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OECD-WTO最新发布的国际投入产出表,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并进行国际比较,然后分析了其变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逐步上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变化机制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中间品出口比重较低,是导致服务业GVC前向参与度较低,从而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偏低的主要原因;而导致服务业出口中间品出口比重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和竞争力较低。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是提升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史妍嵋  周慧 《理论前沿》2005,(18):11-12
全球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引发了新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的显著特征,其态势备受关注,影响将会十分深远。这轮产业转移,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和优化服务业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刚刚兴起的服务业国际转移,中国要尽快行动起来,充分认识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并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争取把握机遇,抢得先机,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3.
服务业在一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业统计工作是服务业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方法单一、统计数据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要提高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水平,一是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的认识;二是要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三是要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四是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五是要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素质。  相似文献   

4.
国际比较项目(ICP)旨在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规格品的可比价格数据,测算各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PPP),作为货币转换因子用于国际经济比较。ICP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统计合作活动,中国先后参加了以1993年、2005年、2011年、2017为基准年的四轮全球ICP调查。中国参加ICP有助于准确测算中国购买力平价,促进国际统计交流与合作,加强统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面临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后的"新常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正遭遇严峻挑战,国际分工地位亟待提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又能支撑和引领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服务出口是在全球更大范围内专业化分工的直接表现和反映,服务进口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资,不仅直接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发展,而且会通过关联机制以及溢出机制等作用,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江苏地区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现实效应。在我国服务业开放度相对不足、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已成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以此带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并由此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能级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农业现代化、现代跨国投资等都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服务现代化,可以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关系着中国经济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化城市,如何提高现有城市的能级,如何争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无疑将是建设一个“国际化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所有城市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也持续上升,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信息、咨…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共识,这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要解决服务业发展慢、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管理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同时要加强引导环境建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快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碳交易体系,积极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培养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建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从而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该产业出口的技术能力(产业质量、高端转移),并通过这些能力提升该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网络上的分工地位(产业空间、话语权)。实证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因有利于催生更多的高端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有助于服务业高端人力资本的积累而能提升服务业出口技术能力,进而实现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 1 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和比较 ,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并对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起步的。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总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对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来说,既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抓住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1.
从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的高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把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广州市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国际先进城市以现代服务业作为主体产业、广州现代服务业与国际先进城市的差距、以全球资源和需求发展广州现代服务业,打造"广州服务"三个角度来分析。促进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处理的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收入和消费是经济社会统计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统计口径不一样,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统计结果也会不一样。国民经济统计中的虚拟处理,是对未发生直接货币流动的经济活动作统计测算的方法。在考虑虚拟处理因素之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与未考虑虚拟处理相比,会有显著提高。同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会一定程度下降。民生状况的国际比较,必须基于同样的统计口径和标准。我国已经制订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中包括对虚拟处理的改进。期待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中的虚拟处理,在数据翔实性和公开性方面,不断跟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无形资产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对现代服务业中国有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保持国有资产,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无形资产”的范围进行了确定,然后结合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国有无形资产管理在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方面的现状及其缺陷,提出了法律体系完善的相应对策和监管机制再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有效利用GATS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中国服务业在海外遇到的歧视性待遇, 发展我国有优势的服务业出口, 就要利用 G A T S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包括根据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核心原则, 对竞争力不同的国家采取相应的对策, 并利用东道国开放的部门与条件, 以及区分实质同形式上的国民待遇, 取得跨国经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在发达国家下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四种动力机制,即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科技进步的带动机制、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和体制政策的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需求正相关,与制造业需求负相关。不同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服务业需求依赖型,新兴经济体大多是制造业需求依赖型。即便中国服务业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但服务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度,中国仍明显低于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原因在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自身需求不足,以及消费性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不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自身需求不足,又根源于其内部资金型与知识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各自的自我需求不足。据此,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服务业生产力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际服务业生产力的基本现状,论述了服务业生产力增长对于总体生产力增长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如何促进服务业生产力增长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化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文化服务业的开放既是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释了文化服务业的属性及其产业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服务业的开放必须以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为前提,要实行渐次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参加国际组织的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学者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并注重运用国际法原理分析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然而,中国国际法学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等不足.今后中国国际法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与中国外交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法发展的新动向等,则可作为以后中国国际法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战略思想是一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外交大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外交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创新,特别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创造性地提出国际战略思想,对当时和此后的外交工作进行全局指导。对新中国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在理论基础、时代特征、国际形势和国家实力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新中国外交中的国际战略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