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东北军将领高文彬,于同年10月,自行举兵抗日,组织和领导了一支4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交界的三角地带科尔沁草原上,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血战。至1932年末康平失守,高文彬被俘为止的不完全统计,高部共毙伤日伪军2654人,缴获枪700余支,大炮两门,子弹3万余发,并“杀松井,予倭寇以巨创。”正如《近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史》所载的那样:“在辽宁北部  相似文献   

2.
孔令波  孔刚 《世纪桥》2010,(12):37-40
<正>1932年夏秋,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猛烈攻势给日伪在东北的反动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为巩固其殖民统治,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由南向北进行大规模"讨伐"。在日伪军重兵围攻下,孤立无援而又缺乏统一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从1932年10月开始大部散败,一部10万余人转进热河,一部4万余人随马占山等人退入苏联境内,虽然如此,还有17万余人仍在东北地区坚持斗争,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期斗争,他们仍是东北抗日战场的生力军,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霞浦地处我国东南海滨,1940年下半年,浮鹰、西洋、南北霜、嵛山等岛屿陆续被日伪军占领。在嵛山岛驻有闽浙边区和平救国军约350名,编为两个大队,以蔡功(台湾人)为司令;福瑶岛(即嵛山岛)驻日兵27名,分队长天竹宝,有轻机枪3挺,小钢炮等;在西洋岛驻有伪和平救国军第三路一支三大队,大队长翁孟光(一说翁祥符,再一说是翁秉乾,福清人),人、枪130余;在南北礵驻有伪和平救国军第一路特务团,中队长邱兆榜(仙游人,人、枪100余)。  相似文献   

4.
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这年5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企图消灭冀中区中共党政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1943年前后,冀热边区承(德)平(泉)宁(城)地区,日伪活动猖獗,抗日斗争日益残酷 敌人为了消灭活动在该地的抗日武装 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三区队相继纠集万余日伪军和讨伐队,对我承平宁地区,疯狂进行大“扫荡”承平宁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更加艰难困苦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文锋 《党史文苑》2007,(3):12-15
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这年5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企图消灭冀中区中共党政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1942年初,日伪军出动一万余人,对我苏中四分区进行疯狂的“清乡”,扬言要把新四军从(南)通、如(东)、启(东)、海(门)等地区赶走,逼进黄海喝水。陈毅、粟裕同志识破了敌人的阴谋,果断决定在长江口外的黄海上建立新四军的海防武装,开辟海上抗日根据地,扩大回旋余地,以摆脱背水作战的不利地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22日,"纪念高邮战役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高邮市举行。1945年12月19日至26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华中野战军第七、第八纵队和地方武装,对盘踞在高邮城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毙俘日军1200余人、伪军万余人,并一举收复高邮城。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  相似文献   

9.
抗联一军建立早、人数多、战斗力强。历经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前赴后继,不伯牺牲,在日伪统治严密的南满地区20余县战斗3000余次,歼敌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动摇了日寇殖民统治的稳定,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军在建设和斗争中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0.
正狼牙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山势险峻,状如狼牙。狼牙山是一座英雄山,以抗战时期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1941年8月,侵华日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包围了狼牙山,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当时留下担任掩护大部队转移任务的是晋察冀军区某部第七连。完成任务撤离  相似文献   

11.
正1941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副旅长张仁初,率部在鲁南郯城县重坊一带血战日伪军,取得了击毁敌坦克1辆、毙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张仁初听说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要见他,便兴冲冲地赶了过去,他万万没料到,预想中的"表扬"没得到,反受到罗荣桓盛怒之下的一顿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12.
胡兆才 《党史文汇》2007,(10):24-29
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在中共中央、巾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浴血奋战在大江南北,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总计作战2.46万次,毙伤日伪军30万,俘日伪军13万,为赢得中同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罩大贡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并不知道叶挺是怎样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有的人即使知道这段历史,时间一长也会变得模糊起来。2007年是新四军成立70同年.有必要重温这段历史,让昨天的历史变得清晰.  相似文献   

