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青年敢于冲破传统的世俗的羁绊,树立与现实一体、与世界一体的观念,追求绚丽多彩的精神生活,呈现出鲜明的、多变的文化“热点”。本文试图从概念、建构、特征、功能和趋势等五个方面就文化热点在理论上进行初步的阐发,从而寻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概念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来,青年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使人感受到阵阵热浪,歌舞自娱热、影视观评热、社会交际热、服饰美容热、旅外观光热、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本质的文化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本质是文化构造的结果 ,是自然性与社会性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结合。青年本质主要由精神文化构造。当代中国主要是三大精神文化构造青年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本土新生代文化。当代文化构造青年本质的主要问题是 :缺少主流精神文化 ;文化评判标准模糊 ;文化管理失误。要构造良好的青年本质 ,就必须建设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一、从嬉皮士到五月风暴自从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出现了所谓“垮掉的一代”以后,西方世界中就产生了与一向占统治地位的中产阶级文化完全对立的青年文化。许多青年蓄长发,穿奇装,反对传统价值,探索新的生活方式,企图用东方宗敎的坐禅入定来达到个人超脫。这一趋向到六十年代发展为有名的嬉皮士运动。如果说“垮掉的一代”还只是少数颓废派诗人作家及其追随者在文艺领域的活动,那么,1967年以“爱情与和平”为口号的嬉皮士“旧金山爱情  相似文献   

4.
处在大变革时代的一代中国青年,一方面无法回避咄咄逼人的现代文明的挑战,享有着文明进步、社会改革所带来的一切。另一方面缺乏自我更新的文化机能。又背着传统文化的重负。于是,他们在觉醒中困惑,在变革中迷惘,在自我裂变中形成了二元文化心态: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逆向反叛,对现代文明的开阔接纳;无意识中对传统的积淀认同,对新潮的防御抵制,矛盾对立的两极形式、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深层的文化心态结构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支配着青年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二元化是当代青年文化心态的根本特征,它涵盖了当代青年文化心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体反映在  相似文献   

5.
王彬 《青年研究》2005,(5):20-24
当代社会结构转型使整体社会氛围和文化精神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体现在当代青年人格结构的深刻变化上。对与广告一起成长的当代青年来说,广告在其人格结构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告的无处不在使广告成为当代青年的公共图腾,成为其人格结构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青年文化,是青年这一特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从中体现了年轻一代同年长一代迥然相异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作为和社会传统的主流文化明显有别的非主流文化或曰亚文化,青年文化是现代社会剧烈的文化变迁的直接产儿;同时,形成了的青年文化又参与、影响、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变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变迁的方向。考察自产业革命,即现代意义上的青年产生以  相似文献   

7.
本文资料取自199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组对四川省1000名青年的问卷调查”,“人际交往”与“文化意识”是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本基本情况是:在校学生占77%,工人占4.2%,农民占3.3%,教师占5%,机关干部占3.3%,个体户占0.6%,解放军占3.8%,待业青年占1.4%;文化程度分布为,初中占8.4%,高中占26.7%,大专占16.3%,大学占45%,大学以上占3.6%;年龄范围在14—35岁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的影响,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北京青年研究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在1993年11月—1994年1月间,对北京地区14—30岁的青年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共发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调查样本分层如下:男性为55.6%,女性为43.8%,工人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经历以及它怎样最终成为已成的模样。知道了过去的社会以及它的进化,会使你得到一条线索,以找到那些运行于社会中的要素;那些推动社会的潮流和力量;那些构成事件的群体及个人的动机和冲突。所以尽管你很难说历史规律存在着自然科学般的规则性和精确性,但却存在着具有统计性质的可能的概括。而文化则是历史的投影。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又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背景,深入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内部展开调查,分别对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他们对文化的自我认知等情况开展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论指导实践,最终目的在于宣扬和深入理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郑挚 《瞭望》1984,(42)
黄自平,这个以惊人的毅力在寻求知识、传播知识的瘫痪青年,将他列入我国当代优秀青年的行列,是毫无愧色的。黄自平在知识水平上所达到的高度,与一些专家、学者相比,也许是不足道的。但是,他在顽强坚韧、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黄  相似文献   

12.
一群年轻人的形象在我眼前掠过,他们风华正茂,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尽管目前在人生舞台上还没扮演“主角”,但也已不是什么“看客”了。当进入21世纪后,这代人将逐渐拿过“接力棒”,掌管并主宰中国的命运。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又将如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亚宁 《理论导刊》2006,2(6):76-78
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他们在思想意识、民族国家意识、政治价值评价标准、政治价值取向等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青年政治价值观进行构建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概念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问题。现实中存在多种青年概念的定义。从综合研究青年的角度,根据人们对青年概念的认识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定义当代青年是处在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格基本形成和社会自立初期阶段的人;当代青年的年龄界定在18至35岁之间。当代青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由青年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的生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十年的诸多变化中,青年人在社会生活领域中采取的各种创新以及大胆妄为又变幻莫测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引人注目,既让人赞叹不已也遭人非议。然而,青年人在生活观念上的变化要比这些外在的、表面的行为方式具有更深远的含义,因为正是意识深层的观念变迁才促成了目前的行为表现,同时也预示出来来将采取的行为模式。本文基于我们价值观课题组在1988年和1990年进行的两次全国性问卷调查资料,从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现实生活的价值判断和理想生活的自我设计这几个尺度来测定当代青年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意识。正是  相似文献   

16.
青年文化     
①指流行于青年人社会群体中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是青年人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为青年人社会群体所共享。②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类型,即“年轻的文化”。费孝通教授认为:“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扩张的,一种是生了壳,停止了生长的,我所谓‘年轻的文化’就是第一种。美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业对青年人来说,不仅意味着实现经济自立,更是完成向成年人过渡的必要条件。青年人通过就业谋生,也通过就业谋取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表现其社会责任感,从而走向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青年对职业的评价和择业因素的考虑,是了解和研究青年价值取向的重要指标。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必然影响青年的职业价值观。现将“十年来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演变”课题组1988年和1990年两次调查中有关职业价值观部分的统计数据作初步整理和分析。一、新旧观念交错的职业评价据1988年春夏之交的抽样调查,2552名16岁到35岁各种不同从业身份的城镇青年,对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青年的世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俗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尺。本文就不同时期青年人生价值的世俗化倾向进行了简略的描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代青年的道德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人认识了世界,也使世界认识了中国。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然而作为滞后性很强的道德观念,作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程度如何呢?特别是在一个泛道德的国度里,作为代表国家未来的青年一代的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程度如何呢?这是一个急待回答的理论问题。这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青年价值取向”的大型调查回答了这个问题。所谓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对主体人与客观事物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翻开报刊杂志,一批批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的有为青年跃然纸上,看一看电影戏剧、文艺作品,无数众多理想远大、富于才华、勇于打开新局面的青年形象尽收眼底。张海迪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可贵品格;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夺得“三连冠”的英雄气慨;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得一块又一块金牌的坚强毅力;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