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计 《政府法制》2008,(7):14-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10月出现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当下中国立法现状的基本评判.也意味着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五年立法目标. 此时.不由使人想起九届全国人大谢幕时的“大考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言犹在耳.时光已倏然走过五年。 从“初步形成”到“基本形成”.为中国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仅仅两个字的变动。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涵?又发生了多少深刻的变迁?这是书写中国当代法治史无法绕开的一段关键时期。 在新一届人大接班之际.我们试图穿越时间隧道,重返历史现场,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掬起那些回味无穷的碎片,清点五年时光所留下的立法财富.捕捉立法背后的精神脉象。  相似文献   

2.
阿计 《江淮法治》2008,(8):6-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10月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当下中国立法现状的基本评判,也意味着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五年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10月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当下中国立法现状的基本评判,也意味着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五年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判》2011,(4):14-21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这是我国在立法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我国法律建设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阿计 《政府法制》2011,(23):12-13
1997年,当执政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特别强调要“提高立法质量”,这与以往单纯提出立法目标相比迥然不同。其后在21世纪头十年,“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执政党报告中被屡屡提及。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1,(5):F0002-F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全面阐述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吴邦国说,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起步到基本形成.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我国立法工作的诸多有益启示.展望未来,我们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委员长庄严宣布,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丽评 《政府法制》2009,(11):12-13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后的立法工作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今年的立法工作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林 《中国司法》2011,(4):16-22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本刊特别约请著名法学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撰文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两会”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法学专家,您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Q:2011年5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两会”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法学专家,您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邵骏 《法制与经济》2003,(11):46-49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01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要求,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  相似文献   

14.
法制视野     
《法制与社会》2011,(3):4-4
中国的法律体系已日益健全 【据中国新闻网】13年前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因此在中国立法机构的工作计划中,早已将2010年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标志性一年。围绕这一目标和这一年,中国的立法工作稳步推进,一批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法律陆续出台,使中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诞生了近年来中国最重大的立法成果之一——物权法。在中国向民法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民法典最核心的部分,物权法被誉为现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不仅建构了一个鼓励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制度环境,而且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海外舆论亦对中国的物权法给予极大期待,视其为“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风向标”,“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立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为地方立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立法观念,端正地方立法指导思想,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坚持实事求是,从基本省情出发,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确定并实施立法项目。既要避免照抄照搬国家法律条文,又要防止违背法制统一原则,盲目追求“地方立法体系的完整性”。 …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后评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以及制定后的实施,尚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现行的立法原则、立法体制以及立法程序中的各项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业已基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是否完善?内容上是否切实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宪法和法律制定后实施得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不断显露出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设计适当的方法和制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经常性的调查、评估和反思,是一项新的和重要的立法后续性工作,是必要的立法"回头看"。我国的立法后评估应当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适宜搬用国外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  相似文献   

19.
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的59件立法项目,截至2004年年底,已经提请审议的法律22件(含监督法),其中通过了16件。本届全国人大任期还有三年时间,要在任期内实现立法工作目标,时间是非常紧迫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集中力量抓紧制定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性作用的、基本的、主要的法律,从而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厦。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10年,全国人大已宣布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制定法律在中国来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特别对中国来说,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立法既要考虑今天还要考虑昨天,更要考虑明天。然而,有道是‘一分制定,九分执行’,法律制定难,法律实施更难,而确保法律全面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