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经济合同应具备下列四个要件:(一)合同的主体双方或至少一方必须是法人;(二)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和计划;(三)合同当事人必须平等自愿,意思表示真实;(四)合同的形式必须完备。具备了上述四个要件的经济合同,为有效合同。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完备的合同是不多见的。对于那些为数众多、要件残缺的经济合同,其效力应如何确认?理论界认识不一,本文仅就这一问题淡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略论不履行经济合同的法律后果●赵洪生不履行经济合同,就是合同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义务。一、承担不履行经济合同法律后果的责任条件(一)主观上要有过错。过错是指违约方不履行经济合同的主观心理状态。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9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保证是当事人订立经济合同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在订有保证合同(条款)的经济合同中,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经济合同时,保证人应依约代为履行或者承招连带责任。一、经济保证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无效经济保证合同,是指  相似文献   

4.
一 什么是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法人之间或公民之间,为执行行政管理公务,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依法设立、变更或解除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近年来,我国在合同理论问题上曾展开过一场论争,起初是从经济合同究竟应归属经济法范畴还是民法范畴开始的。从这场论争中引发出一个新的问题;除了经济合同和  相似文献   

5.
法律业大教材《中国经济法讲义》(上册)第六章的第五节和第七节中,分别提到了经济合同的解除和解除经济合同两个概念(见第184页和第212页)。尽管二者都引起了终止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字面上也较为相似,但它们却有着本质的不同。经济合同的解除,是指在经济合同尚未履行时或在履行过程中,经当事人双方依法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经济合同的法律行为。解除经济合同,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严重违约或进行非法活动时,法律赋予另一方当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所称的经济保证合同,不是指有保证人的经济合同,而是指为经济合同提供担保的保证合同。我国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为经济合同的履行,主要设定了四种担保方式,即定金、保证、抵押叔、留置权。除此之外,作为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方式之一的违约金,也可起到担保经济合同顺利履行的作用。保证因其本身的特点,无疑是其中主要的担保形式。近年在推行经济合同制中,保证确实为不少合同的履行起到了应有的担保作用,但由于保证的无  相似文献   

7.
鲁华军 《法制与社会》2012,(16):205-20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合同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经济纠纷的根源.因此,企业如何防范经济合同的法律风险,一直是摆在企业经营者与合同管理者面前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在阐述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概念、成因及特征基础上,从分析总结经济合同常见的法律风险及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入手,着重探讨了经济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各阶段法律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8.
契约——作为经济主体联系的纽带,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就更显而易见了。因此,对如何使签订的经济合同更为科学和公平合理,以及如何保证合同履约率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亦更为紧迫和必要,本文试就合同违约责任问题略陈管见,希望对健全经济合同法律制度有所裨益。一、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制度的弊端违约责任制度是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合同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对于保护合同的履行,制裁违约行为保护当事人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合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其前提就是要求经济合同必须是合同法有效的。所谓合法有效经济合同是指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法令和政策的规定,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怎样审查认定经济合同的有效与无效,我们认为: 第一,从经济合同的主体方面来看,要查明双方当事人是否具有权利主体的资格,是否具有权利  相似文献   

10.
审理经济合同案件,首先要解决的是确认经济合同的效力问题。被确认无效的经济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合同双方没有约束力。但是对于合同被确认无效所引起的经济纠纷,则应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的法律、政策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 经济合同如涉及到不同法域之间彼此歧异的法律效力,在合同的成立、效力、解释及履行等方面出现争议时,适用不同的法律将会得出不同的判决结果,这样就产生了经济合同关系的法律冲突以及适用哪一个法域的法律问题。例如,关于涉外经济合同主体的形式的法律冲突: 涉外经济合同中的当事人包括: 中国一方的——企业、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2.
浅谈返还原则在无效经济合同中的适用罗彬一、什么类型的无效经济合同适用返还原则经济合同法第16条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第7条规定:下列经济合同为无效:(一)、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二)、采取欺诈、...  相似文献   

13.
无效保证合同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反法律规定及保证合同的要件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而订立的合同。正确认定保证合同的效力,是审理此类经济纠纷案件的前提。确认保证合同有无效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一、实践中的困惑在经济合同法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制度违背逻辑规律的现象:有的经济合同说它是有效合同,它又不具备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说它是无效合同,又不能在规定无效合同种类的所有法律条款中找到法律依据.这样的经济合同既不有效,又不无效,无法确定其效力性质.因而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的“真空地带”.这里将选择一个来自实践的具体经济合同纠纷案例来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4,(7)
什么样的经济合同是无效的? 按照法律规定,下列经济合同是无效的: ①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计划的合同;②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③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或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  相似文献   

16.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红  王广兴 《中外法学》1994,(2):39-42,46
<正> 一、经济合同纠纷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给经济合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经济合同是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民事主体之间,在生产流通领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如同无形的锁链,把合同双方当事人联系在一起。除非经过当事人之间协议解除合同,或经合同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经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刘文华  谢莹 《法学杂志》2001,22(6):8-11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举世瞩目。通过国际、国内招标方式 ,三峡工程业主签订了大量合同。三峡工程重大设备国际招标及所签合同体现了国家协调与市场调节的相互结合。三峡工程重大设备国际招标合同的经济法性质 ,决定了我国经济合同法制制度的重建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任何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都含有时间效力关系,并受到时间效力的约束。经济合同法关于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就包括时效的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以内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逾期履行义务是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经济合同时间效力,按合同运行的不同阶段,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专利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就转让专利技术与受让方订立实施许可合同的行为。其与经济合同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合同种类不同。经济合同分为购销、买卖、租赁联营、承包、融资、加工承揽等类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则分为独占实施许可,独家实施许可、普通实施许可、分实施许可四种类型。二是合同标的不同。经济合同的标的是产  相似文献   

20.
无效经济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签订的国家不予承认,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在无效经济合同中,民事欺诈行为同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易于混淆罪与非罪界限。本文特就此进行如下分析,以图划清罪与非罪界限。一、无效经济合同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和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