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科研越轨行为现象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全面了解新时期科研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探析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是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和学术管理活动中的越轨行为两种类型.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与高校场域惯习有关.对高校学术越轨治理应该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其一是价值重构,核心是重塑学术研究道德;其二是制度重构,核心是加强法律规范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是一个学术界长期研究至今还在争论的问题.从资源分配的视角看,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资源是生存资源,能满足发展需要的资源是发展资源,而生存资源均等分配与发展资源竞争分配的总和就是社会公正.生存资源分配与发展资源分配性质不同,政府和个人在这两种分配中的角色不同,各自有其适用的领域,不能错配,更不能相互取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践行这样的社会公正理论,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合理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人人有保障、人人可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探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青少年由于"流动到城市"这一重要的附加变量的影响,伴随着他们家庭依附关系的削弱。学校依恋关系的减弱。参与正当活动的机会减少,对社会规范的信仰降低,他们比固守在农村或一直住在城市的青少年更易产生越轨行为。体制外生存给流动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利环境。决定了城市社会需要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需要是产生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源.罪犯因受监禁而产生以早日获得自由为核心的需要结构,但这些需要又有赖于监狱干警认真履行职责,才有可能获得满足,由此,监狱在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罪犯的需要,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流浪儿童长期处于城市化边缘,缺乏约束管教,流浪生活经历使他们长期处于犯罪亚文化的不良影响之中,极易形成犯罪人格,各种越轨行为也很难矫治。应设立少年警察制度,及时发现辖区内拐骗(卖)儿童案件,办理辖区内被解救儿童违法犯罪案件以及虞犯少年的矫正与保护,从而切实解决流浪儿童回归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是一个多成份、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这一系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完全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它与适应社会的正常心理一样,是人脑与客观现实发生作用后产生的一种主观映象。由于受客观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作用,产生了超社会要求的不良需要结构、犯罪动机、犯罪情绪或形成了犯罪习惯的心理,并为满足不合理的需要去实现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城乡两极分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解决两极分化,必须找出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源。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均是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城乡两极分化的消除,必须从政府的资源分配政策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1935年,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次,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依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后,马斯洛在此分类基础上,补充扩展了另外两类需要,即求知和理解的要、审美的需要。不难看出,这些需要可以归纳概括为安全需和发展需要两种类型。这种“需要层次理论”的对象虽然是人本身,但是对于新闻传播同样很有借鉴作用。因为新闻传播事的诞生和发展也不例外地遵循着一种“需要理论”。一、受众安全需要。受众安全需要是…  相似文献   

10.
犯罪活动是由犯罪需要和犯罪动机所驱使的。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起着始动、导向和强化的作用。而犯罪需要则是构成人的动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 ,为犯罪动机的形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西部自然资源的现状和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出发 ,认为对西部自然资源的法律配置 ,首先应根据自然资源的类型及其自身特点建立多层次的所有权体系 ,并运用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手段配置西部自然资源 ,从而实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明确土地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警力资源的配置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警力资源的稀缺和浪费并存,警力资源分配的机构层级失调以及警力资源流动的机制不畅等问题。新时期公安工作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警力资源配置,以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新制度经济学不仅为公安机关制度创新提供了一种理论范式,而且为其制度改革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合理配置警力资源,不仅要通过正式约束诸如精简机构、制定职位说明书和竞聘上岗方面的建设,还要通过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的完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合理调整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调整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结构,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配置应按地区、学校性质与种类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在投入总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公用经费和基建投资的比重,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政治资源消耗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政治资源配置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治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和谐社会应当是政治资源配置得当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是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基础是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保障是意识形态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献信息工作中的应用,使图书馆发展到数字化存储、自动化检索、网络化传递的新阶段,这要求图书馆人才结构相应进行调整,也对文献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之所以作为问题而存在,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其不能够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有效的供给,由此引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对比不均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结果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对比不均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多方面地思考,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含义及其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在此基础上,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要在法律、教师待遇、学生待遇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合理比例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权利是个关系概念,具有相关性,如果在权利建设中,忽视了这种相关性,权利将是非常异质的,在此意义上,资源对权利构成了限度。作为权利与资源关系的逻辑推论,一个强力政府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此政府必须是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资源物权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物权作为重要的财产权 ,要求自然资源法应以传统物权法为理论基础 ,根据自然资源所特有的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 ,构建我国的资源物权制度。本文从资源物权制度的体系化设计、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源物权的变动、不动产资源物权的登记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对我国现行资源物权制度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并在传统物权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