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刑事二审改判制度中,二审法官常常要面临着在道德风险、职业风险和人际风险之间的艰难选择。这种状况是由我国二审改判制度的风险环境造成的,而法官们则采用请示制度、发回重审、有罪推定的方式予以应对。改善刑事二审改判制度的风险环境以保证司法公正,有赖于对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刑事二审审理范围、改判适用条件及程序等进行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宁津县法院认真落实人大建议,通过严把案件流程关、质量评查关和案件整改关.狠抓法官办案质量,使案件质量明显提高,二审发回、改判案件平均下降27.1%。案子办得及时了、公平了、漂亮了.当事人也满意了。上半年.群众对法官考评满意率93%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二审诉讼制度尚不能充分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价值.特别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关于二审裁判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裁判的种类不全、改判的内涵不清、改判或发回重审的理由与证据规则不符、重实体轻程序以及影响程序的安定等.完善二审裁判制度,须遵循公正、效率原则,当事人处分原则以及程序与实体并重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加二审裁判类型;二是明确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与利益变更原则;三是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改进发回重审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加强审判管理,严格落实审判责任,全面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四项制度”,维护司法公正,郓城县法院推行了重审改判案件研究定性及责任追究制度,改变了以前对重审改判案件是否为错案,难以认定、审判人员责任不明、责任难以追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曾晓梅 《前沿》2006,(6):130-132
善意取得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不仅在理论界已经成为维护交易安全的重要理论,而且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得到广泛适用。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应严格区分该制度与民法其他相关制度的区别,并注意与其他制度的衡平与衔接。  相似文献   

6.
游伟 《民主与法制》2011,(23):49-51
对于关心云南李昌奎案,以及所有关心着我国死刑政策和实践的人们来说,看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发出的对其终审改判李昌奎“死缓”的判决提起再审的决定书,无疑会觉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虽然,围绕着这样一起强奸、故意杀人案件的改判之争只有短短的十来天。但由此引发的各界密集关注乃至专业化讨论,则是网络、媒体的功劳。从现实情况看,被害人家属对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李昌奎死缓的强烈不服,  相似文献   

7.
从某市近三年上诉案件的情况看,"上诉审"存在许多问题:以量刑不当理由改判的比率过高,以立功、自首"改判的比率较高,"民事赔偿和解"反复减刑,履行法院一审判决法定义务的行为被作为上诉改判的因素。在上诉案件的办理中,二审法院审判理念存在问题,缺乏维护一审判决权威的意识;"应改不改,不应改乱改"的现象突出,量刑严重不规范;改判随意性较大,损害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应加强对上诉审改判案件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8.
在重新审判"发回重审"死刑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容易存在有罪推定的倾向、依据补强证据再次适用死刑的倾向和漠视侦控行为合法性的倾向,为此重审法院应杜绝片面依据侦控机关提供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存疑补强证据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型"发回的死刑案件,如果经过重审认定的案件事实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也不宜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涌改判案折射司法与传媒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名昭著的沈阳黑帮头目刘涌改判死缓案已经令舆论哗然乃至激起公愤 ,这无疑是今年继孙志刚收容被伤害致死案之后 ,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又一起重大案件 ,刘涌改判案已经成为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黎民百姓津津乐道的焦点。据法制日报网站和中国普法网9月3日报道 :“据可靠消息 ,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辽宁刘涌一案 ,已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目前 ,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抓紧对此案的审查。”近年来 ,从刘晓庆案到孙志刚案 ,司法与传媒的冲突可谓由来已久。可以说 ,刘涌改判死缓案再次让司法与传媒的冲突升级 ,人们正在对处于舆论哗然和民怨沸腾背…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英国的专家证人制度,近些年来在我国诉讼体制改革过程中掀起了一波浪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已有呈现。专家证人制度积极的法律价值是我国引入该制度的动力,但作为国外一项历史悠久的证据制度,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将其移植入我国,会因法律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兼容反应。因此,探析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施行难的原因,对于促进专家证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是法院执法的灵魂和生命,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形势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丰润县人民法院从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入手,实行案件逐月评查制度,对案件审执实施全程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年,我院共审执各类案件5198件,上诉案件发还改判率由上年的2.1%下降到0.84%;去年1—7月份我院共审执各类案件2736件,比去年同期提高23%,而上诉案件发还改判率仅为0.64%。因执法不公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明显减少,1997年比1996年下降了41.6%,没有出现一起越级访和集体访;1997年,我院在全县十五大系统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名,率先夺得了  相似文献   

14.
正最高人民法院对顾雏军一案的再审改判,充分体现了政治意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有机统一。法治与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本案的再审改判就是这种理念的现实转化。2008年1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犯挪用资金罪,综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  相似文献   

15.
李红辉 《求索》2012,(6):228-230
院长、庭长审批案件制度本质上是以审判权作为管理对象的案件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其生成有内在的制度规定性,也有支撑运作的诸多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和功效,它注定会在司法实践中长久存在。改革这一影响审判权公正行使的法外制度,实质上就是要将法院审判权"去行政化",因此必须对法院内部机构进行裁撤、精简和分序列改造,重新优化配置审判职权,辅之建立科学的法官办案绩效考评机制和法官责任追究机制,构建起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6.
臭名昭著的沈阳黑帮头目刘涌改判死缓案已经令舆论哗然乃至激起公愤,这无疑是2003年继孙志刚收容被伤害致死案之后,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又一起重大案件,刘涌改判案已经成为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黎民百姓津津乐道的焦点。据法制日报网站和中国普法网9月3日报道,“据可靠消息,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辽宁刘涌一案,已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抓紧对此案的审查。”近年来,从刘晓庆案到孙志刚案,司法与传媒的冲突可谓由来已久。可以说,刘涌改判死缓案再次让司法与传媒的冲突升级,人们正在对处于舆论哗然和民怨沸腾背景之下的…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推出让败诉人评议法官的司法公正新举措;1999年,他们将这一做法形成制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受到最高法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两年来,他们先后邀请了25作案子的败诉方当事人上门,当面听取意见,先后将8件案子进入再审程序,对3件案子进行改判。这是去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邀请的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29)
正聂树斌案的改判,必将在全社会产生信仰法治、信赖司法的正能量,我们应该记住为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的过程,同时要从中汲取教训,不要心胸狭隘,更不能知错不改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此案的再审改判,践行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一贯方针,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这是社会进步、司法公正、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聂树斌案  相似文献   

19.
宫鸣 《人大研究》2004,(3):12-14
(一 )外部监督产生原因分析减少司法腐败被认为是外部监督存在最合理的理由 ,但在被调查案件中却鲜有审判人员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的案件 ,看来问题不在于此类案件的多少 ,而在于其严重危害性 ,还在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司法腐败的土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关于再审改判本院生效裁判案件原因分析》 ,对该院 2 0 0 1~ 2 0 0 2年度再审改判本院生效裁判 4 0案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被改判案件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现新证据和原裁判矛盾 ;(2 )刑事判决刑罚失当 ;(3)原审判人员责任心不强 ,忽视收集必要证据和漏引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20.
杨镇海 《人大论坛》2012,(10):25-26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毕节市纳雍县人民法院审结刑事案件161件,与2010年相比,上诉率下降8%,改判、发回重审率下降7.9%;2012年1至8月,该院审结刑事案件121件,与2010年相比,上诉率下降11.4%,改判、发回重审率下降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