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政隆 《党建》2022,(8):7-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的出版发行,是“三农”领域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最权威、最经典、最系统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我们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回答了“为什么要解决‘三农’问题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和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发生的真实故事,启示人们,在现实中多么需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今换位思考是新亮点:假如我是农民怎么想?“三农”不是一头牛,任你怎么使唤摆布;“三农”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装;“三农”不是香饽饽,谁都想伸手拿;“三农”不是摇钱树,越喊越来钱;“三农”就是你我他,还有我们的父母兄弟,是活生生的现实社会,要吃要喝要生存。没有农民的健康,城里人还得戴口罩,没有农村现代化,哪来的国家现代化。“多予、少取、放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是  相似文献   

6.
陈紫烟 《当代贵州》2023,(17):74-75
<正>“三农”短视频是当代大众了解“三农”问题的一扇窗。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三农”短视频在其生产、传播中出现的情感与内容双“脱嵌”问题日渐凸显。在全媒体时代,“三农”短视频要以品质和情怀为要素,提高内容质量和话题活跃度,在数字化土壤中好好讲故事,讲乡村好故事。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关键的一步。本文作者在分析“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具体措施,这对于当前做好“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人口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延农 《发展论坛》2003,(12):77-7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样引起了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三农”问题与目前农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何联系,解决“三农”问题应该有怎样的人口政策,本文试图以山东省为例,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解读“三农”问题。一、山东省“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社会改造和社会发展问题。“三农”问题与政治、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密不可分。它既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相似文献   

9.
维护农民权益 促进“三农”的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的】 1、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2、了解中央“一号文件”产生的背景、指导思想和主题内容;认识“一号文件”的重大历史意义;领悟党中央、国务院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制度变革上的重大决心。 【教学内容】 1、“三农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战略地位。 2、“一号文件”的鲜明特点和重大历史意义。 3、“一号文件”的主题内容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重大责任。 【教学重点】 1、“三农”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和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 2、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三农裂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王天意 《求实》2005,(12):97-98
在解读和探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非常强烈的“三农牢骚”:有对政治体制不满的宣泄;有对政府立场的诘难,有对结构性腐败的归因。“三农牢骚”具有偏执性和煽动性,它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诱发农民的不满情绪。“三农”问题研究者如何端正视角,实事求是地解读“三农”问题的根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正是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才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然而在对人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的本质看做先验的或预成的。因此,现代人学思想要排除对人的本质规定,把人看做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被认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固定的预成之物,于是便实现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从人的本质维度向人的生成维度和自由维度的哲学转变。  相似文献   

20.
“摔跟头”     
蒋国平 《唯实》2009,(2):96-96
“摔跟头”也叫“摔跤”,是生活中常见之现象。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摔些跟头,尤其是孩提时代,不摔跟头恐怕就学不会走路。 人们常用“摔跟头”来比喻工作或人生道路上的失误或失败,这比喻还是较贴切的,不管什么“跟头”,或是影响前进的步伐,或是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更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或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