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说洪学智     
有这样一位军人: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临危受命,屡建奇功;他蒙难十七年,忠贞不屈,矢志不渝;他在正规化现代化后勤建设中,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他文韬武略,一生传奇;他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两授上将;他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2.
他,二十七岁时便与中国航天结缘;他,三十一岁时被任命为火箭副总设计师;他,四十岁时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他,四十六岁时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主任;他,就是被誉为『航天少帅』的张庆伟。  相似文献   

3.
责任让他义无返顾他其实不太像个船长,因为他更喜欢陆地,即使在船上,也种植了诸多陆地生长的花草;他一直晕船,而且晕得很厉害;在他的性格中,朴实多,浪漫少;他很爱家,当别  相似文献   

4.
杜玉臻 《湘潮》2010,(8):14-18
<正>长工出身的方正平成长为共和国的海军中将,与直接受到毛泽东的培养教育密不可分。当他思想上出现疑虑困惑时,毛泽东为他释疑解惑;当他身处困境时,毛泽东给他指明方向;当他工作做出突出成绩时,毛泽东及时鼓励褒奖。  相似文献   

5.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6.
嘉音 《党史纵横》2001,(2):24-2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党员:他参加了建党的筹备工作;他自动脱党;他脱党后仍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党的目标矢志不移,党组织仍然关怀他、信赖他;经党的高级领导人介绍他又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中他又不幸被开除出党,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沉冤终得昭雪,他被恢复了党籍和名誉.他,就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  相似文献   

7.
<正>他,1952年9月出生,现已年过半百;他,祖籍在辽宁,在沈阳出生;他,中等魁伟的身材,是个满族人;他,45岁时才用抡了大半辈子铁捶的双手,第一次拿起纤细的画笔来涂抹自己的后半生。他就是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的退休职工富乃平。  相似文献   

8.
大爱无言     
<正>他是一名法官,兢兢业业的法官;他是一名孝子,远近闻名的孝子;他是一个热心人,坚持自信乐善好施的热心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父母、岳父母四个老人中,有三个癌症患者。多年来,他穿梭于家与医院之间,忙碌在四个老人膝下,送走两个老人,仍照顾着两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他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照顾了这个照顾那  相似文献   

9.
网言网语     
◇【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的领导;你在完成今天的计划,他在制订明年的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富足;你在算计自己的利益,他在考虑对方的利益,所以他比你更有人  相似文献   

10.
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毛主席曾夸他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有人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当今世界上年纪最老的校长。这个不平凡的人叫钱伟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1.
作为咸丰时期的重臣,肃顺的名字里,似乎含着其性格密码。肃者严肃,似乎整天一副牛肉脸;顺者,驯顺,待人当镇日里笑嘻嘻模样才是;可是,却很难片面地用几个字来盖棺定论,他到底是坚持原则的端肃的肃,还是烂忠厚做官的庸俗的俗?肃顺做官,很难插标签,说他是清官吗,满人说他很贪;说他是贪官吗,汉人说他很清;说他是忠臣吗?他列入了清朝奸臣传;说他是奸臣吗?他进入了后人忠臣榜。  相似文献   

12.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1):113-116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又有严重错误;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他身经百战,浑身是伤,体内的弹片在他去世后 火化时烧结成了金属球。当年日军曾咬牙切齿多 次宣传他“已被击毙”; 进军东北的苏军元帅看了他满身战伤连声赞叹;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司令为他深感头痛;基辛格当面向他致敬……这些只是他传奇一生中的一小段记录。  相似文献   

14.
他曾弃文从武追随孙中山走向革命;他曾因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而屡受排挤;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就是李济深。一李济深,字任潮,1885年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改变了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想法,转而学习军事。1903年,他由梧州中西学堂保送入广东黄埔陆军中学学习,毕业后留  相似文献   

15.
王成 《廉政瞭望》2007,(3):40-41
他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义务支教;他曾多次要求其就职学校降低他的工资,认为月薪几百元就够养家糊口,结婚却舍不得买一张双人床;他的办公室挂着一面五星红旗,他的心愿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当有人说他是“洋雷锋”时,他说:“我只是丁大卫,很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有这样一位领导干部,他深深地热爱人民,人民也由衷地热爱他;他在世时,人们反复传诵他;他辞世后,人们依然发自内心地追思他、怀念他:他工作过的地方的老百姓自发捐款为他修墓、树碑、雕像、建陵园、办展览;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学生经常到他的墓前瞻仰凭吊,感叹落泪、留连忘返;少先队员们常常  相似文献   

17.
王来青 《党史文汇》2009,(5):1-1,4-12
他的名字在20世纪50年代就响遍全国;建国后至21世纪初,在历次的全国劳模评选中,他都榜上有名;他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仅毛泽东主席就先后9次接见过他;他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4次当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7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4次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组部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03年4月23日他去世时,中共中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了花圈,父老乡亲都泪眼相送;至今,他离开大家六周年了,乡亲们还是对他念念不忘,说起他来,仍是直竖大拇指……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0,(3)
<正>有人说他傻,他竟然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贷款为村里建烤烟房;有人说他痴,他竟用自己辛辛苦苦的积蓄资助村里的困难户;有人说他呆,他竟然不顾自己的行动不便天天穿梭于村民间一心为村里的建设而奔波。他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12,(4):2+81-F0002
<正>他很平凡,但他的事迹却处处透着伟大;他很普通,但他的精神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10多年来,他以"雷锋传人"为荣,助人为乐,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30多年来,他先后担任矿用汽车驾驶员、  相似文献   

20.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07,(18):36-37
他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上千名各界群众前来吊唁;有20多名老林场工人代表联名上书,要求将他牺牲地林区以他的名字命名;有10多名老林场工人的后代要求加入林场防火扑火队;中共贵州省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