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紧缩已悄然来临目前,社会上对通货紧缩的概念界定大致有如下三种: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二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不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缩水;三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它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降,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从市场物价运行来看,1998年各项价格指数均出现了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相似文献   

2.
魏杰 《发展论坛》2000,(5):21-22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一般解释,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目前国际上对通货紧缩普遍理解为“与货币和信贷供应紧缩同时发生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我国经济学界最近围绕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尽管大家对通货紧缩的程度、成因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却一致认为对通货紧缩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治理。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来看,治理通货紧缩有下述工作要做。一、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虽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现象,确实与经济…  相似文献   

3.
扩大内需 ,是我国近几年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如何从理论上系统把握这一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这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一、内需不足的特点及原因分析内需不足指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其主要特点用“通货紧缩”可基本概括。所谓通货紧缩 ,指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 ,一般认为 ,物价水平连续六个月下降即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可分述为四剩余、二不足、一表现。相对于有效需求 ,四剩余分别指 :①市场上一般商品供给剩余。供过于求商品达 2 /3 ,库存商品目前至少有 6万亿元人民币 ,超出合理…  相似文献   

4.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不平衡的结果,与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商品流通量需要时,较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量的需要时,较多的商品追逐较少的货币,就会导致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所以,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我国经济运行中是否已出现通货紧缩,去年以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实际经济…  相似文献   

5.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对应的一种经济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太少了,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其特征是:经济萧条,生产过剩,市场萎缩,物价下跌,企业亏损,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主要表现是:市场需求不足,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据统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1997年6月以来持续绝对下降;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出现了绝对下降;居民消费价格自1998年3月以来也开始出现绝对下降。另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1998年11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个沿海的山区省份,山区经济的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山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与此伴行的是连续20多个月物价增长率低于2%,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货币流速过缓。按国际上通行看法,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一般认为,通货紧缩会引起企业边际投资收益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消费疲软等有效需求不足,这势必严重制约山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遏制通货紧缩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仅就如何运用价格杠杆,遏制通货紧缩,促进山区经济持续发展谈点个人看法。一、价格杠杆的…  相似文献   

7.
郭强 《求实》2007,2(1):34-37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在特定情况下,政治决定经济。这种说法既缺乏文本依据,又不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它其实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通俗说法。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传统说法也是缺乏文本依据,不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命题中的“决定”一词的含义。将“决定”改为“影响”或“作用于”,是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的。  相似文献   

8.
樊启林  李玲 《探索》2000,(1):98-99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首次出现了以物价总水平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滑坡为特征的通货紧缩。对此,政府采取了对应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彻底改变通货紧缩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化的概念、内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大搞技术革命,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和国防的各个部门,对整个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技术改造,使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种观点的现代化是指经济、技术方面的现代化,不足以全面概括现代化的广泛内涵,目前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已为数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分析道德建设水平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道德水平的评价上,舆论和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是“滑坡论”和“爬坡论”两种说法。 “滑坡论”者根据社会上一些风气堕落、贪污腐败盛行、黑社会势力上升、犯罪现象增多等情况,较多地看到了社会转型期在道德上的失落,认为道德水准下降,甚至认为“道德崩溃”。  相似文献   

11.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我国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从 98年 4月起 ,消费品价格连续 2 4个月负增长 ,2 0 0 0年 5月转为正增长后同年 9月又陷入持续负增长状态 (仅 2 0 0 1年 10月和 2 0 0 2年 2月由于节日消费出现了短暂的正增长 ) ,同期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目前 ,经济学界对通货紧缩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货币主义观点。弗里德曼曾经说过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通货膨胀 ,那么货币供…  相似文献   

12.
袁钢明认为,用“通货紧缩重现”来说明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要更为确切。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严重下滑的表现。很多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持不甚乐观的态度,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此归咎于外部经济的冲击。袁钢明认为,出口的下滑具有独立性,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出在内需而不是在外  相似文献   

13.
林丕 《新视野》2000,(5):24-24
从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出现了两年零10个月的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也已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认识呢?它是不是通货紧缩呢?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一  首先,我认为它不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有三个标志:(1)货币供应量显著减少;(2)物价持续负增长;(3)经济出现衰退(负增长)。  这三个标志并不是平列的,在三者之中,第一个是基本的、决定性的标志。这是因为,所谓通货紧缩,其基本内涵就是货币(即通货)供应量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个席卷全球的“混沌”热方兴未艾。本文对混沌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一、“混沌”的定义 一种观点认为,“混沌”状态是一种宏观上无序无律,微观上有序有律的状态。它和平衡状态下的无序是不同的,但是从宏观结构上看,它的有序程度显然降低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混沌”是一种包含有序的特殊状态。也有的观点认为,“混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中出现的新的事物。与其他任何新的事物一样,它的出现总会引起各种不同的议论。在这之中,有几个否定它的合理性的说法值得提出来讨论。第一种说法认为,家庭规模经营“有长久的适宜性”。意思是说,家庭规模经营在“长久的”过去是适宜的,在“长久的”以后也是适宜的,改变它是不适宜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年底以来,以美国为主导、日本为急先锋,美、日等国大力鼓噪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了历史上最大的升值压力”。美日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自有其“醉翁之意”。一、美日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美国、日本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民币的汇率过低,使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出口,对输入国商品价格产生打压效果,造成美、日乃至整个世界的通货紧缩。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实在荒谬。从出口总额看,2002年的中国出口总额是3255.7亿美元,仅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5.1%;2002年中国对美…  相似文献   

17.
“政绩”与○“实绩”●张洪伟“政绩”与“实绩”指的是领导干部为政期间,在为民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两个词汇只不过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说法而已。所以,有多大的“政绩”就应有多大的“实绩”。然而,目前有的人却认为:“政绩”只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干了哪些事...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一、人口发展的战略1、人口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内容综合各种看法,观点如下:一种观点认为,“人口发展战略主要是一个国家为实现自己的人口发展目标所规定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其内容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构成发展战略。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战略通常是指一种由落后的社会经济状态转变为发达的。较为先进的状态所遵循的战略目标和采取的总的方针政策。它包括一组战略目标,人口目标就是其中涉及全面和总体各个方面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至今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出现了以物价持续下降为特征的通货紧缩现象。到目前为止,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且降势更为明显。上半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7%,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1%。至此,商品零售价格自1997年11月份起已连续下降2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自1998年1月出现负增长以来,有12个月保持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连续30个月保持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下降20个月。鉴于价格总水平不适度的持续下降,已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措施尽快扭转物价低走态势,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