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敏 《法制与社会》2013,(19):90-91
现代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以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我国新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该规定对立法和司法都是有指导意义的。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从而不断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艳英  张胜魁 《河北法学》2005,23(12):140-143
公司不仅要为股东营利,而且要对社会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正确处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营利性之间的关系是界定公司社会责任含义的关键。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我国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社会责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5条规定了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该条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则性规定从宏观上消解了公司捐赠的合法性危机,成为我国目前公司捐赠行为正当性的法律支撑。然而,社会责任视野下的公司捐赠涉及公司、股东、债权人以及社会等多方的利益冲突与平衡问题,对其正当性的理论与实践证成,是规范和引导公司社会捐赠的逻辑起点。公司捐赠的多维度法律规制是在立足于公司的社会性与营利性基础上,以平衡和协调诸方利益为基本思路,通过整合与完善公司法、合同法、财税法等法律部门的有关规定,最终实现社会责任视野下公司捐赠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体法规定相对完善,而在诉讼法领域却一直缺少与实体规定相对应的救济程序,导致公司违反社会责任,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危害时没有合适的诉讼程序对其进行追究,因此,构建公益诉讼程序应是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实践的重要步骤。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应从立法和实务操作上分别着手,改革我国的诉讼结构,构建公益诉讼制度,以期增加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诉性,把公司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到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国新修正的《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公司法》立法总则中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做出规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填补了我国相关法律方面的空白。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在立法上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公司社会责任包含着大量属于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有着沿续几千年的道德传统和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中国实际出发,挖掘“本土资源”,从影响乃至塑造我国道德传统的古代思想中探寻建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点并寻求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药方”,是深化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的又一进路。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所需要的环境既有相容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我们应当在坚守法律底线和尊重公司营利性的基础上采取必要措施强化道德规范对公司行为的约束。大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环境,提升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规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观念中公司社会责任的宽泛内容,不是公司法所能承受的。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内容的规范,应当与公司法的基本任务相吻合,与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内容相关联,与公司法的基本属性相适应。因此,可以从基本理念的宣示、主要制度的完善和运作机制的改进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公司法对承担社会责任主体的规定,应当以公司为主体在理念性层面进行概括规范;以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主体在实施性层面进行适度规范。  相似文献   

8.
公司的社会责任具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兼备的性质.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包括公司对职工、对债权人,对消费者、对保护环境、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责任及慈善行为等.公司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利益的取得与所在的社会密不可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公司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理论依据,阐述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对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一定的法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就强化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本质和设定方面,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的核心问题即是营利性与其社会责任的矛盾;指出在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居于首位,而道德责任是其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对与其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应当承担的所有责任.我国对公司社会责任缺乏准确的定位,各个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相对缺乏,立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也相对模糊.为此,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灌输公司社会责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并加强政府、行业协会或利益集团等对公司社会责任担负情况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明 《行政与法》2013,(3):80-83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各个方面反映出食品法律规制体系的基础性缺失,无论是食品安全的风险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还是食品召回机制和食品问责机制,都折射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主体,其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安全,也关系到食品行业规范化操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促使我们反思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约束和规制,需要进一步地合理规划和架构。  相似文献   

12.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8,25(2):52-55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要求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应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以保障基本人权和劳工权利。考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及相关国际法律文件的规定、实施及影响,相较于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非高不可攀的道德苛求,只要我国建立起规范、明确的约束体系,切实实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工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也就基本达到了。  相似文献   

13.
跨国企业食品安全与社会责任担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美国的毒菠菜事件到2007年染毒点心事件,再纵观中国毒奶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所呈现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弱化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欧利文.谢尔顿首次提出。此后,美国和英国司法机构相继制定了利益相关法,以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进行法律规制,对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Japanese corporate law is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with new Commercial Code amendments in 2003 that allow corporations to opt for an Anglo‐American model of governance. Combined with shifts in securities regulation, shareholder activism, and the notion of Japanese lifetime employment, the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whether these shifts represent a move towards an optimal corporate governance paradigm. The evolution is tempered by particular cultural norms that drive Japanese corporate law. While there is a perception in North America that Japanese corporations have shifted to an Anglo‐American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reality is more layered. It may be that ultimately, the governance model that evolves will adopt the best elements of increased transparency,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enhanced shareholder protection, employee long‐term employment protections, and production synergies, that would allow Japanese corporations to compete internationally, but retain those elements of corporate community that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a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Japan.  相似文献   

15.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纠正了股东利益至上的片面理念,要求公司在开展经营活动中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而且也要遵守一般的商业伦理和社会的善良风俗,尤其要注重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承担。当今各国关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债权人间接、消极参与模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债权人直接、积极参与模式。我国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应从内部监督和外部制约两个方面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石守斌 《政法学刊》2011,28(4):28-31
近些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就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颇多。但不容回避的是,公司社会责任基本问题仍是极富争议的问题。学者们在公司社会责任的范畴、定位、对象等问题上见仁见智,尚未达成共识。而实践中,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愈演愈烈的现状,迫切需要在公司社会责任基本问题上统一认识,以便为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公司社会责任基本问题有着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职工民主管理是我国公司法上的重要制度,其思想渊源有诸多理论,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否定了个体经济利益和公司股东利益唯一论,有利于为职工争取在公司中的利益地位;重视经济社会中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为确立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指引。但其局限性在于对职工管理关注的专注程度不够,很难针对职工的特点抽象出一般原理进而指导职工管理公司的实践;以公司及其管理者为出发点的单向性,不足以证明职工参与影响公司决策的正当性;没有讨论公司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在确定职工民主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时面临着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崔丽 《河北法学》2012,(4):168-174
在俄罗斯政府推动下,俄罗斯企业社会责任在过去近十年内出现了一个新发展。俄罗斯与中国有着类似的转型背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影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方式。俄罗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政府在承担主体上注重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分层次履行、在推进主体上以政府推进为主导模式、在推进方式上注重"公私协作"等成功举措及主要经验,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证180指数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对国家、员工、投资者和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贡献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采用统计性描述和混合截面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探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对国家、投资者和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则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对国家贡献的社会责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推进股权分置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完善对企业履行公益事业贡献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