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不断遭受来自海上的西方列强欺辱,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建立强大海军。本文在此对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于佰春 《检察风云》2002,(18):24-25
一出闹剧,贪官出丑。 身为党员干部的司法局副局长,却拜倒在石榴裙下,演出了一幕“丢枪又丢人”的耻辱闹剧。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在涉外活动中的法律思想华友根李鸿章(1823-190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钦差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要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李鸿章被任命为议和全权大臣。他在任职期间,代表清政府与外国...  相似文献   

4.
杜学峰 《政府法制》2010,(22):48-48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在李鸿章等人的赞助下,第一批留美学童乘坐轮船,浮海而去。八九年后,他们回到中国。李鸿章认识到他们在美国所受教育的价值,将许多人安置在自己手下,有的去了天津的水师学堂和鱼雷学堂,有的进了电报学堂,有的被送到开平煤矿。这些留美学童年纪甚轻,当时尚未成为李鸿章幕府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热评摘要     
无论真唱假唱,都是歌唱者本人的声音。要是不存什么专为看他们出丑的心态,就应该允许他们假唱,因为他们假唱可以把最美的歌声传递给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2):42-42
李鸿章为人傲慢,《清稗类钞》说他“遇同辈,恒兀傲视之”。老佛爷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看不惯他.琢磨着要修理一下李鸿章。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40年,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历史作家汪衍振的<李鸿章发迹史>(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2010年11月),讲述了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以及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近代外交,李鸿章是不可回避的人物,作为晚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执行者与直接参与者,他的外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及外交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试在历史时代背景下分析影响李鸿章外交政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到内涵很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无法透彻地理解这句格言所包含的深邃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诵诗 《政府法制》2013,(11):31-31
1879年5月,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到天津会晤李鸿章时,携带一根名贵手杖,手柄处镶嵌一个拇指大的钻石,小钻石环绕四周,璀璨夺目,华美漂亮。李鸿章看到后非常喜欢.反复把玩,不忍释手。  相似文献   

11.
1897年,康有为从上海进京,面见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他提出了一个堪称"雷人"的大胆设想:既然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难遏止,中国或可将亡,不如在将亡未亡之时,抓紧向海外"殖民",以便国土沦亡之后,由纯种中国人在那里建出一个"新中国"来.建国地点,他选在了南美洲的巴西.李鸿章听了表示同意,但说要跟巴西公使商量商量才行.之后,李鸿章便把他客客气气地送出了大门.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十分重视维护晚清海外华工的权益.许多史料表明,他曾分别与秘鲁、美国政府就华工问题进行过交涉,取得了不同的结果:前者富有成效,后者铩羽而归.这生动地反映了李鸿章既力图维护国家主权又无可奈何屈从国际强权的实用主义外交方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前的11月7日,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 章死了。 在大清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像李鸿章一样在身前死 后招致猛烈而持久的抨击。这位晚清重臣的历史罪责深重得令 人难以置信,仿佛中国近代历史中所记录的众多屈辱与不公都 是他一手造成的。国人一向将他从大清国即将灭亡前所经历的 一切内忧外患中孤立出来,而痛斥他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 然而李鸿章对大清国历史的影响又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国 界,西方史学家说:"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了 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 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晚年的李鸿章更是支撑 着摇摇欲坠的大清国的主梁,没有他的晚清史几乎是无法叙述 的。 李鸿章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丁万明 《政府法制》2014,(32):36-37
李鸿章自述,“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无论是褒也罢贬也罢,在官场、洋务和外交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影响力的,只有李鸿章。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靠的是什么呢?我给总结为一个“杆子”。  相似文献   

15.
斩权臣恶行累累之侄儿,为地方除却一害;破古来官官相护之陋习,令江淮万人讴歌。这是后人为晚清名臣彭玉麟写的一副对联。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早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所谓“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其主要历史并不值得歌颂。但是,此人以刚正不阿、除恶不避权贵而名闻朝野。尤其他惩治贪官污吏、奸暴之徒毫不留情。他在安徽杀掉李鸿章作恶累累的侄子,就大受江淮百姓的赞誉。当年,彭玉麟以钦差大臣身份巡阅长江水师,到了安徽。合肥是李鸿章的故乡。他有个侄儿,仗着李鸿章如日中天的权势,横行乡里,“时出夺人财物妻女,官不敢问…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一篇有关“北流副市长嫖娼出丑深圳”的报道,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那是1994年9月14日和15日,一篇署名石峰的题为“广西北流梁副市长在深圳嫖娼被罚”的文章,分别以不同的醒目标题发表在深圳法制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上,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消息由国内炒到海外,再由海外“回销”大陆,对这个“风流嫖娼”的梁副市长讽刺者有之,窃笑者有之,愤慨者有之,口诛笔伐,沸沸扬扬,就连远在西半球的美国《世界日报》也即于9月15日用“高干多人召妓被查获·广西北流副市长在深圳出丑要求保密”为题大肆披露。一时间,广西北流市…  相似文献   

17.
高荣伟 《政府法制》2012,(31):46-47
历史是一面镜子。 19世纪末,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内阁首相。  相似文献   

18.
镇委书记妙笔生花   自吹文章公开发表   引发这场新闻官司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于2001年5月16日发表在&lt;南阳日报&gt;上的&lt;服务农民发展经济&gt;,和于5月11 日发表在&lt;今日淅川&gt;上的&lt;走近百姓是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gt;(以下均统称为&lt;“走近“群众&gt;),两文作者署名是黄长林,黄的职务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金河镇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苗伟明 《犯罪研究》2007,2(2):57-62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①从本质上讲,任何思想或理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一定的利益立场上,并为现实的利益目的服务。不同思想或理论之间的争论,实质上都是现实生活中利益冲突现象在思想或理论上的一种反映。②因此,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不管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近代史上,郑观应第一个提出在技术领域里,采用专利,保护新技术。他在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同时,于1881年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专利申请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