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任务为导向的巡视组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巡视组的工作对于加强腐败打击力度、保证党的清正廉洁以及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作机制的不健全和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作为任务型组织的巡视组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进一步优化巡视组工作的路径主要有:增强巡视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健全巡视组"回头看"的工作机制,完善巡视成果运用机制,助推巡视工作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王春玺 《理论探讨》2015,(1):107-111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要从完善地方党的领导体制入手,重点是理顺"五大关系":理顺地方党的全委会与常委会的权力关系,发挥党的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理顺党委书记和委员、常委的关系,进行党委内部合理分权;理顺党委集体决策与党员群众民主参与的关系,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理顺地方各级党代会与党的委员会的权力关系,使党代会在重大决策中能经常发挥作用;理顺地方各级纪委与同级党委、上级纪委的关系,完善地方纪委领导体制和巡视组制度。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21)
<正> "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时间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 进入本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对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出阐述,近年来"调高、扩中、提抵"目标日渐清晰,成为新时期指导收入分配改革的思想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说,收入增长与财富分配的过程往往就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参与的主体越多,越容易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18):16-16
目前,1O个中央巡视组,已分赴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等5地,水利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版集团、中国人民大学等5单位展开调研工作。在为期2个月的巡视期内,10个巡视组要了解被巡视地区(单位)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随着10个中央巡视组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巡视组”顿时成为热点话题。中央巡视组为何受到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对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把欠薪引发的劳资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集中体现在"全面"、"严"、"治"三个方面。巡视作为一项党内监督制度,是实现上级监督下级的重要手段。巡视制度既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打下基础,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动力,更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给予保障。通过进一步强化对巡视组自身的监督、建立巡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完善巡视工作方式与程序,能够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提升党的治理能力,使巡视制度真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7.
蔡永飞 《团结》2013,(3):54-58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也包含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本文认为,十八大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要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十八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解决"三农"问题确立了指导思想(一)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强化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8.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派驻监督在探索中初步构建,在完善中逐步成型,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提供了重要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新时代派驻监督改革,必须对70年来派驻监督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在历史经验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以构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来,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央各种督察组、检查组、调查组、巡视组频频下派地方。这其中涉及新开工项目清理、环保、安全生产、换届中的干部人事纪律问题等。一系列督察行动的开展。促使这些难点工作得以推进,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北方 《侨园》2016,(4):3
正近日,《京华时报》刊文,据湖南省怀化市纪委网站消息,湖南怀化市委巡视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滕树旗严重违反廉洁纪律、生活纪律,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等被双开,此前其遭女儿实名举报吃喝嫖赌、包养情妇。想必读者看了这条消息自然很高兴,笔者也为又"拍死"一只"苍蝇"拊掌称快。一个肩负"侦查"贪赃枉法、为反腐败助力的巡视组副组长,竟然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干出如此肮脏不堪的勾当,真给党的形象抹黑。这样的"垃圾"早该清除可遗憾的是,我们的纪检部门却迟迟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派驻监督通过加强机构建设,破解"欲为无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始发挥"常驻不走的巡视组"的作用。一、实现派驻机构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之前,派驻机构设置范围有限,在140多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中,仅有52家设置了派驻机构,覆盖面不到一半;设置形式也不统一、规范,有的是纪检、监察双派驻机构,有的是单独派驻纪检组或监察机构,且实行"点对点"派驻的单一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巡视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把县疖、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纳入巡视范刚。从全国来看,有个别省(区、市)已开展了县级巡视试点。从四川省内来看,虽然各巡视组在巡视市州时增加了巡视县(市、区谠政“一把手”的内容,省委第一巡视组在巡视达州市时对县级巡视进行了初步探索,凉山州也成立了专门的市级巡视机构,但县级巡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县级巡视工作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不仅面向问题的提出,还面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个人的机械总和,因此,社会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既不同于个人问题,也不等于个人问题的机械总和。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五四"先贤对社会问题的性质存在观念分歧,但都反对偏废"问题"和"主义",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精准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开创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其实早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在"理性"和"资本"两个层面就呈现出一副"单向度"的世界图景。区别于马尔库塞对逃离异化的悲观论调,马克思曾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存在——"资本"的同时,找到了因其而生、与其共生、并注定是其"掘墓人"的积极否定存在:无产阶级;并论证了其"因其应是"、"因其能是"必须肩负的超越异化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以及完成使命的可能性。在当下,面对资本异化的无限蔓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批判的学术探讨,而是可以担负起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仪征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积极贯彻实施"把纪律挺在前面",构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早提醒常警示、早发现常约束、早追究常问责、早查处常建制"的"四早四常"创新工作机制,将严明纪律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中,成效显著。同时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纪律审查力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实现"三转"不够彻底等方面。下一步工作应当重心下移,遵循自下而上、逐级推动的路径,坚持教育在前、立规在前、约束在前、执纪在前、法治在前,特别是以基层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把纪律挺在前面"始终运行于法治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两学一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内国外、党内党外各种挑战的需要。"两学一做"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正确、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五个着力"正是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寻找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两学一做"的开展应该着力于理想信念教育与践行,解决"灵魂问题";着力于党的意识教育,解决"政治意识"的践行问题;着力于党员宗旨观念教育,解决"核心意识"的践行问题;着力于补充党员精神之钙,解决"看齐意识"的践行问题;着力于纠正党员不端行为,永葆党风之纯。  相似文献   

17.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对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四种形态"在铁路公安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不断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对风险问题抓早抓小,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小病抓紧治,不能等拖成大病进手术室。"以往,一些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感冒发烧"式的轻微违纪问题重视不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直至积累成"绝症"。抓早抓小重在"病"前预防,属于"医治未病",是党员干部干净成长、维护党的肌体健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理论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有三个:"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三农"问题的研究现状表明,理论界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同时也暴露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合理的逻辑路径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必将会推动"三农"问题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其中一部分或早或迟会构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社会问题具有公共特征,但它们并不都是公共政策问题。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它要解决的问题显然都是社会问题。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中,对任何一届政府来讲,不可能也没必要去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政府所关注的并付诸行动的政策问题,是那些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列入政府工作议程中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