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拙作《二战前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与《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剖析评述了印尼原住民主要的政治集团或其领袖人物对印尼民族的理解与把握,并将之归结为“原住民主义”和“非原住民主义”两大类,同时指出前者近百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后者则有逐步扩大影响的趋势。原住民印尼民族观之所以出现上述分歧,原因诸多,而原住民如何看待芸芸华人,即持何种华人  相似文献   

2.
印尼华人已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认同印尼为自己的祖国,经济上成为当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上虽保持华族文化传统习俗但已逐步当地化.尽管如此,华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印尼政府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当地社会改变对华人的偏见,华人更积极主动地融入主流社会,中国政府严格区分印尼华人与华侨,这样才能促进印尼华人更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3.
印尼华人困境是个有着漫长历史而又十分复杂的民族问题.我们在观察这一现象时不排除经济、政治的作用,但在其背后我们能否有更多的思考.本文认为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适应的失败也是印尼华人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民族之间的同化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接纳、相互适应、相互认同.因此,同化也就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冲突、不断整合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政治关系是印尼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参与活动是印尼华人保护自身,改善与当地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叙述了1998年"五月骚乱"以后印尼华人参政条件的改善,重点说明了这一时期印尼华人参政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尼采取对华人进行同化的政策,目的是要把当地华人同化成印尼土著,消灭民族差别.为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其特点是强制同化.这种同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整体上被证明是失败的.文化多元政策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自然同化和民族融合才是正确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化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从印尼华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和资料重释的途径,具体剖析了雅加达华人中生代这一印尼华人重要的次群体,展示了印尼华人在印尼独立后的自我调适情况,分析了印尼华人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印尼社会重构和印尼民族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战前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尼西亚民族”(Bangsa Indonesia,以下简称印尼民族)这一概念是伴随着20世纪初印尼原住民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因此,自萌发之日起就本能地具有一种“原住民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印尼民族只能由原住民各种族构成;华人不论其“土生化”程度如何,均为外来民族,没有资格或尚未有资格成为印尼民族的成员。然而,这绝不是说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土生华人与新客华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的争议多年的新<国籍法>,取消了已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在印尼国籍问题上带有族群歧视性的条款.新<国籍法>不仅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印尼外来族群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且也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试从印尼华人民族权利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印尼华文教育多样性发展的可能前景,希冀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关于印尼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试论印尼华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哲学原理,以印尼华人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体的解析、时空的察析及其运动态势的审视认为,印尼华人文化是一种构成多元、部类层叠的复合文化,是一种处在不断“当地化”又坚持“中华化”、对立统一运动的移民文化;印尼华人文化既有别于在印尼的异族文化,又不同于中华文化,是“移居”印尼的中华文化与在印尼的异族文化综合融合的结晶,是印尼华人的族群标识,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民族(部族)文化,即华人“部族”文化;印尼华人文化复合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和非中华文化要素,与生俱来就是中华文化与在印尼的各异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中介,是印尼华人、印尼各民族(部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国发展与印尼的友好关系、睦邻善邻友邻、构建和谐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资源,是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化是当前印尼华人社会的新动向。印尼及国外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并作了认真研究。我国学术界在讨论印尼华人问题时有所涉及,且有不同看法,但尚未作专门研究。本文对印尼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的历史、当前华人穆斯林的特点、实现华人伊斯兰化的阻力,以及印尼政府和社会对华人伊斯兰化的反应等问题作了介绍。作者持肯定和乐观的态度,指出伊斯兰化有利于华人的生存发展,是华人自然同化的发展趋势;还认为,通过我国穆斯林与印尼华人穆斯林建立密切关系,将有助于中印(尼)两国的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