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是一场由党委政府主导,民间社团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市、区密切配合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论坛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宗旨,以推进‘德暖龙湾”工程建设,打造和谐龙湾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员。然而,近两年,台湾岛内涌起了一股“文化台独”的逆流与浊浪。对于“文化台独”的滋生和蔓延,海内外所有华人都予以高度关注。在谴责“文化台独”之余,更期盼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股逆流,消除它给中国统一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显著特征,它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提出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强势文化、体制变革、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必然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识。对此,我们要发展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确立主导价值观;要强化民族意识,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王克斌 《统一论坛》2003,(6):1-1,10
尊敬的张克辉会长、女士们、先生们、来宾朋友们: 今天,在东南名城福州,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海峡流觞—两岸书画名家联展”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联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邰言 《台声》2018,(17)
正文化交流作为两岸交流大潮中的主流之一,以其特有的柔韧性始终在两岸间发挥着粘合剂与稳定剂的作用。大陆全面推动落实"两岸一家亲",文化交流更成为重要的途径与抓手。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与共同责任。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饱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记载着  相似文献   

6.
刘合心 《台声》2002,(6):14-15
2002年元月,我们三晋文化暨尧文化学术交流团,飞越海峡,登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进行文化演讲和座谈。在台湾访问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切身感受到台湾同胞的浓烈亲情,感受到中华文化深植于台湾同胞心中。赴台湾的第二天、我们即拜访了著名的考古学家石璋如先生。石先生今年101岁高龄了,早年就在中原大地进行考古发掘,行迹遍及祖国大地,一部又一部著作积累出了丰厚的人生。在石先生的研究室里,我向他介绍了我们来自山西临汾,来自古平阳。石先生说、平阳是帝尧建都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帝尧是我们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失语"和"他者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的重要论断。特别是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议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平 《北京观察》2023,(12):40-41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国上下掀起的学习高潮,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想文化战线的航标与灯塔,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们奋勇争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创造新辉煌。同时,这也对我们在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台湾中华文化统一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第6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研讨会,今天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南昌开幕了,这是海峡两岸同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首先,我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参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研讨会的各界朋友。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元一体的古老民族举世公认,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复合型民族之一。在全球近60亿人口中,它占有22%,即全球不到5个人中便有一个是中华民族成员。由中华民族所组成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始终保持统一大局的国家,建国已逾半个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其合法继承者。中华民族生存力、生命力之强。凝聚力、团结力之大,创造力、开拓力之优,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相媲美而毫不逊色。通过与世界其他民族比较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是统  相似文献   

11.
桑平起 《人大建设》2022,(10):60-61
<正>刘海科,中共党员,教授,国家级教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武术八段,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理事,中国武术协会教练员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散打队总教练,登封市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兼总教练。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知识目标:(1)理解不同的区域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2)明确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3.
孟波 《统一论坛》2004,(3):39-40
李敖是一个在两岸都知名的公众人物,特立独行的台湾文化名人,在他手术后不久的一个下午,他欣然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笔者:您怎么看两岸文化的联系? 李敖:我们都是中国人嘛。文化人类学研究揭示,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密切的血统关系。从祖源地学说,人类体质、语言、文化特质以及发祥地传说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推定远在七  相似文献   

14.
张青兰  刘秦民 《新东方》2002,11(5):46-50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同时并存。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民族文化应该如何定位及发展,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华文化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中华文化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才能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资源。  相似文献   

15.
邓卫红 《桂海论丛》2003,19(5):71-7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历史性而言 ,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就时代性而言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必须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成员的行动中 ,要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要重在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坚韧不拔、仁爱通和的精神,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大无畏的气概、夺取胜利的决心、自信自强的能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赛马活动的历史发展表明它逐渐超越作为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并反映出其所蕴含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旧汉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影响了赛马活动在此地的兴衰。利益阶层和民众之间的掌控与附和互动在赛马活动的发展中得以体现,这为当前的赛马产业经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与桥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维系着国家的和平与统一,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成为新形势下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孙信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反映到文化上,就是不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经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思想家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整套调整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