13.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日机在上海狂轰滥炸。日机在上海上空狂轰滥炸死于日军轰炸的上海市民9371年8月52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8月25日,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图为朱德总指挥号召八路军将士开赴抗日前线9401年8月至21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582万余人俘,虏大批日伪军。煤矿党史文苑纪实版2005.81937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责任编辑钟海连图话党史Tuhuadangshi洛川会议会址——…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后勤方面设供给部、卫生部和军工部。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反贪污浪费,正应了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现在的弱点就是浪费公粮和乱用钱"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既要抵御十几万日伪军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新四军第1师移师宝应80周年。80年前,即1944年3月16日,车桥战役胜利后的第10天,新四军移师车桥战役前线指挥所所在地——宝应西安丰绿草荡一带。1944年3月5日,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粟裕率领下,向盘踞在江苏淮安车桥地区的日伪军发起车桥战役。此役共歼灭日军460余人(含俘24人)、伪军480余人,既打乱了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又使淮南、淮北、苏中、苏北根据地连成一片,还解放了周边的近10个乡镇,揭开了华中战略局部反攻的序幕。敌人虽失守了车桥据点,仍盘踞着西安丰周边的其他据点;  相似文献   

16.
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狼牙山,企图消灭我八路军主力。为掩护游击支队、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4万余人转移,7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中午,完成任务撤离时,6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要求带领4位战士留下来掩护全连撤离。利用地形,5位勇士奋勇还击,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为了使敌人摸不清部队撤走的方向,他们故意把敌人引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是老解放区,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一块统一完整的抗日根据地,革命基础雄厚,又物产丰富,是理想的军需后方和兵员基地。山东革命武装力量强大,有去东北留下的山东主力部队,有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到1945年底,主力部队已达7万余人,地方武装已达22万人,民兵发展到71万余人,自卫团发展到209万余人。因此,在解放战争中,山东地区是敌人进攻与争取的重点,成为全国的主要战场之一,在5个战略阶段上,有4个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起着关键作用。一、战略过渡阶段,山东主力进军东北,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山东地区成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部署调整的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440万军队,有一半位于远离内战前线的西南、西北大后方,而被日伪军占领的东北地区却没有部队。东北地区工业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南与冀热辽、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相邻,东、西、北三面与朝鲜、蒙古、苏联接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集中力量力争控制和发展东北,以改变敌人在战略上对我长期四面包围的局面,并依  相似文献   

18.
正孙永勤,原热河省(今属承德)兴隆县黄花川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领50多人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12月12日,举起"天下第一军,抗日又济贫"的大旗,宣告成立民众军。1934年2月,接受中共地下党建议,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任军长。先后攻克兴隆、迁安、青龙、平泉、承德、遵化等地百余个敌伪据点,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1935年5月,率部与日军在遵化茅山血战时光荣殉国,时年45岁。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称赞他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9.
1942年是我冀南地区抗日斗争最艰苦的一年。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茨亲自督战,调集鲁、冀的日伪军万余人对冀南地区——特别是对抗日根据地枣南县进行了三次摧毁性大扫荡,使枣南县的一些区由游击根据地变为隐蔽根据地。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冀南区党委和冀南军区在提出“咬紧牙关,度过今冬明春就是胜利”的斗争口号的同时,还决定在敌人第三次大规模扫荡未完全收兵的情况下,派时任我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志坚(1955年授中将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亲自赶赴冀南六分  相似文献   

20.
正1940年6月1日,在距安徽省涡阳县城北40余里的新兴集,新四军第六支队与日伪军展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史称"六一"战斗。这次战斗,由于我军的英勇顽强,粉碎了日伪军的"围剿"计划,消灭日伪军100余人,击毁敌汽车数辆,并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我军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涡北丹城镇谢庄有个谢老太太,3个儿子都参加了新四军,可是至"六一"战斗后,3个儿子都先后牺牲。她的老伴谢老先生因伤心过度也不幸去世,留下4个幼小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