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雪峰 《半月谈》2005,(7):4-55
藏族人把我们所说的池塘称为“海子”。有一天,我和我的学生郎加足站在大海边。.我问他:“海大吗?”他回答:“大!比‘海子’还大!”那时。我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他,但结果是苦难塑造了他。20多年的“苦海”,4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被挑断了手筋,被打断了腿的韩美林,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画了50多年的画,10多年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用人名命名的美术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从书画作品到手工艺品,从钧瓷到紫砂,再到城市雕塑,作品的数目之多,是要以“万”为单位计算的。他的画很值钱,却从未获过什么奖;倒是他写的散文,一个奖接着一个奖地被捧回家来。 他达观,也幽默。我们谈话时,小狗跑过来了。我问:“是‘刘富贵’,还是‘二锅头’(他给狗起的名字)?”他说:“这个叫‘锅饼’,它太太叫‘烧饼’,都是吃的。前些时候,它们生了4个孩子,一个叫‘不吃’,一个叫‘白不吃’,一个叫‘不拿’,一个叫‘白不拿’。‘锅饼’总巴结我,对我好极了,长得很漂亮,群众关系却特别不好。”我想,这种达观应该是他历经磨难,未曾倒下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鲁迅一生反对思想禁锢和阅读强迫,但他死后却被竖立成一个“牌坊”。这是鲁迅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还原鲁迅不仅要把“神”还原为人,还要正视后人的争论:“鲁迅是黑暗的吗?鲁迅是否已经过时?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其实音迅从没要求不朽,相反,他盼望速朽。但显然,我们的世界依然存在先生所愤恨的“瞒”和“骗”。——题记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即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身体力行,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相似文献   

5.
我觉得很难把“张强”这个名字与一位53岁的人联系在一起——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招待所里,我们的谈话便从他的名字开始。 “我生于1945年,也就是抗战胜利的那年,”张强说,“家父给我起名一个‘强’字,一是为祖国的强盛,一是因《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自强’之意。”  相似文献   

6.
韩国一位汉学教授曾跟我说:“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平天下是指“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因此,  相似文献   

7.
——我们做不起“美国梦”——我们不想做“苏联梦”——我们不会做“欧洲梦”——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中国和平崛起梦”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说:“中国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洲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必坚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讲演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质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做不起‘美国梦’;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会做‘欧们也不想做‘苏联梦’。”中国人不能做“三个梦”@朱根华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蚁族’使我不由得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的潘晓大讨论,巧合的是,和我接触的许多‘蚁族’,虽然表述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的呼号。上个世纪潘晓事件引发人生观、价值观大讨论时,‘蚁族’的大部分还未出生。两个世纪,同一种声音,个中的含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品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发表《台江苗族的盘瓠传说》一文,我有疑义,故趁去台江看望病友之机,与酒素同志一道于去年冬去台拱寨及张家寨作了调查。在县志办的张德麟同志陪同下,我们访问了年已88高龄的老人(台拱寨王文炎老师的堂叔)。去到他家,用苗语说明来意,他很乐意介绍。老人说:“我年纪大了,头脑不那么清楚,多的已记不得了,只记得‘篓江略’(过鼓社节)是祭‘妹榜妹留’、祭历代祖宗,鼓塘就在背后山腰草坪上, ‘篓江略’是很热闹的”。 次日,我们主张家寨访问。碰巧,在途中就遇见一老太太,她也是86岁高龄了,但很健谈。她说:此地王家才过“篓江略”,我们南东寨和台拱寨王家是兄弟,是一个“江略”,  相似文献   

10.
喧嚣的城市,在正午阳光的灼烧下,显出了几分疲惫,可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副局长肖发正在临时办公室部署侦破一桩缉毒案件。看着那狭窄、陈旧的办公室,我不禁有几分疑惑,带我上来的那位民警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肖大哥在盘龙分局大楼也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可他考虑我们两头跑太麻烦、太费时,就在刑侦大队长的办公室里搭张桌子办公。”“肖大哥?”那位民警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叫习惯了,我们私下都爱叫他‘肖大哥’,因为这些年来,他不光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们的老大哥。你可别小看这声大哥,让我们叫这个长、那个长的很容易,可这一声‘大哥’却是发自肺腑的。”  相似文献   

