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嘉欣 《台声》2023,(3):109-110
<正>“你为什么想来台湾念书啊?”“嗯……想出来看看,扩大和这个世界的接触面吧!”在台湾待久了,很多陆生大概不加思索,就能条件反射地解释“为什么要来台湾”这个问题。我来到台湾,好奇台湾长什么样子,于是开始旅行。大一的时候去台东鹿野,我在那里和一个伯伯种菜、钓鱼,帮他煮饭,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2.
阔别20年,老同学相聚,百感交集。在对台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6年,不是没有调动的机会,不是没有离家近一些,收入多一些的岗位,只是一份不舍,让我没有办法离开。这份不舍,归结一个字,“情”。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就被这个“情”字感动着,激励着,鼓舞着,这份“情”骨肉相连,这份“情”血浓于水,这份“情”魂牵梦绕,这份“情”不胜枚举。我的心第一次被震撼,是在多年前接待台湾家庭教育学会来访的活动中。这个团组来自台湾20多个县市,都是台湾从事基层家庭教育的青年工作者。第一次到祖国大陆来,他们对大陆有五花八门的想象。当时,为了让台湾同…  相似文献   

3.
赵辉 《台声》2011,(4):98-101
月初,借着马世芳宣传新书《昨日书》的机会,又一次见到了这位闻名两岸的台湾大龄文艺青年。棉布衬衫、牛仔裤、球鞋……这个年至不惑的台湾六年级生(特指台湾“70后”一代),依然青春气十足。“我承认自己装着一个老灵魂。”在这个老灵魂里,装着的是聆听、是阅读、是写作,以及更多。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现有政党中,国民党和民进党是最大的两个政党。国民党一直是执政党,民进党是新崛起的最大反对党。近两年来,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已开始下滑,而民进党的发展前景则正被许多人看好。其未来的情况究竟会如何?这里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民进党的社会基础我个人一向认为,台湾民进党的社会基础是中产阶级,包含中小企业主和相当于他们生活水平的大专教授、中下层公教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代表他们利益的知识分子。这个阶级是随着台湾工商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则开始于70年代,壮大于…  相似文献   

5.
熊进玉 《两岸关系》2008,(11):56-57
对于出生在70年代初的人来讲,台湾是个在每一生命时段都曾有过深刻记忆的地方。我与台湾的约会就随着这个记忆在进行着。 小学时,翻开地理书,赫然就是《美丽的宝岛—台湾》的课文。书中写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那里物产丰富,是“水果之乡”、“蝴蝶王国”。  相似文献   

6.
郭炤烈 《台声》2001,(12):20-21
居住在上海的台湾同胞,都经常亲切地把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称为“台胞之家”。今年9月,这个“台胞之家”迎接了她的成立20周年,而不久之后,比这个规模更大的“台胞之家”———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也将迎接她的成立20周年了。“台胞之家”,对长年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台湾的我来说,是多么可亲的称呼啊。今秋,正是我离开故乡整整55个年头了,占了我人生一大部分的半个世纪早已过去了。我是我国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作为台湾的第一届公费生,到北京大学念书的。那一年,北京大学刚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复员”回来,我是怀…  相似文献   

7.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8.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13,(10):63-67
退休了,我仍然在忙着。我腾出房子,正在筹建一个“创作室”,名为“旗盼”。来到这个斗室,书橱里陈列的是关于台湾和两岸交流的书刊杂志,  相似文献   

9.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这么多著名专家学者,来参加我们这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我想谈一些相关联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学校“怎么办”徐晓燕赴台采访期间,虽然行色匆匆,但因我从大陆的暨南大学毕业不久,很想知道台湾的学校是怎么办的,于是走马观花,留下了台湾教育界的一些印象。此清华非彼清华在绵绵细雨中,我来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不同,大陆北方的校园...  相似文献   

11.
傅丽萍 《世纪行》2008,(6):47-48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孩提的时候,“爷爷”这个称谓,在我们家是忌讳莫深的——因为爷爷在台湾。  相似文献   

12.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香港问题,台湾问题,还有西藏问题,人权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是要长期斗争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这些本不成问题,和你美国有什么关系?可它就把这些算为问题,它要同我们谈,其实谈也可以...  相似文献   

13.
陈友冰 《两岸关系》2008,(11):34-36
近五、六年,每年都要到台湾转一转,或是去担任客座教授,或是短期的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访台期间,当然也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旧朋新友,喝酒聊天,或是借讲学之机,登山临海,探胜访幽,大快朵颐之际,也渐渐熟悉和了解了台湾的方方面面。在一本于台湾出版的小书“后记”中,我曾谈了台湾人见神就拜、让如来、关公、济公三人莲台并座这种宗教信仰上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14.
郑坚 《统一论坛》2008,(2):43-45
2008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46周年。凡我台湾子民,都应牢牢记住历史上这个非常的日子,都应永远缅怀“开台第一伟人”郑成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经营开发台湾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8):29-30
宜璇是我最先熟悉的女孩儿。这个清爽大方的台湾姑娘的自我介绍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大家好,我叫吴宜璇,因为我超级能吃,还有一个绰号叫‘吃不饱’,我现在在读台湾逢甲大学硕士班,很高兴认识大家!”  相似文献   

16.
台湾之行     
“闽台一家亲”,我身处海峡西岸的福州,不少亲友生活在海峡东岸的台湾。对这个美丽的宝岛,我魂牵梦萦已久。乘着陈江会谈的东风,我以83之龄,于“大三通”尚未启动的2008年11月下旬即迫不及待地启程,在福建中国旅行社和台湾中国时报旅行社的接待下实现了宝岛之行。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系的大思路、大战略“四个如何认识”和中国的国际战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策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 人们都在谈论全 球战略问题,我只 略谈三点。 中美关系的 大思路、大战略 就我所知,近 几个月来,有多位 重要的美国人对 中美关系主要是台湾问题,谈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意见。一位资深的战略家、外交家对一位中国朋友说:“目前中美关系又到了一个相当严峻的时刻。希望双方有识之士一起努力,要想点办法,坐下来好好谈,谈些大战略,甚至可以签一个协议。”他还说:“让我们一起讨论在今年美国大选后,中美怎么一起来发展些大…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4,(5):8-11
台湾“3&#183;20”大选,出现了戏剧化的过程及戏剧化的结果,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对大陆当局来讲,想象中,是相当失望、挫折、不解、两岸关系到乎所有海内提出一些分困惑,以及不满和焦虑的了这个地方,接下去,该外中国人都深切关注的课析与看法,依序述之。台湾问题及怎么走,是几题,我愿就此提出一些分析与看法,依序述之。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代去台湾之前,就听说台湾也有个“故宫博物院”,所以,我一到台北就向亲友们提出参观“故宫”的要求。因为我曾先后五次参观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次来台北参观,对具有同样名称和内容的展览,完全是出于好奇的对比心态,想看一看这个被盗运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