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不断发展,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世界上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可借鉴越南有关妇女权益保障与促进两性平等的立法,转变现有的立法指导思想,促进相关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的完善,并制定出能真正保障我国男女平等的"性别平等法"。  相似文献   

2.
林绍元 《法制博览》2023,(11):151-153
如今,婚内家庭暴力成为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益的主要行为,如何有效规制婚内家庭暴力行为,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权益成为难题。婚内家庭暴力危害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针对家庭暴力行为对受害一方进行民事救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妇女权益保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家庭暴力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探讨婚内家庭暴力的救济路径,提出立法上明确婚内家庭暴力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完善夫妻财产制度,提高司法救济的力度等建议,对于妇女权益保护,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洁 《法制博览》2015,(8):224-225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关键在于监护制度的完善,然而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机制涉及面狭隘、内容过于僵化、操作不适用现实情况等等原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针对监护制度现实问题的存在,以此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来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4.
刘凌 《法制博览》2023,(23):151-153
本文围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律问题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发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其次,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进行了检视和分析,发现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效果不佳、司法保护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立法、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执法效力、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司法保护、保障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等建议。本文旨在为加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律工作提供参考,为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楠 《法制博览》2022,(6):40-42
海外代购是依靠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而产生的购物方式.我国目前还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制度对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进行规制,难免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究在海外代购中消费者权益可能受到的侵害,由此发现我国海外代购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实现完善、健全我国相关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逐步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完善,一方面有力地保护了妇女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妇女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法律权利,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对于女性来讲,婚姻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媒体、网络中,笔者了解到家庭暴力在许多家庭尚存在,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特别在家庭暴力中比较隐蔽的妻子性权利的暴力,在某些层面上未得到足够的社会关注。本文欲通过对此方面的分析来维护妻子的性权利并推进立法。  相似文献   

7.
保障妇女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妇女权益的保障则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当前我国妇女权益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性别文化,将性别平等的内容纳入教育、宣传系统;建立性别统计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贯彻实施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鼓励妇女争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8.
扩大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诉法中规定的一项非羁押强制措施。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客观上形成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权的保障。如何在维护公共利益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冲突中,优先实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但实践中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立法上不完善,观念上未更新,操作上不具体,致使贯彻执行中适用率不高,没有完全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思想。重构未成年人审前适用取保候审制度,以真正实现对未成年人的诉讼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妇女在政治、文化、经济、家庭、社会等领域享有和男性相同的权利,保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地位,发挥妇女作用,直接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重点阐述了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成效,并且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琳琳 《法制博览》2015,(3):103-104
证人证言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对证人保护的措施,意味着立法已开始全面关注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权益,但证人保护制度的整个机制仍需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本文将以科学人性观,即新合理利己主义的人性观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理论价值进行分析,并论证其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完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杜姗珊 《法制博览》2013,(2):222+19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地征收面积日益增大,目前农地征收补偿方式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在重新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补偿不能落实,拓宽补偿方式并使其行之有效,以满足不同被征收农地农民的不同需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2.
高新军 《南风窗》2011,(18):23-25
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就是土地。如果农民的土地可以被政府或者其他社会集团随意调整、侵占、剥夺,他的权利就很难实现。最近,《土地管理法》修订引发热议。一个调子是,"重点要保护农民权益"。但在城市化、征地拆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却利益受损的背景下,如何做才算、才能保护农民  相似文献   

13.
王馨颍 《法制博览》2015,(7):126-127,1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投资推动逐渐转向为消费推动,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民法保护机制的角度出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际,对消费者权益的民法保护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隋秀娟 《法制博览》2023,(28):46-48
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主体,与其他社会主体性质一致且均属于劳动人民,但是当前从社会地位上来看,农民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利益分配不均现象,由此农民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法律措施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前提。基于此,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以该法律中的利益与利益机制为切入点探讨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并就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设路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家立法从农民生存和社会稳定角度出发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缺乏资金需要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二者间的冲突亟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作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研究,针对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实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种质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的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方式的特殊性和经济价值,催生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产权化并赋予其相关主体法律权利的需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权利保护应当重视农民权益,回馈农民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中的贡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农民权益的实现路径,应当确定权利类型并分析权利属性,进而构建实现农民权益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离婚纠纷审判实践中,法官首先考虑的是夫妻双方离婚的权利和财产分配问题,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适用的法律规范尚未明确规定“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致使某种程度上,未成年人在监护、抚养费、探视等方面的权益受到漠视和侵犯。因此在相关立法与司法中把儿童的利益宣布为权利,并且从人权的角度加以保护,已成为燃眉之急,同时这也是现代国际国内法律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文章首先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漠视和侵犯,同时对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立法确立的旨在增进儿童保护的两项重要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儿童优先保护原则”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应仅停留在“儿童优先保护”的层面上,确认和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对我国离婚纠纷审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借鉴其他国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制度——监护监督人制度和诉讼代表人制度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的监护、抚养、探视等制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补充建议,以期对我国离婚纠纷审判的改革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群体——生态难民受到社会各界的注意,人们开始关注生态难民权益的保护问题。为此,本文笔者从我国环境政策的立法以及执法过程中对生态难民保护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完善生态难民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加强生态难民保护的对策,以期给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1987年4月,《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诞生,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程。这部地方条例是新中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专门性地方法规,对于上海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和保护体系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开启了中央和各省市通过专门立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先河,对上海乃至大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都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价值和标杆作用。三十年来,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价值:条例中关于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等保护体系已经为中央层面立法和其他省市立法所吸收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人权保护的主体,基于特殊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更应该给予特殊保护。因此,各国在特殊儿童权利保护方面都做出了一些重要立法,各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配套措施。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特殊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现状、特点、经验成果的若干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对我国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给以借鉴和启示,以期使我国特殊儿童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