11.
隆冬的一天早上7点30分,82岁的离休干部夏永安老人又准时来到省会平安公园“新闻角”,开始了他八年如一日的每日一课的“说新闻”,他的周围顿时围拢过来一圈儿忠实听众。因当时正值省两会隆重召开,夏老抓住“新闻眼”,兴致勃勃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我们河北这几年有很大变化呀!……报告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沿海’。咱们河北是个沿海大省,却不如山东发展快,河南也赶上来了。我们这次抓‘沿海’,可是抓对了。过去我们河北只有一个港口,现在有4个了,这4个港口在全国可是举足轻重啊!如果全建好了,那可不得了,我给起了名字,叫‘渤三角’……”  相似文献   

12.
孙红英 《政协天地》2011,(12):43-45
“他是打造中国古典工艺家具的旗手,是推动‘仙作’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推手,是‘仙作’理论的奠基人。”这段话,加上引题中的“六个一”,是新华网对仙游县政协主席何锦驰的评价。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是个不一般的人。采访证实了记者的想法,他说:“我是一只孔雀!”  相似文献   

13.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凯 《就业与保障》2012,(12):48-48
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始“就职演讲”前,向记者们表达了谢意—— “这些天来,各位记者朋友对这次大会作了大量报道,向世界各国传递了许多‘中国声音’。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在此,我代表十八大大会秘书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了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把锁在门上的大锁,一根铁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把它撬开,大锁却纹丝不动。这时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躯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杵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却打不开它,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平静地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16.
一、树立形象,为学生作好表率1980年,我刚当教师,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师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好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相信你有能力,而非等闲之辈。”问及怎样才能让学生信任,他说:“课余走笔,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办法之一。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会写文章的人就是‘秀才’、‘能者’。”1981年,我发现一位山区青年团员冒雨修沟积蓄雨水供群众饮用,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其写成一篇通讯投寄《春城晚报》。不料,那文很快发表,老校长高兴了,把学生召集起来,挥动着那张报说:“你们杨老师已经在省级报上…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学问     
“您好!我是上海交大的志愿者毛东元……”躺在毛东元面前的是一位88岁患帕金森病的老伯。老伯很喜欢说话。但是有时很有逻辑有时却有点迷糊。毛东元和伙伴们第一次来看望老伯的时候,老伯显得没有任何的陌生感,总是很兴奋,也总有说不完的话。在毛东元看望他的第三个星期,老伯的床位空了。“他总是对我们进行再教育,让我们体会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他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真实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何翔 《两岸关系》2004,(1):59-62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所以我常对我的亲朋们说,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郭雪筠 《台声》2022,(21):67-69
<正>“我是九二共识之子”,这是厦门大学台湾教师邱士杰,对自己为何成为“左统青年”的一个总结。“左统”,顾名思义,左派并且支持两岸统一。别说在台湾,可能很多大陆民众对于“左统”这一词都感到陌生。“我的立场是‘左统’,就是作家陈映真自称的‘左翼统一派’。这在台湾属于小众群体,甚至会有一些人戏称我们是‘奇葩’。就算在大陆,碰到一些大陆朋友,对‘台湾左统青年’也会觉得好像‘很怪’,不象是他们会遇见的‘传统台湾人’。但我就是一位普通家庭出来的台湾人,  相似文献   

20.
在谈到刚刚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王选时,北大方正集团副总裁刘秋云对记者说:“和他共事十几年中,我跟他商量工作没有一次超过10分钟。他没有太多的客套,在他的讲话稿里,没有‘帽子’,也没有‘鞋子’。”王选的确可敬,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中国的印刷术才告别了铅与火,走上激光照排的新时代。他把时间看得比什么都珍贵,不仅“18年没有星期日、元旦和春节的休息”,而且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也都是直入主题,从来没有“帽子”和“鞋子”。和王选相比,我们现在许多的会议、许多的讲话中,这样的“帽子”和“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