、哲学、法律等传统上以观念为主的定性方法来宏观地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问题。不像美国学派那样只关注国际关系中某一次级研究领域,英国学派通过兼容并蓄的跨学科研究手段关注更宏观的重要现实问题。英国学派以《国际政治经济评论》(RIPE)等代表性的期刊为自己的学术前沿阵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实情且不易受意识形态的束缚,理论创新也相对比较自由。对于后欧债危机下的欧洲事务治理问题,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等重要的现实问题都有针对性的侧目。  相似文献   

4.
乌仁其其格 《前沿》2004,(11):227-230
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 ( 192 4%D%D 1993)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创立英国新社会史学派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领域 ,成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富有个性的理论创造与发展 ,从而使他成为国际史学界近年来最广为人知又最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王春风  常玉华 《前沿》2006,(7):46-47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全球化进一步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更加凸显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导致了南北矛盾的加深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挑战;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使协调与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受到了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的影响。在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理论经历了从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结构主义在批判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也正面临着解构主义的挑战。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兼具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哲学思维,为中国学派构建国际政治理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相互依赖理论的启发性意义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可谓是 7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作 ,它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学派主导地位的开始。本文着重阐述其启发性意义及局限性。一 相互依赖理论的启发性意义相互依赖理论试图走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 ,作为对二战后新的国际环境的思考与反映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的提出是具有启发性意义的。首先 ,相互依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战后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特征———国家间、地区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日益增强 ,国…  相似文献   

8.
王嘉  于冬 《前沿》2004,(7):173-176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已经对社会的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对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和后现代大众文化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并试图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提出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得以大力推进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研究平台建设、研究队伍和研究主题的多元化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方法论意识不足;学术独立性不强;理论创新乏力。而研究的进步体现在尽管有关创新的形式、理论名称及来源方面还存在着不同意见,但赞同"中国特色"和"中国学派"提法的学者还是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开始了理论创新的尝试。其实,赞同和否定中国学派提法的学者,他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存在与理论创新的形式、思想来源层面,而不在于创新本身。为了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的发展,亟需解答的问题是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身份问题及对国际体系的认同问题。另外,理论有不同的层次,回答这一问题意义上的理论创新,代表的仅仅是某一层次的理论发展,并不能代表在其它层次上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流派(又称资本市场流派)企业并购理论是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的西方学者以不同的资本市场理论为思想渊源,在不同的假设前提和概念体系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重点,形成了新古典金融学派、现代契约金融学派和行为金融学派三大范式的企业并购理论。本文对西方金融流派企业并购理论的演化与发展进行了归纳研究与理论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