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以历史逻辑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浩瀚的历史时空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以理论逻辑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深厚滋养。以现实逻辑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脱离现实的抽象术语,而是各民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诉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2.
秦健  芦洁 《学习论坛》2023,(2):106-1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民族命运走向,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历任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理论遵循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凝练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要义包括民族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认同、利益一致的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根本政治保障是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物质保障是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心理基石是增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自觉和思想自我创造是以民族性的形式、时代性的内容、人类性的追求和个体性的风格去追求和探索关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一个民族的思想自我创造就是对这个民族独有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精神文化实践所组成的实践活动进行自觉反思。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点;“新的历史性共同体”则是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状况的过高估计。将这两种共同体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涵差异,有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尊重人类社会与民族发展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薛静 《学习月刊》2014,(12):74-75
领导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内涵很广,研究的理论涉及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领导结构与方式、决策与评价等,以及体制与环境等。领导还是一门艺术,是着重从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心理角度来研究领导活动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在领导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体现在用人与用权上。作为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责权分明、规范用权,还要善于激励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活动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概括,是领导者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一、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它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活动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领导者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社会“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八十年,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身站起来,进而富起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八十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一、自己的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当时的首要历史使…  相似文献   

8.
王延中 《前线》2022,(6):34-3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华民族观经历了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和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的历史演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的新中华民族观以共同性为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中华民族观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这一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纲”的论断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发挥着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思想承载的能动作用、理论创新的奠基作用。民族工作向“纲”聚焦以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前提,蕴含着创新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忧患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需要充分发挥党在民族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同时以法文本的形式将“纲”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之中,从而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和推进党的民族工作“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成功飞跃,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历史飞跃。他全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民族复兴锻造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他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他坚持自信自立,凝聚起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他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致力于推动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时远在《人民日报》发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  相似文献   

12.
迎香港回归掀爱国热潮□钟言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期越来越近,华夏儿女都在翘望着这一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是我们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极好时机。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各项活动设计好、组织好、开展...  相似文献   

13.
黄任远 《奋斗》2004,(12):53-54
男婚女嫁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喜庆热烈应该是古今中外婚礼习俗的共同特点。然而就婚俗的内容和仪式来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黑龙江流域民族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体现在婚俗文化方面,也是异彩纷呈、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14.
简论中共抗日民主政权王朝彬中华民族为期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我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悲壮慷慨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壮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民族壮歌中激昂响亮的乐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相继...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要以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优越的社会制度、坚定的民族自信为基础,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正确道路的指引、先进制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前提条件。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稳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的辉煌成就使民族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上的接续奋斗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前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具有坚持理论探索、善于理论创造的精神。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近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先后实现了在理论认识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既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同时又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贡献。 张闻天在延安时期就同毛泽东、刘少奇一起…  相似文献   

17.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就是要理解好把握好一个目标三个要点、一个理论三个关系、一条主线三个指引、一项事业三个重点、一项活动三个抓手、一个保证三项保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深层次研究,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历史方位、客观背景、价值立场、研究方法、观点结论等议题,牢牢把握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凝聚人心这个工作的根本,进而推动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奠定坚实的社会稳定根基。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6,(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索,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次把握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特征,并且创造性地对中华民族及其构成民族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对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及其构成民族的属性差别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对中华民族构成国情的正确认识和重大创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十分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汲取历史的智慧,展现出了一种睿智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历史思维。江泽民同志关于历史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江泽民同志始终注意引导人们用历史眼光认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始终发展进步。他多次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发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了毛泽东的民族思想。毛泽东民族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毛泽东民族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是中华民族内部团结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结合中国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