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世义 《探索》2007,(1):23-25
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古代典籍情有独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其思想当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邓小平民本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对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结出的理论硕果。民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讲学习是“三讲”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深入学习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理论,对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提高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邓小平的群众观理论 讲学习,首先要讲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群众观理论。要坚持党的宗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纠正群众观方面的不良倾向,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理论。邓小平群众观理论可以分为七个方面: (1)群众母亲观。邓小平视人民群众为母亲,自己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认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思想,科学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问题。在我国人民即将迈向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重温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牢固树立起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意义十分深远。 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精神动力”论的主要内容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主体精神,当代中国的主体精神集中体现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个方面。邓小平把它称之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江泽民用“我们社会的主旋律”来表述,其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一个开放性、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她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而其中的“人民观”色彩显得尤为浓烈,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人民情感观。邓小平理论充分体现着对人民群众一种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几十年来,邓小平同志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抑或在“十年”荒诞的岁月中,抑或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不管个人处境如何,他心里总是装着人民。《邓小平文选》三卷本中,从他的题词、谈话。视察,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意义。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由于这一理论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就被赋予了民族性、实践性、人民性、创造性、时代性的鲜明特色。科学地认识这些鲜明特色,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邓小平理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扎根国情,是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孕育成长起来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首先,每一种理论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即不同民族的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7.
把握邓小平理论中“中国特色”的几个辩证视角□徐建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性命题,集中涵盖了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内容。随着全国人民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日益深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从发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思想,是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有历史内容和政治倾向的。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就科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及其辩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干文化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为特征。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不仅是完整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研究解决现实文化问题的需要。本文拟就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及其辩证思想作些探讨。 一、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政治原则。众所周知,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在谈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时,邓小平强调,“属于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发仁 《实事求是》2001,3(2):8-9,36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所以如此 ,根本问题在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同当代中国的民族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走出了一条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因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与时代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同当代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它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之中。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涵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他(指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纵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可以发现,人民性确实是贯串于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鲜明主题,邓小平理论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一、理论内容上的人民性 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上看,人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重视的是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从最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他说:“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记得邓小平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凡是对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民永世不忘。对于历史伟人来说,这个杰出贡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不同的参照系去论说。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传统的评价标准,就是春秋《左传》所讲的“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邓小平对于他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来说,是立了大功、大言和大德的。一邓小平对于中国人民立的大功,从党史角度作点概括,可以论列八点。一是邓小平在土地革命时期坚决地实践毛泽…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怀疑精神 首先,邓小平揭示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关键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极大地束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而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教条主义也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打破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的思想枷锁。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绝对正确、千古不变、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今天,我们用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重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中,认真研究邓小平的文化观。对于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现状,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邓小平文化观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一个具有广泛内容的研究题目。研究邓小平文化观,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邓小平不是作为研究文化学的学者来阐述他的文化观。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由于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因此他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永远打不倒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4,(3)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改革道路、改革理论、改革精神三个维度来研究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伟大贡献,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凤伟 《世纪桥》2010,(13):19-19,25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本文主要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现代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和如何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邓小平理论对当代民族精神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邓小平理论及其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1.首称“邓小平理论” 在中央文献中,十五大报告第一次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邓小平理论”。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十三大报告第一次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 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再到“邓小平理论”,表明我们党对这一理论、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的认识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邓小平同志去世以后的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中国,到底往哪里走?全国人民在思考,世界各国在瞩目。党的十五大庄重地宣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一个重大结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