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心理、情感心理、意志心理、人格心理及社交心理等方面表现在网络心理冲突的消解应从加强心理锻炼,培养良好的网络心理素养,增强化解网络心理冲突的能力;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排解网络心理冲突;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管理与技术,净化网络环境,切断心理冲突源等三个方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官员的腐败行为是多种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官员腐败心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再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官员的腐败心理主要有特权心理、贪婪心理、畸形攀比心理、侥幸心理、过度补偿心理、盲从心理和定势心理等。官员自身的人格缺陷、认知偏差、情感错位和  相似文献   

3.
腐败心理的形成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渐进过程,并经历认识蜕变、心理畸变、人格裂变等不同阶段。在腐败行为中,认知的蜕变、心理的畸变和人格的裂变是互相联系和渗透的,共同构成腐败心理的一般特征。要从源头上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廉政心理教育。构建集廉政心理教育机制、自我心理约束机制、腐败心理预警机制、腐败心理矫正机制为一体的廉洁从政心理教育体系,以筑牢廉洁从政的心理防线。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调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蕴涵着社会成员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思想。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嫉妒心理、浮躁心理、冷淡心理和功利心理等。这些社会心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应该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调适。  相似文献   

5.
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首先对心理资本理论构成、心理资本类状态、心理资本量表进行总结,再对当前心理资本的展延性和其追踪研究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心理资本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党的心理建设,就是通过对中共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以及在这些心理支配下的行为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考察其对党的发展的影响过程.研究党的心理建设,要注意研究中共的群体心理和包括领导人在内的个体心理,以及在这些心理支配下的行为;研究产生这些心理和行为的诸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考察其对党的发展的影响.加强党的心理建设,要在学习、教育、管理三个环节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心理危害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心理危害形成机制是一种连锁反应,恐怖主义活动产生恐怖效应,恐怖效应引发不良社会心理,不良社会心理引起社会心理动荡,社会心理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应提高对恐怖主义活动社会心理危害的认识,树立反恐意识、加强反恐警戒,了解恐怖主义活动目的与动机,进行反恐心理与行为训练,提高民众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积极应对恐怖袭击、及时疏散不良情绪,做好恐怖后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7)
心理研究是科学研究的范畴,但与其他科学研究不同,心理研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心理研究的对象具有心理和意识、难以控制和操作,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心理研究的过程受主、客体交互和社会背景影响明显,心理研究的方法强调伦理性原则且存在特殊性。揭示心理研究的与众不同,对于心理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认同心理、归属心理、连动心理等特征。当代大学生心理存在群体的开放性与个体的封闭性间的矛盾,群体的一致性与个体的个性化间的矛盾,群体的规范性与个体的逆反心理间的矛盾。对此,要加强群体心理建设,针对个体的封闭性心理问题,个性化心理问题,逆反心理问题,运用群体认同心理、群体归属心理、群体连动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腐败心理是异常心理,对腐败行为具有驱动和引导作用,它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遵循着特定的规律。揭示腐败心理的本质内涵、明确腐败心理的学科定义、研究腐败心理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可以为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3)
发展性心理辅导以其发展性、预防性等功能逐渐成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主要选择,较传统心理辅导模式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文章主要探讨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嬗变及其研究现状,探寻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实施路径如下:厘清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目标;规范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队伍;完善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内容设计;加强基于网络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27)
积极心理学诉诸对人性中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帮助人们信赖和体验爱、幸福、毅力、积极心态、弹性应对力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思想主张对于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有三,即挖掘积极心理要素,激发中学生心理危机自我防范机制;监管心理危机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危机外部预警机制;常规教育结合专项攻关,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顾波 《理论探讨》2012,(1):52-57
马克思是揭示心理动力理论的第一人,但是,心理学的研究长期忽视了马克思关于心理动力思想的探讨.现代心理学关于心理动力的理论较为庞杂,各个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视角解释了人的心理动力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些理论较为片面.马克思的心理动力理论揭示了心理动力的本质,建构了心理动力的整体结构,阐述了心理动力的具体内容和作用.马克思的心理动力理论比马斯洛的心理动力理论更为全面、现实和科学,是我们正确地理解人、做好人的工作的基本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社会心理环境、个体心理和腐败行为三种因素互动关系分析腐败形成的心理机制,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互动在腐败行为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培育健康的反腐社会心理氛围,改善腐败行为滋生的心理环境;提高行为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抵制腐败行为的心理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4)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及其产生的后果渐渐引起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实际上伏笔于初、高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心理结构才是导致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最终形成并爆发的关键。当我们认为心理危机是大学期间形成、发展时,心理危机干预应对就已经迟缓,只有在新生入学时开始构建良好的心理结构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陆晓花 《学理论》2012,(16):226-227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拟从专职心理咨询师、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心理信息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这五支队伍的构建和培训入手,探讨如何打造一支复合型、高效能队伍。  相似文献   

17.
芦山地震中张支蓉"失房"又"失子",心理创伤叠加性加重。心理救援缺乏衔接性导致救援无效,让张支蓉产生排斥和拒绝行为;张支蓉周围人对"失子"责任的不当言论与评论,让她最终自杀,酿成芦山地震的"张支蓉悲剧"。这个悲剧提出的问题是:心理救援方案分类、灾民拒绝心理救援的对策、灾后PTSD和抑郁症控制义务、地震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性与衔接性、地震灾害产生"二次伤害"的必然性与可控制性、地震灾害后心理救援的长期化与法律化,以及心理救援"一案三制"破解"失房心障",制定《心理救援条例》,明确心理救援"二次伤害"法律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腐败成因: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心理是腐败形成的重要心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态环境,也是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社会心理根基和思想文化温床。与腐败形成关联密切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有封建思想遗毒、社会文化失范、腐败社会认同和人情裙带观念等。因此,反腐倡廉需要从社会文化心理入手,开展文化建设和心理建设,尤其是开展深入的文化反思和深层的心理分析,才能从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  相似文献   

19.
天秀 《党政论坛》2011,(14):15-15
钟南山教授的养生理念是: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为重要。 心理平衡 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追求。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0.
职业学校的学风是社会风气、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自身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职业学校学风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心理.职业学校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主要类型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矛盾心理、从众心理.职业学校要建设优良学风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严格的常规管理、科学的学业考核要求等策略,构建优良学风的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