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东  辛万鹏 《理论学刊》2003,(6):110-111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董文芳 《理论学刊》2003,(6):109-110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吕昌勇 《理论学刊》2003,(6):107-108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孙中全 《先锋队》2011,(18):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其他基层上访问题,我认为维护农民利益、解决村民上访问题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马克斯·韦伯的"理解"〔1〕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作为思考问题的方法,以此对中央反腐前后进京的农民上访态势的变化来观察和反思既有的乡村政治与治理问题。以北京东庄(上访村)为例,比较发现,2014年以后,上访农民的数量有所下降,并且农民对于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党的形象也因反腐而提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民因为反腐而得到了"解恨";另外一方面,农民看到了中央惩治"苍蝇"的决心,并相信党和政府能够解决好。研究得出,用制度防止"苍蝇们"以腐败的形式伤害农民利益,才是"息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既有关于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的研究中存在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二元分立的解释框架。通过对于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实际上存在着共性,即两者均没有充分关注国家发展与变革中,农民的观念与认识是否与之保持一致;把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政策当作国家和农民的共识,作为政府与农民共同接受的原则。将国家与农民之间认知差异性作为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研究的新视角,可以发现,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既不同于"农民有理、政府无理"的维权型上访,也不同于"农民无理、政府有理"的谋利型上访的上访类型,即以维利为目的的"维利型上访"。此类上访是在国家社会认知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认同,认为相关政策法规不合理、不公平,损害了自身利益。于是农民为维护自身的生活状态、既有利益的稳定,或者为维护在政策调整之前本应该、本能够得到的利益,用上访的形式与政府抗争。维利型上访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由于国家与农民认知的差异性,农民认为自己的诉求是有理的,但因为诉求与政策法规不符,通常会被政府识别为以谋利为目的的无理上访,导致在上访中,农民有理,国家也有理。维权型上访、维利型上访、谋利型上访三者之间在一些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转换。维利型上访在我国的转型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应与其他类型的上访区别治理。  相似文献   

8.
孙中全 《先锋队》2011,(9):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维权范式下的农村上访研究沿着"利益-维权"路径与"正义/公平-维权"路径展开,聚焦农民上访的行为逻辑。但因强调维权的抗争性、忽视国家在上访中的作用遭致治权范式的批判。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村社会在各个维度上的关系变化,农村内部村民的文化意识与人际关系变化,增添了农民上访的复杂性。维权范式聚焦非正常上访、关注乡村治理与农民上访的关联机制。但因对非正常上访的过度关注、国家/基层政府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遭致后来农村上访研究的批判。治权范式之外、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上访研究通过建构上访者类型、转换研究角度、整合治权与维权分析思路的方式推进农村上访研究的深度。笔者认为在上访农民的有限理性与上访农民所嵌入的文化与事件情境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上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维权范式下的农村上访研究沿着“利益-维权”路径与“正义/公平-维权”路径展开,聚焦农民上访的行为逻辑.但因强调维权的抗争性、忽视国家在上访中的作用遭致治权范式的批判.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村社会在各个维度上的关系变化,农村内部村民的文化意识与人际关系变化,增添了农民上访的复杂性.维权范式聚焦非正常上访、关注乡村治理与农民上访的关联机制.但因对非正常上访的过度关注、国家/基层政府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遭致后来农村上访研究的批判.治权范式之外、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上访研究通过建构上访者类型、转换研究角度、整合治权与维权分析思路的方式推进农村上访研究的深度.笔者认为在上访农民的有限理性与上访农民所嵌入的文化与事件情境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上访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的根本。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要以坚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坚持建立健全制度为保障,坚持教育好党员干部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中国共产党立足的根本.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要以坚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坚持建立健全制度为保障,坚持教育好党员干部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体制和领导职能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职工上访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解决好了职工的问题,才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进。因此,研究如何妥善处理好职工的上访问题,是我们当前急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职工上访形成的原因 1.一些领导干部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不足或错误,职工以逐级上访的形式讨说法,求公正。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些干部没有客观地认识职工上访,而是把上访职工看成是多事的“刁民”。使这些职工产生了“不争馒头,争口气”的不满情绪,把事情越闹越大,问题越搞越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08,(11):27-28
改革开放以来.宝坻区新开口镇在几届镇党委的努力下.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民主促进和谐.集民智推进发展.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一个村民上访频繁、全区出了名的乱镇.一跃成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先进镇。2006年镇党委被授予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称号。2008年镇党委在市全面推进基层党的建设暨纪念建党87周年座谈会上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协商民主追求以平等、协商等对话方式解决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农民为实现其切身利益,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但非制度化现象严重,如越级上访、贿选、故意报复等行为,农民政治参与发展面临外部社会环境缺失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的现实困境,把协商民主引入农民政治参与中,为农民政治参与发展提供新路径,对促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非正常上访呈现缠访现象大量存在、部分上访人员行为过激等特点,利益不易协调、上访人信"访"不信"法"、责任机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等是引发非正常上访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非正常上访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包括从源头上预防非正常上访问题的出现;从制度上保证非正常上访问题的解决;依法维护上访秩序;完善长效支撑制度;加快健全信访网络;进一步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7.
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的问题,必须重视合作医疗中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好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做到“三赢”,是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日前在全省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市县的领导干部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视而不见,是造成上访不断的重要原因。“据我所知,农民到省政府上访,主要原因集中在土地征用、承包和开发搬迁等领域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上。对农民到省政府集体上访,我不敢说相当多的,但至少有一部分市县没有引起重视。我们电话打过去后,市县派个人来把人领回去,但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往往不去过问。”卫留成说,我每个月都能收到200多封群众来信。信访局的同志把这些来信反映的问题整理出来给我,我全都认真阅读了。每次看完后,我都会对一些突出的问题作出批…  相似文献   

19.
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快速转型加剧了乡村、村企、官民、干群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也日益增多。虽然多数群众上访缘于权益维护,但缠访、闹访的现象也不少,"职业访民"、地下产业链等现象更是将上访异化为敲诈,逼迫地方政府就范,导致基层社会陷入无序状态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如何在法治轨道上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迫在眉睫。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创新政社关系,通过信访社会化和法制化方式构建新的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近年来,群众集体上访时有发生。引发上访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为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有些企业改制后,因种种原因,拖欠职工工资、离退休金、医疗保险金,还有下岗职工不能再就业等问题,这是企业职工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农业农村工作问题。有些农村在换届选举中产生的派系矛盾、村干部以权谋私、财务不公开,以及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是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引发的问题。如城市改造、修建公路涉及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以及生活困难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