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层面;一是组织和参与地区经济活动的主体,拥有地方经济的决策权,并拥有一定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职能、经济权限及经济资源,使它对本地区产业部门及其内部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层次;另一方面它是组织及参与地区经济活动的主体,拥有对地方经济的决策权及相当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拥有的经济职能、经济权限与经济资源的扩充,使地方政府对区域产业部门之间及产业部门内部...  相似文献   

3.
这里提出的创业指数,是一个地方拥有的市场主体数量,也就是万人中拥有国有、集体、个体、私有、外资企业老板数量,万人中拥有自主创业者数量,万人中拥有自谋职业、自食其力者数量。这该是一个“龙头”指标,反映一个地方市场化程度,折射出一个地方百姓创业的冲动、致富的欲望、吃苦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抢占先机的气魄,体现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总体环境优劣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化赋值     
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关于文化的影响力问题。往大里说,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优势,就不可能拥有未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复杂格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组成硬件,而文化影响力、民族凝聚力构成软件。在国际贸易中,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10,(8):15-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通过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朝琦  史炳军 《求索》2007,(11):124-12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谁在未来拥有文化优势,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因素带来的挑战1.经济领域受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他们依靠拥有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使国际经济形成了新雁型分工格局。出于发展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时,除了接受“游戏规则”没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赵利  吴倩 《青年论坛》2009,(3):13-16
地方党政关系是中国地方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地方党政关系的发展对于地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宪政视角看,地方“党”与“政”之间要形成和谐稳定的党政关系,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在法治方面,通过法治形成对地方党政关系的刚性规范;在制度安排方面,重新分配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职能,地方党委享有决策权,地方政府拥有执行权。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与经济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与经济行为何太平一、地方政府双重身份统一体的形成从历史上看,地方政府是以宏观管理的中间层次出现在经济生活的舞台的。解放初,我们借鉴苏联的模式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虽然出现过几次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变革,但直到1980年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苏夕豹 《今日广西》2008,(15):40-41
在鄂尔多斯这块神奇的地方,历来没出过皇族朝圣,文人墨客也没有过多粉饰。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过着清贫而平凡的生活。沧桑巨变,世事轮回,自20世纪末,带着成吉思汗留给子孙的福音,借助改革开放吹来的东风,仰仗地方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迅速腾飞。仅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一跃跻身于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经济之首,走入全国地方城市25位,大有赶超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势。你不得不信,如今的鄂尔多斯,民营、私营企业老板比比皆是,拥有上亿元资产的老板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诞生,演绎出许多神奇的故事。在他们中间,更有不为人知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在地方循环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在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又是地方利益相对于中央政府的代表者,形成了三方政策博弈的格局,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应当立足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探寻地方政府的正当性角色,形成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在地方循环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在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又是地方利益相对于中央政府的代表者,形成了三方政策博弈的格局,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应当立足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探寻地方政府的正当性角色,形成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在《理论动态》第1718期(9月10日)上撰文说.政府机构等虽几经改革.也一再强调要政企分开,但政府仍拥有过多的资源,而且继续充当许多地方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主角,严重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人作过统计。在2003—2004年经济过热中,政府支配的投资的比例竟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2):F0003-F0003
在黄海之滨,在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有一颗璀璨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这就是岚桥集团。岚桥集团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中国水上运动之都、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山东省日照市,是一家以能源和基础设施产业为核心,拥有多个产业实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港口物流、旅游地产、国际贸易四大产业板块,拥有16家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总资产价值167亿元,是山东省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导论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对财富形成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主体。人力资源在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因此,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谁拥有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共产党是最大的共产党。目前,日本共产党有大约40万名党员,在众参两院拥有16个议席。伍地方议会中,日共的地方议员数为3132人,其中,女性议员为1073人,为所有政党之最。日共还成为全国65个自治体的执政党,其中单独执政的自治体为16个,党员担任首长的有9个。此外,日共在全国拥有大约2.4万个支部,在全国98.6%的市区町村自治体中有支部和党员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徐宪平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的客观必要性作为管辖一定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经济调节职能,有其客观的必要性。第一,中央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地方政府经济调节职能的发挥。首先,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讨论综述黄劲松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依然存在:首先,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自由的人身,拥有劳动力的个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以来,国家审计署连续两年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热点,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南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消解地方债务的风险隐忧已成为共识。鉴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属性,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理应成为对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中最具正当性的、最基础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行政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拥有行政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享有立法权的依据是《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其中《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