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甘当善  王尧基 《理论视野》2011,(2):51-53,56
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两轮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人们提出了超主权货币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虽存在不少局限,但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是众望所归、不可逆转。为了应对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中国应在增加黄金储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争取使IMF尽快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相似文献   

2.
李德甫  刘俊  张应梅 《学理论》2009,(25):144-146
决策层及理论界今年3月份提出了一种主张,即针对美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货币充当世界的关键货币或储备货币,由此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和危机,从而这种国际货币体系难以持续问题,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这种设想不无道理。但在现有世界格局下是难以实行的,理由是:(1)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其存在依据是实体经济;(2)主权国家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由实体经济予以支持,离开实体经济的货币是不存在的;(3)特别提款权的性质是记账单位,是人为货币,无法用于实际买卖支付,要改变其性质,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就必须改变其基础,使之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但这是困难的;(4)欧元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在全世界具有不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黄益平 《理论参考》2009,(10):27-29
创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是一个长期改革的思路。而在今后十年甚至几十年内,则有可能出现群雄并起的局面,而最可能的格局则是三分天下: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  相似文献   

5.
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看,必须脱离单一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格局,世界货币发行需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需要有自己的“锚”。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主要内容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钧,实质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1973年在美元危机中,美国宣布让美元贬值,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瓦解,世界进入无体系状态。但之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是国际清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各国主要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7.
李扬 《理论参考》2009,(10):18-19
只要亚洲国家面对多种他国货币作为国际交易手段和储备资产,只要那些有影响力的大国国内经济走势存在差异,只要汇率波动不居,则不论国内基本面如何,亚洲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就是随时可能的事。所以,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改变,否则,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非关键货币国家,就将始终生活在达摩克利斯剑之下。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美联储决定购买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阻止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据分析,美国如此开动印钞机大印钞票等于变相“劫掠”别国财富,必将造成美元贬值。作为美元外汇的最大持有国,中国一方面倡导创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对美国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果断采取4项重大举措,应对美元储备价值缩水。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华勇 《理论参考》2009,(10):14-15
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 第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这种垄断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美联储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中,货币政策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单一的,即物价稳定,而美联储仍实行多目标制,  相似文献   

10.
袁元 《瞭望》2008,(46)
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大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在席卷美欧国家之后,正在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国际社会要求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呼声高涨。尽管不可能期望通过一次峰会就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次峰会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个积极和强有力的信号,面对危机,各国要团结一致,体现出信心、果断和负责任的态度。虽然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但在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体系监管、探索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提升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等方面,国际社会已形成了越来  相似文献   

11.
孙音 《学理论》2009,(14):28-29
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领域的公共品。本文从公共品供给视角,通过比较纳什均衡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指出每个国家对于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是不足的,需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并且纳什均衡供给的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提供公共品,在建立国际货币体系上要肩负责任与义务,低收入国家可搭便车。国家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及变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和变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特别提款权的发行与分配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其创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际流动性不足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7,(8):48-48
日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发表演讲时称,“1998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泰国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泰国的货币是自由兑换的”。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争取成为第六个硬通货。  相似文献   

14.
张加博 《学理论》2014,(11):22-23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经济机制处于无序状态,各国虽也试图围绕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经济机制做出过尝试和替代措施,但因由于机制构建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其对策可行性不足,新机制的构建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5.
货币中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问题。在不同时期主要经济学家对货币中性和超中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实证分析研究。目前,要从各国货币政策新的倾向、各国经济增长新的表现、国际金融体系新的动向等方面对货币中性和超中性问题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除了本身代表的经济质量及其价格即汇率稳定之外,还需要国际货币所必需的用币环境。货币国际化主要是市场自主选择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瓶颈因素在于其用币环境。而强有力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可以直接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理论参考》2009,(10):54-55
一、中短期内美元强势地位难以改变 首先,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相对平稳。1999年欧元问世以后,世界各国对欧元即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充满了期待,即使保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夏斌 《理论视野》2011,(1):36-38
世界增长的中心正在向亚洲向中国转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应抓住金融战略过渡期这一时期,加快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的进程,以积极姿态从事对外的金融事务。  相似文献   

19.
董玉华 《理论参考》2009,(10):44-46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对于建立区域紧急救援机制、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提高亚洲货币合作程度、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制中的话语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辉 《瞭望》2008,(47)
在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日益激烈的时刻,中国应该用现实的眼光,积极参与、谨慎行事,牢牢抓住维护自己利益的主动权建立多元货币体系的主张,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