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推动圈内的经济发展及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的户籍制度存在差异、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公民的许多权益难以保障,城市化进程受阻,因而应从渐次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户口登记制度,推进城市圈内人口信息现代化的进程,使武汉城市圈户籍制度改革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的发展态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人口的结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乡结构。对于弥合二元体制,人们大多希望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但是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有关户籍改革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二是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妖魔化了,有关"民工荒"的认识也存在严重误区。三是性别结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剩男"问题在婚配上的表现,将成为未来界定"贫困"的新的表达。四是家庭结构。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未来的主流价值体系、家庭模式的传承等。因此,需要前瞻性地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态势,并通过一套整合的社会经济政策体系去积极地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1958年确立实施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人为地隔离开来,在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阻碍了人力资本的流动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以统计为唯一功能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立的历史现状,建立起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公安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石,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进程中,公安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处在变革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公安机关人口管理应以民意为导向,结合自身职能,将重心从以户口登记为主转变到以人口管理为主,依托信息化建设,落实实名登记管理,完善和健全人口信息采集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控,从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和治安保障,实现实有人口治安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张红霞  江立华 《理论月刊》2022,(11):111-118
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城镇化方面效果不明显。户籍层级体系中落户政策的引导与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意愿错位,户籍改革的福利剥除与新生代农民工落户的关注点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的大量存在与户籍人口管理功能背离,落户障碍看似消除实质上却存在隐形壁垒。制度场域中户籍进行资源分配的制度惯性难以完全破除;行动者难以获得新的预期;户籍改革难以彻底改变户籍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嵌入惯性;大城市居民身份、资源、福利区隔再生产带来了户籍改革的体制锁定。如在制度上进行配套的综合改革,政策执行上激发地方政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的动力,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选择预期进行引导,将更好地达成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制约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造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化,拉大了城乡贫富差距,出现人户分离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管理,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进程。我国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制定户籍法。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在中部相对比较落后,这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落后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户籍制度实质是一种城乡隔离制度,它不仅是在地域上的隔离,更是在国民福利待遇上的隔离。这大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脱离。武汉城市圈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创新:可以从整合城市圈人口中心数据库开始,逐步将小城镇与农村的户籍管理统一,再进一步将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统一,实行渐近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谭月 《协商论坛》2014,(8):48-50
8月1日,广州市积分制入户政策正式启动.在此之前的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对特大城市户籍改革进行了明确:“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相似文献   

9.
秦汉户籍制度是中国较早期、比较完整并且比较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尽管带有历史局限性,秦汉户籍制度仍蕴涵了理性化的管理机制,其功能如控制人口并使之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并使之利于政权稳固,重农抑商并使之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保障,决策应变并使之成为实施各项国策的坚强后盾等等,其中的理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15,(1):1
本期刊登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45号)。《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根据中央的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许多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  相似文献   

11.
在饱尝了对城市的爱恨情仇之后,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渴望城市向他们敞开怀抱。 温家宝总理2009年底在谈到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时指出:首先,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的问题,让他们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洪旺 《思想战线》2005,31(3):32-35
中国户籍制度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中国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由此,强化二元经济结构,延缓了城市化进程。当前要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但时下尚有人士对改革户籍制度疑虑重重,担忧引发“城市病”。这种观点不仅理论上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实践中将有碍户籍制度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罗静 《传承》2012,(2):90-91
户籍改革势在必行,今年召开的十二届五中全会中不少提案都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焦点。本文在分析了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不公平之后认为,取消户籍制度不能彻底消除社会,并分析了无效户籍制度不能消除社会公平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深化改革户籍制度的措施,即:第一,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化。第二,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强化公民身份证制度,逐渐弱化户籍在城乡的不公平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平阳县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温州市“三分三改”户籍制度改革先试先行地区,对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剥离各项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关系,实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要实行农民合法权益固化,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同城同待遇”.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选举权保障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大量新生代农民工人户分离,进驻城市务工,已成为城市的中间层.但是,对市场经济的过分追捧、政治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传统户籍制度的阻隔和法律法规的缺陷使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克减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必须统筹城乡,改革户籍制度;与时俱进,改革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人大代表应职业化、专业化,改革"代表为官"的体制;新生代农民工应社团化,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选区,独立参加选举活动;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从而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户籍制度运行多年,已根深蒂固;实行全国统一户籍制度,条件尚未成熟;附着于户籍制度的福利过多,改革难度太大。应当从取消“农业与非农业”二元户籍制度入手,由中小城市改革试点逐步向大城市乃至全国过渡,进行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原有的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 ,我国的户口迁移政策有了较大松动 ,不少地方对高科技人才的户口迁移开了绿灯 ,但仍跟不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户口制度改革可分两步走 :近期目标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调控管理 ,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弹性挂钩制度 ,招工不受户口的影响 ;长远目标是实现公民的户口迁移自由 ,即转换户口迁移的功能 ,以经济手段而不是以行政手段调控城市人口规模 ,淡化户口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市居民。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政府常务会于今年7月通过的《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和《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到70%。这意味着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市民。然而,这一系列改革都离不开四个字——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5,(7):17-18
继续深化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传统的户籍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应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3,(3):36-36
“农民工,到底姓‘农’,还是姓‘工’?”城镇化加速,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型”,目前全国约2.6亿农民工中,大部分依然是背井离乡的“城漂”,他们在城里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的家?这也成为我国进入“50%城镇化”后的一大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