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宏达 《实践》2009,(3):39-40
由自治区公安边防部门始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草原110,经过10年来的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草原110的重大意义.科学界定草原110的内涵和功能定位,深入分析草原110建设的难点,找准深化草原110建设的着力点.才能使草原110保待旺盛的生命力,在促进自治区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发展草原畜牧业,关系畜产品供应和农牧民增收,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本文通过对哈巴河县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的调研,提出了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从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强化草原禁牧监管,实施牧民转移安置,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禁牧成效几方面对进一步落实奖补机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肃北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各项措施,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推进草牧业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性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实践》2008,(Z1)
草原110是内蒙古公安边防部门主动适应边境管理形势.结合边境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在兼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警务、军警民联防等诸项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创立起来的新型警务模式。它以公安边防派出所工作为平台,以流动和固定的警务室为依托,以通信技术为支持,集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为一体。在打击边境犯罪、维护边境治安、服务边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立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益加快.内蒙古草原110建设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开拓创新,起到了维护边疆地区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构建和谐边疆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内蒙古以平安促发展、以稳定保和谐的靓丽品牌。  相似文献   

6.
王海荣 《实践》2008,(11):54-55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中心组学习建设中,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林草局")党组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把准政治方向,向党员干部思想领域发力,向林草行业方向特点聚焦,为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8.
哈达 《实践》2009,(4):49-50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草原文化以其富有时代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不断提供新的滋养,成为社会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当代,草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萌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集中地体现在促进经济开发、推动政治进步、支撑文化繁荣上,而且还广泛渗透到军事、边防、警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内蒙古社会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树立经营草原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我们在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树立经营草原的新观念。近几年,我旗干部群众在这方面也做了艰苦不懈的探索。牧民舍登就是其中的一名典型代表。几年来,他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以经营草原的理念,建成了集生态保护、草原建设、引种入牧、科学养殖、草原旅游为一体的家庭生态牧场,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新路子——“舍登模式”,成为全旗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面旗帜,发挥了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12)
<正>"万里茶道"是欧亚大陆重要的经济文化通道,这条古道又与"草原丝绸之路"相重叠。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段"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申遗逐渐受到关注。开展"万里茶道"内蒙古段申遗工作,对于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加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一、"万里茶道"申遗与"一带一路"战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4)
<正>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当前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进草原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5,(11)
为建设和谐平安社会,支持省会城市建设,中共江西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省直机关110个厅局级单位的机关党委或直属机关党委,分别与南昌市110个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主题教育活动。真情投入,帮助社区强功能。各单位坚持以发展促和谐,帮助社区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9)
正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域文化,是我区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和广泛意义的文化资本。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事关全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局。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草原文化作为复合性地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4.
吴团英 《实践》2016,(4):51-53
正在2013年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为创新草原文化研究,笔者曾提出要探索草原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即草原文化元素和草原文化符号体系研究。时过两年多,这个题目仍然是一个新题目,同时又是一个大题目。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其目的是希望推动草原文化学科建设,从学理层次上推动草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一、草原文化符号体系的理论研究符号学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符号的性质、特点、功能及符号与记号、信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草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在处理与草原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状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括生态层面的目标、经济层面的目标、社会层面的目标、政治层面的目标、文化层面的目标等五个方面。明晰草原生态文明内涵与目标,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有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8,(Z1)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 ;打破条块分割 ,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 ;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 ;培育完善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4)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陆续制定了自治条例、部门规章来保护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草原的生态环境,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护西部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资源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文章对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在草原生态立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从而分析这些法律法规所遵循的新理念,对进一步加强西部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规范了草原行政执法行为,明确草原权属,为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实现草原畜牧业和谐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个性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探讨很多,但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缺乏对辅导员个体需求和发展的关注,这就同当前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笔者以对辅导员个体需求和发展关注为核心,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人性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打破条块分割,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培育完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