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经济衰退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美国不负责任的国内经济政策和缺乏对其有效的约束则是更大的制度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2,(1):31-32
”9·11”事件以来,美国经济从减速进入负增长;已两季负增长的日本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欧洲经济已从坚挺转向急速下降;亚洲经济除中国外,整体增速将降至2%以下。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1.1%,对照前三次经济危机时的世经增长数据,不难看出:“9·11”事件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全世界被拖入经济衰退的泥潭,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4.
姜军  杨迎杰 《新长征》2009,(5):34-35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世界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实体经济受影响最大、冲击最严重的当属全球的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中国汽车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相对较轻,但也遭受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壮年“宅男”成趋势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壮年男性失业人数增加.不只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直接影响,也是数十年来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长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何玉长 《求实》2016,(1):35-4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带来持续的经济衰退。经过这场严重的经济衰退,2011年前后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期,发达市场经济体挣扎在萧条与复苏之间,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复苏后又放慢了经济增速。2013年开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进入经济新常态。比较两大经济体的反危机的政策效应,分析其市场经济的体制特点和经验教训,对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分析文章指出,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驾驭经济的艰难以及中国的崛起,日本可能得提前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拱手让给中国。许多经济学家估计,日本可能在明年失去全  相似文献   

8.
《江淮》2012,(1):20-21
策划人语不平凡的2011年已经过去了。当岁月掀开新的一页,全球经济还未从经济衰退中醒来。"一切都崩溃了,价值已再难持守,世界上到处弥漫着混乱。"局势巨变、债务危机、自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夏季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直至向实体经济蔓延,发展为全球性世界经济衰退.目前,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美国实体经济"自由落体"式下滑已得到控制,复苏的"绿茅"增多,在主要经济体的积极政策的作用下,全球经济也出现转暖迹象.从近期看,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方面,美国复苏过程都将面临颇多的变数.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前景相对乐观.尽管美国经济可能是首先走出衰退的发达经济体之一,但已不能够像以往那样成为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9,(8):27-27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是失业问题。主要经济体失业率仍将继续攀升,各国政府有必要为此采取进一步措施。 如果单看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秋天停止收缩。从这方面来讲衰退已经结束了。但在创造更多就业方面,还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来带动。美国经济有望在明年显露出经济刺激方案的效果,但近期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1.
波兰,全称波兰共和国,是一个中欧国家,被外界称为“中欧小虎”。近年来,其经济水平在中欧地区一枝独秀。始于2009年的欧洲债务危机重创欧盟经济,令不少国家陷入经济衰退,只有少数国家在此次经济危机中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冲击的情况下,新乡市委、市政府带领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客观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情和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克服市内资源少、原有产业规模小、结构层次低等一系列问题,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3.
表面看,欧债危机是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希腊等欧元区国家为防止经济衰退而出台一系列宽松政策导致政府大规模举债所引发的,但其根本原因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制度设计缺陷、欧洲经济发展模式失败及高福利政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内可通过欧洲央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援助来缓解危机紧张局势,但长期看只有削减财政赤字和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才是摆脱危机困境的有效途径。我国应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问题及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福利制度模式,以期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所罕见,教训与启示很多.要防止悲剧重演,各国和国际社会要妥善处理四大关系:一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要相辅相成,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协调发展,三是社会收入分配和税收政策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四是加强合作,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第三波冲击结果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这次金融危机本身来说.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如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而且.自2008年10月前后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之后.金融层面的冲击和实体经济层面的冲击可能会交替而来。作为原发地的美国.这场金融危机至少已经经历了两波.第一波开始于2007年2月.即通常所说的次贷危机.第二波则始于2008年9月.次贷危机加深.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转移.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  相似文献   

16.
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膊政府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一套,而是开始联手挽救经济.反思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反思理论和舆论导向.没有完全卷入"全球化"的中国,有庞大的内部需求尚待启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完全有可能先稳定后发展,并带动全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斌 《探索》2005,(4):144-148
新自由主义被包装成所谓“规范改革”方案,在国际权威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一度仿佛成为风行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新自由主义流行全球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因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社会经济恶果,在全球范围遭遇越来越强烈的抵制和反对。新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存在内在的联系,从大量证据包括西方学者透露的内幕,都揭露了美国如何将新自由主义作为战略工具,误导前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的经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导致了经济衰退、失业和社会贫富分化,经济命脉和战略性行业落入跨国公司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经济起飞理论与中国的理性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起飞理论   经济理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特别是经济起飞与经济衰退理论,对于解释一国经济过热或者衰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平 《发展论坛》2003,(5):75-76
今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大举入侵伊拉克,拉开了对伊战争的序幕。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进攻,除了有其明显的政治背景外,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因素。美国政府为摆脱经济陷入低迷困境而采取的政策举措,大多没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一)大规模减税迄今未能促使美国消费者大幅度增加消费开支,市场依然疲软甚或萧条。消费开支占美国经济的2/3,它的增减主导美国经济的走向。增加消费开支是历届美国政府应对经济下降或衰退的政策重点,也是推迟或尽快摆脱经济衰退的最重要出路。布什入主白宫的头一年,正碰上美…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9,(1):8-9
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影响 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