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当旅游应突出道教文化特色,武当道教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道教建筑、武当武术、道教音乐等。从旅游资源品位、武当旅游资源的特点,应全面加快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的研究,即科学规划武当旅游、深度挖掘道教文化、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旅游宣传工程、筹措旅游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2.
论武当山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当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道教信仰,独特的道教建筑,独特的武当武术,独特的武当道教音乐,独特的武当道教医药等。因此,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发展武当山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杨立志 《理论月刊》2005,(8):129-132
武当文化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道教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信向善等思想,是构成武当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杨立志  郭顺玉 《世纪行》2007,(11):39-43
武当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武当道教的发祥地。武当道教作为道教的重要支派,千百年来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宫观、精美的像器和神秘的内家功夫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3日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等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有280多名台湾道教界人士参加论坛。这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统促会理事张继禹评价说:“两岸的交流很多,但是举办两岸道教文化论坛这是第一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举办两岸‘武当文化论坛’,能进一步地促进两岸道…  相似文献   

6.
5月13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成功举行。280多名台湾道教界人士参加论坛,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近500人。此次论坛,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道教以“尊道贵德”为核心教理、以“和”为精髓,  相似文献   

8.
徐洪保 《世纪行》2014,(4):42-45
<正>1993年12月,在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时刻,我由丹江口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调任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镇党委书记。武当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  相似文献   

9.
王静 《台声》2023,(4):31-32
<正>2月8日至10日,“两岸同心,文化融合”鄂台青年武当文化研学营活动在湖北举行。活动由湖北省台联、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武当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台湾中华创新资源整合发展协会协办。在鄂台湾青年一行24人赴武当山,实地参访道教圣地,聆听道长讲解武当文化,观摩武当武术表演。在岛内的台湾青年通过连线,云参访、云研学、云分享,和湖北台青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增进对湖北文化了解,促进了鄂台青年融合交流。活动期间,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与部分研学营代表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地灵人杰的湖北,历史文化悠久丰厚——以编钟乐舞、屈原歌赋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雄奇的峡江山水、纯朴民风为代表的三峡文化,以武圣关公、武侯孔明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宫观建筑、武术音乐为代表的武当道教文化等,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省委统战部领导认为:用中华文化牵线搭桥联络海外朋友,更能打动人,更能感染人,湖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是联结湖北和海外华人的情感纽带,大力宣传湖北历史文化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沟通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共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部里加大了对外…  相似文献   

11.
武当道教是以信仰真武——玄天上帝为主要特征的道教派系。《武当福地总真集》等道书有老子神化到武当山寻访尹喜及老子变为紫元君点化静乐国太子等传说;宋代《太上说真武妙经》称真武神是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是老君变化之身;武当山现存有太上观、太玄观、太常观及上善池、青羊桥等与老子信仰有关的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12.
沈垭“小武当”胡维启在湖北省西北谷城县境内,有一处藏于深山的风水宝地──沈垭自然人文风景区。此地因以天主教圣地闻名于世,与道教圣地武当山相映生辉,而被誉为“小武当”。沈垭坐落于龙凤山、磨盘山等数座山峰西沿,居谷城县城以西70公里,与房县十字山接壤,毗...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宗教话语的一种重要表达形态,武当道教图式语言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审美范式给人们以强烈的宗教情绪化感召,为道教理念赋予了视觉化的想象,对道教精神起着巨大的诠释作用。它历经世代的磨砺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范式,同时它还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神态,是华夏族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对象化,对于武当武术文化特点的认识与把握,必须结合武当武术文化自身的生成发展轨迹.因此,结合其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来梳理,“史”学视野下的武当武术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特点是:以道家“修道”为旨归所展现的文化融合力、蕴技击、养生与艺术价值“三位一体”所展现的文化生命力、以“武当张三丰”为崇拜符号所展现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聚焦武当     
严炳洲 《前进论坛》2013,(12):56-58
聚焦,是使光或粒子流尽可能会聚于一点的过程,是成像的必要条件。没有聚焦,就难以成像、不能突出重点,对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也不例外。十堰三大名片(武当山、汉丹水、汽车城),武当不争堪冠。武当是历史、地名、景观,也是形象、标识、产权,还是文化、艺术,更承载有精神、蕴含着理念。武当,无论从形、声、意,还是从已有的声名说来,都是十堰名片中的名片,是十堰发展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6.
五朵山景区位于南阳市南召县西南部伏牛山南麓,面积100平方公里,200余处景点组合成暴瀑峡、万福宫、五朵峰三大游览区,享有“伏牛山水明珠,道教文化圣地”的盛誉,著名作家二月河赞谓五朵山“神秘有兴味”,2006年被南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五朵山地质构造古老奇特,地貌特征瑰丽多姿,山势巍峨、壁立万仞,飞瀑流泉、林茂水秀,是历史名血和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庙宇宫观遍布山间。暴瀑峡位于五朵山南麓,全长3.5公里,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地和跌宕奔流的瀑潭溪涧交相辉映,浓厚的道教文化和离奇的民间传说相映…  相似文献   

17.
陈新洲  张先国 《政策》2002,(5):56-58
八百里巍巍武当,千百年兴衰沉浮;群峰万壑如潮涌,宫观楼宇似云集。这里是道教仙山,蕴藏着万千神秘传说;这里是武术圣地,演绎过无数奇异故事;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处处透着古典智慧。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1)
正5月15日至21日,湖北省台联理事谒祖交流团一行赴台,进行为期7天的亲情与文化交流。在台期间,交流团一行分别与台北市文教交流发展协会、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协会、三爱科技农业、高雄市里长协会进行了座谈交流,先后拜会了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陈伸维、台湾武当道教太玄法师协会理事长萧道贤等湖北省台联的老朋友。考察了台北市中山区复华里社区文化创意咖啡公园、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兆丰农场、万安社区、台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06,(11):58-59
△△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成都隆重举行,文化节开展了“成都·道教文化国际论坛”、“道教文化系列大展”、“道教文化大型系列讲座”、“道教之根、文化之旅”和“中华道教慈善行·帮困助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整合了成都道教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康洪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