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 (一)80年代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1981—1990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8.9%,全世界经济每年平均增长2.8%,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我国是80年代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大国中则是最快的。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同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端于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在80年代的改革及高速增长。但在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在90年代下半期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日益突出,以至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分析农业、农村及农民收入低增长的原因,不仅应该看过去年代其实现高增长的原因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且还要看出现了什么新因素。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在改革初至9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增长,具有两个极其显著的特征,第一是产出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以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和农民  相似文献   

3.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三农”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永久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为农村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  相似文献   

4.
城镇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一支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集体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8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集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集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在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上表现突出。城镇集体工业产值的年增长速度,“七五”期间比“六五”期间降低了7.2个百分点。到90年代,情况仍如此,按当年价格计算,1990、1991、1992、1993、1994年,城镇集体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形势不容乐观1、粮食生产停滞不前。自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增产十分缓慢。到1994年时,全国粮食总产8960亿斤,比1984年增加810亿斤,平均每年仅增长0.9%,大大低于80年代前半期的增长速度。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停滞不前。纵观近5年的情况,粮食平均减产64亿斤。五大类粮食作物(玉米、小麦、薯类、大豆和稻谷)都比上年减产,稻谷生产已经下滑到1984年前的生产水平,比最高年份减产近400亿斤。尤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问题 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但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保持现有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7.
一、十年繁荣的实绩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的经济扩张期(美国商务部2002年7月修改后的扩张持续时间从原来120个月变为117个月),号称战后第二个黄金时代。尽管其含金量较低,但多数指标均超过上世纪70—80年代,不少指标也领先于同期的欧洲和日本。首先,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1—2001年,美国 GDP 年均增长率为3.4%,低于战后第一个黄金时代(4%),但高于1974—1990年(3.1%);而日本和欧盟1991—2001年增长分别为1.1%和2.0%。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许多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之最。 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联邦德国、日本等曾经创造过经济增长奇迹。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也创造了经济增长纪录。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  相似文献   

9.
一、确保经济增长8%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应该说是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1998年要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周边国家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选择8%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能更高一些或更低一些呢?(一)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性1.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从缓解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下岗失业的矛盾来考虑的.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下岗失业的矛盾,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若低于8%,下岗失业现象将更严重,失业登记率就  相似文献   

10.
10年改革开放,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人民高兴,世界瞩目。一、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中国人民得到实际利益最多的10年。初步统计,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每年平均大约增长9%。80年代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我国是这一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大大高于同一时期世  相似文献   

11.
———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联邦德国、日本等曾经创造过经济“奇迹”。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也创造了经济增长纪录。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创造贸易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只有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到1990年,增至一千一百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位。到2001年,猛增至5098亿美元,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形势喜忧参半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大体经历了三个周期: 1990— 1993年的低增长时期, 1994— 1997年的高增长时期, 1998— 1999年的低增长时期。 2000年开始,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周期一般介于 2— 4年之间,经济危机或低迷周期趋向缩短,而景气或平稳周期趋向拉长。   过去的 2000年,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欧洲经济增长加快,日本经济继续复苏,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恢复性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经济在这一年普遍有所扩张,走出了 1998年和 1999年低增长状态,一个新的世界经…  相似文献   

13.
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利益是否能够得以保障决定了农村改革的成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农民收入得到较快的增长,但到了90年代以后,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减缓,而农民负担的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对此,一些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具体地说,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很多,科技进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省统计局收集并整理了1978年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四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78—2002年间,四川GDP年均增长9.2%,科技进步拉动了2.3个百分点,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3%。其中1978—1990年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1.1%,1990—2000年间迅速上升为46.0%。进入21世纪后,科技进步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稳增长,2000—2002年,四川科技进步对…  相似文献   

15.
(上接第19期)三、在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上的不同看法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早在8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就开始了对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那时经济学家主要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问题。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不高的重要根源,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1997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时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5年初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当前正在讨论制定我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7%左右增长也应该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即所谓"7时代"。一、如何看待7%的增长速度(一)7%的增速是新常态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GDP的功能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上面对的许多棘手的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长缓慢问题,大量贫困人口问题,失业率快速上升问题,“非典”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卫生和保健问题,等等,使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人均GDP已经达到966美元,进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既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990-2002年年均增长9.3%,那么上述问题又如何解释呢?这里涉及到如何科学地认识和使用GDP和人均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昉  王美艳 《新视野》2002,(4):15-18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平均增长率约为9.5%。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诸如失业下岗增多和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但其增长的高速、健康、稳定性质毋庸置疑。但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的确是世所罕见。很多人尤其是国际上的有些专家学者,对此产生了怀疑的态度,并且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以正视听。中国经济增长成绩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5%。一些年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怎样理解我国的国民经济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今年计划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在过去两年连续增长13%的基础上,安排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合情合理的,其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这个速度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连续两年保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发展缓慢态势,德国政府现在正在进行一系列变革措施,但如果仅有这些措施,德国经济在今明两年的增长将弱于2007年,在下一个1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低于2%。这是由其制度、人口、国土资源量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